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方法及启示
2021-08-09张红花揭其涛
张红花 揭其涛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分析研究经典研读对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及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方法及难点,探究经典研读对学生打破专业视野的局限有何启示,最终帮助学生理性审视生活,提升大学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经典研读 大学语文 核心素养 方法 启示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s)是在教育目标中,所有学生应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可知,“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过程中,所具备的卓越文本阅读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口头表述能力以及批判思考的多维辩证能力。但当我们抛开这些具体的“功利性”目的,回到千百年前《尚书·尧典》中的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1]
从中我们发现中华文明是伴随着音乐的教育而定型,其终极目的是以文化人,养成具有德行的君子。所以,语文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文化教育,要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特別是中华文明要有深刻理解,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文明传统的产物并生活、浸润在文明的传统之中。语文教育应该鼓励一种超越具体学科的整体知识观,珍视“非功利”性教学和学习的价值,通过坚持科学与人文主义的关怀,改变并解放学生。
这种超越式的教育视角,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器”更多时候代表一种狭隘领域的特定用途,大学语文教育恰恰应该将学生从这种禁锢中解放出来,在更宽广的领域中自由游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的德性和投身社会的热情,形成包容多样文明的价值观。而坚持大学语文经典研读的教学、反思与创新,形成一种超越具体学科的知识观,打破专业视野的局限,是提升大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一.为什么提升大学语文核心素养必须研读经典
当我们谈到经典时,并非是指该作品的考古价值而是指它所蕴含的亘古的生命力,它超出时代的局限,跨越时空的阻隔而深深影响后世,令读者的每一次阅读都能感受其鲜活的思想。例如,读孔子的《论语》能了解中国第一次社会巨大转型时期,关于社会重建的思考,以及在动荡社会下“君子”如何养成的永恒思想,了解到一个真诚、善良、热情、仁爱,有血有肉的孔子,而不是教科书上永远拱手的画像和学校里冰冷的雕塑。
当我们读柏拉图的作品了解主角苏格拉底,他总是用挑衅和讽刺的语言挑战雅典的民主制度,以至于最后被判死刑。在后现代的今天,阅读到苏格拉底时,我们依旧可以清晰感受到他挑战的不仅仅是雅典的民主,更是深藏在每个人脑中的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培养个人的精神品质。
这些经典蕴含了对世界、人生、政治、经济等领域卓越而深刻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恰恰就是从这些伟大的思想中所逐渐建构的,即便是辉煌如明珠般耀眼的近代科学,也是由少数伟大的天才人物出于对真理的探索而形成的智慧遗产。这种经典的流传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们,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潜意识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传统所赋予的,无论我们如何批评和理解这种传统,都无法彻底将其摆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读经典、理解经典、反思经典,其实都是在反思自我。因此,经典文本总是内容极其丰富,它是多层次、多维度思想交融的产物。
在研读经典中追求学生的心灵感受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最终会沉淀成生活中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恰恰就是对话经典的能力,因为与经典文本对话也是一种日常感觉训练的过程,这种过程让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拥有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有合理大胆的想象、面对工作有直截了当的判断力、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机敏地表达与行动,这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所无法做到的,也就是我们常常在聆听一流精英、学者讲话中所感受到的“文化素养”。
经典研读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必须通过经典研读来提升大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才能理解人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不是将大学语文教育当做公式化的讲解和操作。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将大学语文教育简单粗暴成概括段落中心大意、中心思想等技能培训式的教学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反而沦为专业技能培训。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文教育的本质还是一种栽培和教化,农作物的成长也就是依靠土壤的营养,而经典文本就是大学语文的最佳土壤,只有深植于这块肥沃的土壤,大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才能得以有效提升。
二.经典研读: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方法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环境日益剧变的时代,大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在历史浩荡的狂潮中立定脚跟,开拓生命的格局,在有限的生命里探索无限的生命意义。而关键就在于经典研读中激发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首先必须先从现有的“出乎其外”融入“入乎其内”,学生也必须同时进行“身心交融”的学习,以此呈现“实践诠释学”的特质。
1.从“出乎其外”到“入乎其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2]本意是指诗人要扎根生活才能有最真切的体验,同时也要有超脱的精神才能旁观者清。在此处借用是指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的一种“出乎其外”的角度和方法来看待语文的学习,这种“出乎其外”的学习方法强调“事实”和“价值”的分化,例如在各类大学语文教程中选取的经典文本,上至轴心时代先秦诸子的深邃思想,下至近现代风云激荡的文学小说。面对经典文本,学生的站位只是一个理性客观的“观察者”,对于经典文本只停留在事实的观察阶段,对经典文本所蕴含的生命启蒙部分却充耳不闻。老师在讲解经典文本时,也大多容易庖丁解牛般地将内容定量化,讲解文章的框架结构、遣词用句,将主观精神与表达数据化,标准化,所蕴含的人文知识“贩售”出去,一路将生命引入一种可悲的状态。
《孟子·万章下》中记载:“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3]孟子鼓励尚友于古人,与古人对话方可进入古人的灵魂,在历史的脉络里温故知新。研读经典文本的同时构建自我思想,获得动态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阅读经典能力、方法,在掌握了一定的经验之后逐步加大难度,带领学生探讨其中一些细节问题和疑难问题,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入乎其内”所进入的是学生的启蒙之心,经由经典文本的研读来与伟大人格进行对话,完成个人主体性的、当下现实的、创造性的自我建构。以自己的思想呼唤心灵的觉醒并叩撞经典作者的心灵,紧扣经典文本与自我生命的心弦,释放经典解释的张力。由经典之中汲取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养料,帮助他们获得较强的知识转化能力,包括沟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将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自如的能力,这种入心的交流会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从而具备理性的理论,掌握独立、自由的精神走向社会。
2.从“主客交融”到“身心合一”
法国技术哲学家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提出,人的身体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生理”身体,更是一种作为存在的“现象的身体”,人之所以能够感知到身体的存在就是以为有主体性的思考。诚然,阅读是一种思想的对话,要求读者和作者进行主客沟通交流,以主体存在经验来感受文本,也接受经典文本的感化。但是这一过程中强调表层的文字理解,容易忽视深层次的“心”的“透入对话”。在这一点上,中华大地上的经典文本研读形成的“体悟”进入到“心悟”的传统可以给我们更多思考。
张载在谈到读书方法时曾说,“心解则求义自明,不必字字相较”,[4]注重一种与古人心灵的交互,心景之美远胜于山水之美,陆象山更是说“斯人千古不磨心”[5]。这是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心灵思考方式,强调读者全身心的沉浸,达到一种淋漓尽致的身心合一效果。身心交融体验,才能带动学生畅游于曼妙的心景之中。如此注重身心合一的心灵哲学源自于孟子的养气之学,建立在内圣外王的核心思想之上的自我深刻反思。
这种反思能够凸显主观精神,对自身所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带有深刻的思考,这正是大学语文核心素养追求的对社会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获得更广阔的知识面,经受更多重的思维训练,对锻炼核心素养中的理解、思考、表达能力都有极大帮助。因为面对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琐碎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一些基本可循的共同价值理念,甚至超越现代社会多元性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对社会历史环境全身心的浸入将会带来超越具体某个时代的思考,构筑历史文明共同体的价值认知,使学生在未来面对复杂问题挑战时更加具备批判和建设能力也更加从容自信。
3.一种“实践诠释”的特质
关于知识和实践的关系一直是中国思想史上一大重要议题,最早可以溯源到,《尚书·说命中》中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6]到孔子处,一方面他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7]学知识和知识的应用实践受到了同样的重视,但是另一方面,孔子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8]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从这样简略的追溯可以看出,实践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且一直被讨论。在佛教天台宗的影响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学说,因为天台宗创始智者大师非常注重“止观双修”,这里的“止”就涉及到禅定之行,也就是修行的实践活动。“知行合一”也成了王阳明以后无数文人毕生读书的目标,强调在经典的研读中个体经验的学习要通过实践来诠释。
实践的特质同样被马克思所重视,他的墓碑上刻着被世人熟知的一句话:“以往的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9]经典研读中强调的也是研读的主体建立起与世界之间本质联系,而建立联系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践。一言以蔽之,也就是通过研读获得主题的经验性感知,培养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智勇兼具的品德,然后通过实践进行自我表达和改变,不断建立并拓展学生的主体世界。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个性品质得到培养的同时,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丰富学生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的心智知识和技能知识在反省的想象力之中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因为大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是以人为本,不是以功用为本,其培养学生的心智和精神,培养学生的多重表达、思考、写作、想象、判断能力,塑造一种健全人格,只有心智和人格健全才能进而实践改变自我、改变世界。
三.经典研读:体悟性感知阅读的启示
在全球化不可逆转、文明冲突愈演愈烈的今天,经典研读获得的心理认知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经验的认知与传承对于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社会文化特质。而感知经典的是“个人的独特体验”,我们可能无法在每个人身上重现王阳明贵州龙场那种“百死千难”的体验,这就给我们带来体悟性感知阅读的难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断裂性、特殊感知与普遍阅读的冲突性、以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性三方面的启示。这关系到对于经典研读是否能够提升大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文明兼容并蓄的特质,为真正走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道路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与思想资源。
(一)古今两体的断裂性
从经典文本研读的方法出发,有一些启示值得进一步深思。经典阅读最重要是一种从“心悟”到最终“改变”的过程,但人毕竟是社会的产物,每个人的思想都烙着深深的社会历史印记。就如朱熹认为,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是作者过去所得的思想感悟,“新”是读者当下所得的阅读体验。实际上,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其“所得”的内容都是完全局限于个人的经验,“古”、“今”所强调的是时间上的概念,而并非整个国家民族的集体经验。这种偏向于个人的认知和感受就带有很强的“时代性”,从而间接割断了历史与现实的持续性,由此发生一种“断裂”。
历史性的古今断裂带给阅读很大的启示,毕竟没有一个历史环境可以重现,谁也无法回到王阳明当时开悟的龙场,在极端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静心枯坐,思考生死,与万物融为一體,得到最终著名的龙场开悟。所以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就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分析方向。
对于经典研读的课程内容需要来自具体的历史时代,相对应先当下的时代特点为延伸,逐层递进、逐渐深化大学语文的课题结构,将经典研读中的内容转化为大学语文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教学中深刻感受到,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些死气沉沉的人物、文章,而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生生不息的鲜活脉络。鼓励学生进行思辨、交流,给每一位同学以发言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碰撞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经典研读与反思、批判、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学会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鼓舞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和成功的欲望,真正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