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儿童生活,培养劳动精神
——小学劳动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无缝链接的实践研究

2021-08-09张娜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劳动笔者评价

张娜/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将“劳”列为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劳动教育再一次被提到教育的重要地位。然而,笔者通过“问卷星”软件调查了某校一到六年级的600名学生和30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发现在开展劳动教育时,64.8%的教师局限于书本教材,窄化课程内容;68.2%的教师偏重知识习得,缺少积极的劳动体验;72.5%的教师关注课内表现,忽略课后实践。若长期出现上述情况,那么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弘扬劳动精神俨然成了空谈。

如何立足儿童生活,培养劳动精神,真正实现劳动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无缝链接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基于成长视野,拓展课程内容,树立劳动价值观

站在儿童的视角,加强劳动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既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要求,又是儿童成长的需要。教学中,教师要依托儿童的成长视野,捕捉劳动镜头,整合各科课程,链接节日、节气资源,扩充课程内容,从而深化劳动观念认识,实现劳动教育价值引领。

(一)捕捉劳动镜头,认知劳动过程

劳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许多多的劳动瞬间理应成为珍贵的课程资源。课前,教师要带领学生有意识地捕捉资源,记录真实的劳动过程,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素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

如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前,笔者请学生用照片记录身边人的劳动场景。有学生做成了一个小美篇,其中拍到了烈日下指挥交通的警察、疫情中认真测温的保安、马路旁垃圾分类的清洁工、医院里治病救人的医生……透过这些画面,学生真正地看到劳动者的付出,体会到生活处处离不开劳动,进而感受到劳动的伟大。

(二)整合各科课程,领悟劳动意义

劳动教育除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实施外,还可以整合语文、音乐、综合实践、德育等其他课程,体会劳动创造的意义,从而实现道德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围绕一个劳动主题,整合多门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劳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让劳动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由《说说我们的学校》和《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两课组成。在教学时,笔者充分发挥项目化学习的优势,以整体性的视角,围绕单元主题,整合语文、音乐、德育课程,从教师这一主体出发,开展“你最喜欢学校的哪些美景”“学校的美丽都由哪些人创造”“他们是如何做的”“他们有哪些劳动感悟”“我能为学校做些什么”等学习内容(见图1),让学生在情感上从感受劳动成果到领悟劳动意义,为后期的劳动实践技能打好基础。

图1

(三)链接“双节”文化,增强劳动意识

考虑到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和许多常规节日凝聚着华夏人民的劳动智慧,二十四节气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因此,基于学生的成长视野,教师对照教材中的教育内容,深入挖掘“双节”背后的劳动教育价值点,充实劳动内容,进而引领学生理解劳动内容,增强劳动意识。

如在执教四年级下册《奇妙的节日风俗》一课时,正值端午节前夕。笔者首先从传统佳节引出临近的端午节;接着,和学生探寻节日背后的历史含义、文化内涵和节日习俗;然后,与事先邀请的家长志愿者一起带领学生开展民风民俗活动。学生小组合作,拿粽叶、放糯米、取红枣、裹粽叶、煮粽子、尝粽香。他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生成劳动的意识和习惯。

聚焦发展需求,改进教学策略,习得劳动技能

课堂教学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要将理性的道德知识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因此,考虑到儿童的发展需求,教师创设多样的劳动情境,丰富劳动体验,并创新课程评价,努力叩开学生的情感之门,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体验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获得成长。

(一)创设情境,增强劳动情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因此,基于学科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教师结合劳动歌曲、劳动场景、劳动微视频等素材,在课堂伊始创设有趣的劳动情境,让学生以更强烈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

如在执教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时,笔者引入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劳动最光荣》。在熟悉的旋律中,学生自发树立劳动意识,端正劳动态度。如笔者在执教《我们班他们班》内容时,出示我班学生认真值日和在包干区追逐打闹的两幅场景。学生快速回到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回忆、对比中更加明确劳动意义,也更易树立劳动情怀,驱动素养成长。又如笔者在执教四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一课前,融入《悯农》微视频。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进入故事情境,进而自然承接课堂,快乐开启课堂学习。

结合劳动歌曲、劳动场景、劳动微视频等内容,教学情境变得更加趣味盎然,教育内容也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丰富体验,增长劳动智慧

儿童德性与能力的养成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而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搭建劳动体验的平台,引导学生生成情感体验,形成劳动能力,提升劳动智慧,创新、改进劳动方式。

1.儿歌编唱,熟悉劳动技巧

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编朗朗上口的儿歌,供学生读读唱唱。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儿歌编唱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并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劳动技巧,让枯燥乏味的劳动知识变得生动且具体化。

如在执教一年级下册《干点家务活》学叠衣服环节,在学生亲身实践展示后,笔者边做示范,边唱“秘诀”:“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衣服叠好了!”在熟练地完成衣服叠放后,笔者顺势出示儿歌。全班兴趣十足,一下子唱起了儿歌,叠起了衣服。叠衣服技巧也在儿歌的唱响中轻松获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歌形象生动,学生边唱边做。在高涨的劳动热情中,学生学习着劳动知识,也让劳动教育更加高效。

2.游戏创设,提高劳动效率

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应基于新时代背景和教育变革的新生态,付诸科学有效的实践。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游戏活动便是一种有效的劳动体验。

如在执教《干点家务活》一课时,笔者分发给各小组若干张“劳动纸牌”,请小组成员随机抽取,并且根据相应图案介绍自己的劳动技能。小小的纸牌游戏,让原本枯燥诉说劳动经历的过程瞬间变得轻松有趣。学生也从同学的叙述中认识到更多高效的劳动方式,从而改进劳动行为,提高劳动效率。

玩是儿童的天性。劳动游戏创设,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更多劳动技能,使之成为勤思考、爱学习、会劳动的人。

3.达人竞技,创新劳动方式

达人竞技,带给学生更多积极的正向影响。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在综合、整体、深入的意义上实现“对生活的洞察”,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方法改进、开拓创新地提升实践智慧的过程。

以《干点家务活》为例。笔者设计了“争当劳动小达人”的环节。学生用最快的时间叠好衣服,而后举手示意。当比赛完毕,评出达人后,笔者顺势采访,交流叠衣技巧。然后,再次给出机会,争做第二轮达人。许多学生在同伴的展示后,快速获悉劳动技巧,成为新一轮达人,获得星星章奖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达人竞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提升了劳动技能,也把在经历中生成的情感、习得的智慧内化为自身素养,受益终生。

体验活动注重体验主体的亲身经历。基于体验活动的劳动意识教学,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劳动技能,也品尝到了劳动之乐,真正实现劳动意识的自然生长。

(三)创新评价,发展劳动素养

基于儿童立场,教师以多元的评价主体、多样的评价方式、多维化的成果展示创新教学评价,能引导学生形成自觉自治的劳动观念、积极愉悦的劳动体验、适应发展的劳动能力和持续稳定的劳动习惯,从而引领学生获得更健康、向上的生活。

1.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劳动持久力

在开展劳动主题教学时,要坚持多主体的评价方式。而成长档案袋正是反映学生劳动过程、展现各方评价的记录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从而增强劳动持久力,增加劳动自觉性。

如笔者在开展劳动主题的教学时,请学生准备好成长档案袋,然后开展资料搜集、劳动体验等活动。结束后,请同伴、教师、家长给出评价语。小小的档案袋,将学生的外在行为与内在体验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了学生的实践成效,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劳动素养。

2.评价方式多样化,唤起劳动内驱力

教师评价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催化剂。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正向反馈,从而唤起劳动内驱力,内化劳动观念。

以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为例。在学习整理技巧时,笔者以积极的语言开展评价,如“你真有劳动智慧,相信会让你提高劳动效率”“能井井有条地整理房间了,真棒”,肯定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劳动行为的延续奠定了基础。

当然,仅仅靠语言进行评价,鼓励的力量相对不够明显。教师要探索不同的评价形式,如送上小标签、登上星星榜、全班鼓掌等评价机制,让课堂锦上添花,从而发挥评价的正面效应,进一步落实实践,凸显德育温度。

3.成果展示多维化,激活劳动意志力

成果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尊崇与向往。因此,创建教室成果墙、班级微信群等多维化的成果展示平台,能有效帮助学生体验劳动乐趣,更能直接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效。

如笔者在执教二年级下册《试种一粒籽》后,请学生用照片加文字的形式记载植物的成长,发布微信朋友圈。一段时间后,笔者下载、张贴学生劳动成果照,并利用班队课请学生诉说自己的种植过程。通过成果展示,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促生劳动意识。

多维度的成果展示既是学生间劳动素养的相互学习,也能帮助学生内化劳动观念,真正做到爱劳动、会劳动。

回归生活场域,延伸实践空间,养成劳动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劳动主题教学必须延伸实践空间,回归学生生活。教师要立足校本课程,联合家长力量,借助社区活动等渠道,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引领学生将劳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立足校本课程,彰显劳动价值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更要重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劳动实践。借助本校自编的劳动教材,在校园这个生活场域开展责任岗、责任区等劳动教育体验,彰显劳动价值,促进劳动成长。

如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下册《我参与我奉献》后,借助五年级劳动教材,和学生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的劳动签约(见表1)。他们认领岗位,纷纷承诺,持之以恒,认真打扫,从而在校园里有始有终地完成一项劳动任务。

(二)联合家长力量,内化劳动品质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课外劳动实践还必须指向更为广阔的家庭生活。因此,教师要充分联合家长的力量,设计课后实践表(见表2),指导学生在家中自觉开展家务劳动,内化劳动品质。

如在执教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后,我校李老师设计了“大家都来赛”的课后实践表,布置学生和父母根据表中内容一起完成接下来一周的家务劳动。

道德与法治课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课堂上的劳动表现,更要指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课后实践表,联合家长力量,能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劳动,内化为自觉的劳动态度和持久的劳动习惯。

表1:《我参与我奉献》课后实践——“我是班级小主人”劳动签约

表2:《让我自己来整理》课后实践表

(三)巧借社区活动,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并不能通过简单地说教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除了学校、家庭层面,教师还需借助社区活动,引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劳动品质,弘扬劳动精神。

如在执教五年级下册《让我们的家乡更美好》一课后,笔者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在每月“美化环境”的志愿服务中贡献绵薄之力。于是,“小松树”假日小队在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每月约定赴松风社区拾捡垃圾,为孤寡老人整理房间。社区服务活动,打破了课堂的固有限制,将劳动创造的美好品质融入实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他人的劳动精神。

基于成长视野,拓展课程内容,树立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聚焦发展需求,改进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习得劳动技能;回归生活场域,延伸实践空间,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实践证明,教师唯有做到这些,才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让劳动教育更具实效。

猜你喜欢

劳动笔者评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