APP下载

信息化视角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08-09李广元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数学信息化

李广元

【摘要】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信息化教学逐渐成了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其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极大.本文基于信息化教学,从营造学习氛围、细化解题过程、搭建学习平台三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数学;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基于“互联网+”大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尝试与研究》,立项号GS[2020]GHB3759

前 言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推广与应用,得到了诸多教育者的认可,也受到了学生的推崇.在这一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有了质的飞跃.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还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

一、借助信息化教学,营造学习氛围

(一)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构建问题情境,简单来说,就是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信息化环境下的问题情境,挣脱了传统模式下“问答式教学”的弊端,将学生放到了课堂学习的主体位置,有效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教师可播放一段“拉拉面”的视频,学生会观察到,拉面师傅手中的拉面越来越长,进而思考“拉面究竟有多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紧接着,教师应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有理数的乘方”的学习内容上,从“拉拉面”与“有理数的乘方”之间的关系着手,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思考问题,这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并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更为具象化的理解,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构建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诸多数学知识都是先辈们在生活中探索、总结而来的.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寻找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连接点,由此出发,鼓励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人教版“全等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在丰富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具体如下:

在一个新建的公园中有一个荷花池,现在需要测量荷花池旁边A,B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但由于某些客观因素,不能直接测量两者之间的距离,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出两者之间的距离吗?

教师将生活中的问题与全等三角形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构建信息化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信息化学习环境的主要特征就是实现了学习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凸显了个性化,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合作化倾向.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教学资源加以整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人教版“勾股定理”一课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准备.首先,教师要对课件进行精心的设计,构建多媒体网络教室,并鼓励学生借助虚拟的学具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要鼓励学生在几何画板上画出直角三角形.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画三角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作出大胆的猜测,并通过具体的计算对猜测进行验证.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借助信息化教学,细化解题过程

(一)丰富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数学学习,进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人教版“纳米”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将“纳米”的相关科技展示给学生,学生自然会对这一内容产生兴趣,进而提出问题“纳米究竟有多小呢?”“它是怎样被发现的?”“它是否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等等.在这些问题的吸引下,学生会主动探究这些问题.因此,信息化教学方式能丰富课堂容量,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同时,学生在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时,可以自主查询数学资料,主动分析资料中的数据,以拓展自身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呈现研究过程,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学课堂能够将以往难以呈现的解题过程细致、精确地呈现到学生眼前.这样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数学探究提供了动力,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法可循.

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人教版“勾股定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来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其功能,改变三角形的頂点位置,进而改变三角形的大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通过三角形的变化,观察并分析三角形和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紧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述三角形与正方形面积变化的特点.在学生总结归纳时,教师可以合理融入勾股定理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该定理的证明过程.在学生对这一定理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应用进行分析,进而锻炼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

(三)发展创客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创客空间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方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创客空间的构建,鼓励学生贡献学习资源,发表自己的创意.

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人教版“画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轴对称图形,要求学生观察其特点,并鼓励学生分析、总结轴对称图形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区别.随后,教师可以以“轴对称图形”为课题,要求学生围绕此课题进行图形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能力范围内,为学生构建开放式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在此空间内,针对数学知识进行创想、造物、展演,进而使学生通过各个环节的学习、探究,实现自身个性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初中数学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