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1-08-09李彦虎
李彦虎
【摘要】教学讲究因材施教,这是因为每位学生的成长环境、先天智力水平、学习习惯等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的家庭学习氛围浓厚,其思维也比较敏捷,并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学习时能够做到迅速对新知识理解、消化、吸收;而有些学生的主客观条件并没有那么好,所以在学习时会感到吃力,跟不上进度。这种现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本文立足这种现象,研究了解决这种两极分化问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学习具有承接小学数学学习并为高中数学学习打基础的纽带作用。在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应正确发挥指导作用,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将从分层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和特点入手,对其优点及实施策略等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一线数学教师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步伐”。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含义
在参考了诸多文献资料后,笔者发现,分层教学的同义词有很多,如多层次教学、阶梯制教学、分类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等。从诸多名称中可以看出,分层教学的定义至今不太明确,可谓众说纷纭。在此,笔者采用其中一种说法: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层次所开展的针对性教学,要求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与其学习节奏相契合的不同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分层教学并不要求全体学生齐头并进,而是希望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而实现分层提高。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分层教学的操作方法如下:在班级整体授课制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学生先天、后天的不同条件,如不同的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学习方式等进行分层次授课。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授课进度、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拓展也是不同的,但都遵循着“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1]。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有效性
分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全体学生进步[2]。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进步的表现是思维敏捷度、灵活性和成绩更上一层楼;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进步的表现是夯实理论基础,透彻掌握教材知识。
(二)层次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将学生划分到不同层次并不等于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只是将需求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个群组内。这样不仅能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还有利于对师资团队力量、教学工具、教材习题等不同教学资源进行高效利用。
(三)人性化
传统的“一刀切”授课模式下,难免有掉队的学生,而此时如果教师观察不到位,没有及时将这些学生领回正轨,这些学生就只能越落越远,最终彻底迷失前进的方向。而分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获[3]。
三、分层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各取所需,整体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做到“让每位学生都不掉队”。在教学过程中,受诸多条件的限制,要想实现所有学生的同步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分层教学恰恰针对的就是这种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的状况。该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统一教学和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让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实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该教学模式为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以便其反复研究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减少学习的紧张感和吃力感,此外,该教学模式还充分照顾到学困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不再因自己学习进度缓慢、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而产生自卑、厌学心理,这对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极易叛逆冲动、内心敏感的初中生来说有重要的意义[4]。总之,分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尴尬情况。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分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进入一种相对舒服自在的学习状态,真正享受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保持对整节课的高度专注,这样也就实现了真正将课堂的主体权交给学生[5]。
(三)有利于实现互动式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仍然包含着传统的竞争机制,分层教学将不同学生的差距更为直接地展示在每位学生的面前,从而刺激低层次的学生不断向前追赶,不甘落后。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并非相互隔绝,他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还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6]。
四、将分层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
分层教学模式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在使用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要严格防控因分层教学的力度掌握不好而带来的学生学习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问题。谨记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短板并加以弥补;第二,在使用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还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縛,彻底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老旧观念,避免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带到分层教学中。
(一)学生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前,教师应谨慎确定分层标准,如可以根据学习成绩划分,在数学满分为100分的情况下,将多次考试平均分在85分以上的学生分为高层次学习组,将70~85分的学生分为中层次学习组,将70分以下的学生分为低层次学习组;还可以根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来划分,将保持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将学习态度不太端正的学生划分为另一个层次。在确定层次名称时,教师也要进行合理考量,切忌产生标签效果,如果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所处层次命名为“差生组”,就极有可能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认为自己所处的这个层次不被教师看好,从而打击其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和课后作业分层
在利用合适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初步分层后,教师首先应深入研究教学大纲,以大纲内的教学标准为基本依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时,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快速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定义,能画出一次函数图像,说出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并能建立一次函数图像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然后给他们补充二次函数的一些基本知识,让他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对九年级要学的数学知识进行预习。对于基础稍弱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对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即可。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布置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除了要求他们完成课内作业,教师还应鼓励他们多做一些难度较大的探究性题目,并思考解决同一个题目的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还可以鼓励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设计题目。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保证课内练习题的正确率。教师还可以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負担。
(三)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分层主要依据教学进度、课外知识拓展程度、教师参与程度不同来划分。对于高水平学生,教学进度比较快,教学节奏相对紧张,课外知识拓展丰富。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这部分学生自学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以此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低水平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应适当放缓教学节奏,以课内知识为主,少量补充一些较为简单的课外知识。教师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授课时,要尽可能地将晦涩难懂的定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这些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评价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考查方式以考试为主。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和使用的教学方法都不同,所以在利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查时也应将这种不同通过试卷难度体现出来。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减少基础题目的比例,多设置一些能力拔高类题目和创新类题目,并适当增加他们所用试卷的题目数量。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他们将基础题目做得又快又好,拿到满分。试卷成绩不仅是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状态的重要反馈,还是教师对分层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和一些进步或退步幅度较大的学生进行交流。针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教师要加以鼓励和表扬,并提醒他们戒骄戒躁、继续保持。对于退步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关注他们是否受到了本次考试的打击,然后鼓励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不足,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一雪前耻”。
教师在使用分层教学进行授课安排时,要坚持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既要重视对分层教学有关概念的深入学习,对自身知识库不断进行更新,又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原则,让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方案与现实需要完美契合。由此,分层教学能够为每位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掘出每位学生的潜力。
【参考文献】
麦惠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81.
秦冲.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0(17):133-134.
殷勤.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数学教学通讯,2020(14):63-64.
田伟东.因材施教: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J].华夏教师,2020(14):76-77.
李虎伟.全面发展理念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15):31-32.
张鲁.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