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生长:从一种可能性到可能
——从名校办学看乡村办学走向

2021-08-09钱明辉江苏省丹阳市里庄中心小学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校园儿童学校

钱明辉/江苏省丹阳市里庄中心小学校长

题目中的这个命题,是路径,也是结果。说是路径,“可能性”是一种不确定的选择,说是结果,“可能”是一种指向性的回答。校园是最靓丽的风景,“小”中见“大”,“行”中有“痕”。一所学校的发展演变,其实就是教师自我的成长改变,就是课程实施的探索变革,“风景”中流露的是“愿景”,这一切源于儿童的成长。

眼中的一座校园

校园的美不在于现代与否,美是一种感受,更是环境对人的一种昭示。

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以下简称“北小”)为例,其校园并不大,只有20亩左右,但整体设计完全遵从于小学生的需要,足够孩子们活动,教学楼围起来的一块人造草坪让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整个校园里,没有任何一块“禁止踩踏”之类的牌子。校园里的一切,都对孩子们开放,从早到晚孩子们随时可以进去。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传达着这样一种声音:不用拘束,这里的一切都是属于你们的。

校园里贯穿着长廊,这些长廊是孩子们的室内活动场所,既连着教学楼,也连着行政楼,有的通向卫生间和食堂,而且都盖了顶。只要在学校里,下雨下雪都不用打伞,这就是从常态中衍生出来的“情与智”,是孙双金校长对“人”的成长的价值教育追求。在北小每一位师生的眼中,生活在这所校园里能够心心相印、情智共生。

“情智教育”是北小的办学主张,它是从袁浩校长的“心”主张到孙双金校长的“情”主张的自然传承。在这里,“人”永远是最重要的,用情感化一切,用情感培养一切,让儿童在情感的伴随和驱动下习得情感知识,形成情感能力,发展情感智慧,最终获得思维、人格、生命的和谐统一发展。

“12岁以前的语文”,让每个孩子在北小的六年能积累除教材以外的240首古诗,这里的学生六年的阅读量超400万字,“这里的学生特别爱看书”成为家长的口碑。

北小的“娃娃科学院”经历了从1.0到3.0的演变,从最初的兴趣小组到后来成立研究植物、土壤、太空、机器人等的14个研究所,再到即将建成的全功能教室,让儿童从小播下学科学、爱科学的种子。

北小的孩子在哪里?在课堂中央,在课程中心,在生活中点。在这所校园里,你既能看到教师的团队研究,更能看到教师个体的能力挑战。围绕核心素养自主建构课程成为北小教师隐形的风景,每一位北小的教师都经历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飞跃。

北小的课程不是另辟蹊径,而是基于国家课程本身的一种多元的碰撞与组合。比如,传统的剪纸就是剪出平面的图案,而北小的剪纸课程将层叠技术与剪纸、声光电充分融合,生成立体的“剪纸艺术”。

这是一所历史尚不久远的校园。和许多百年名校、百年老校相比,她显得有些年轻,甚至有些青涩。然而,就是这所并不古老的学校,却在中国大地上书写了儿童教育不平凡的一页。

心中的一所学校

在北小,我们看到了一种由外而内的生长。一所学校如何在一种生长的状态中发展?作家海明威曾说:“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作为一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追求。如果说学校是“句子”,那么,校长就是这个造句人。作为校长,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关照教育本质,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教育规律,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教育的独特认识和发现。

儿童的生长是可看、可感的。可看是外在的视觉效果,可感是内在的精神呼应。儿童的一切仿佛就是一粒粒种子,在充满生命气息的学校土壤中可以看到其生长的势头,可以感受到生长的状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立足儿童立场,把儿童当儿童,让儿童成为儿童,就是要尊重儿童自然的生命状态,顺应儿童的天性,呵护儿童的纯真,从儿童的视角创设适合儿童的教育,做“回归儿童意义”的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活泼、自由地生长。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厘清什么才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时,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回到教育的原点看问题,务必清晰地认识到,无论是各种检查、各种会议,还是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其焦点都是为了孩子,明确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在活动设计、学校环境建设等方面,也应当坚持儿童立场,站在学生的视角和立场去设计活动、创设环境,而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儿童立场下的学校一切都是鲜活的,那生命的状态没有丝毫艺术的雕刻和加工,那成长的节奏富有节律之美。笑声、读书声、跑跳声成为校园最动听的组合乐。尊重差异、尊重个体、尊重规律使得儿童的生长可看、可感。

课程的生长是可延、可研的。课程是学校“儿童生长”能否实现的坚实主阵地。“原来,教材是我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是我们的教材。”“可延”是一种传承与发展,是基于“儿童在课程中央”的一种回应,更是对国家意志的一种发扬;“可研”是对课程的理性解读与思考,儿童的课程应该是“回归儿童意义的真课程、真课堂”。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活动特色化实施为指导思想,真正从生活中丰富课程资源,扎实课程实施,强化学习体验。

一所学校的起步发展,魂是教师;一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内涵是教师;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根基是教师。那么,如何让教师站在制高点上呢?要相信、引领、解放、成就教师。如何做到呢?必须让教师与课程、课堂、管理、生活紧密相联,在一切关联元素中寻找到发展突破点。在物欲不断增强的今天,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减弱,“被发展”现象比较普遍。新教师越来越多,究竟如何让他们站稳课堂、站好课堂,我想我们需要一种“赏景”的勇气。当我们面对教师不成熟的表现时,要努力让自然呼吸再缓和一些,努力让“赏景”的心态再明亮一些。

另外,我们需要构建一种合作文化,激发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和信念。这不是空泛的理想,需要依托一定的形式和内容,需要学校制订教师合作的具体计划,需要把学校整体的课程信念、教育目标与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过程中营造专业对话的氛围,让吸纳他人、挖掘自我、专业反思与教学活动充分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要创造一种民主的环境。校长要从原先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师合作文化的设计师和教师公仆,以校长为主构建一个共生组织,改善教师心智模式。其实,教师是可爱的、可敬的,只要我们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切都可以成为“美景”。面对制度的“硬杠”,我们可以“软”起来,让“温暖”进入每个人的心田。同时,对于新教师更多的是关心与关注,让学校成为“后师范学校”。

手中的一种教育

如果说校长心中理想的学校是一种对教育的科学定位,真正回到教育的现场,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现实由于土壤的不同、历史的差异,会呈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作为校长,面对一所学校,面对一种教育,我们要用理想办学,更要用现实做教育。今天的乡村教育,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已经不断改善,但因其整体社会发展大环境还没有融入现代文明当中,人们的小农意识依旧很强,关注“我的”,关注“有用的、实惠的”,社会、家庭甚至教师群体都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利益”倾向。

一年级入队争章活动

治学先要治人,农村学校面临问题最大的两类群体是教师群体和家长群体。

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教师的第一,学生永远不会有第一;只有将教师放在第一位,学生才有未来的第一。农村学校的教师态度是端正的,教学是努力的,但他们的努力依旧停留在“扎扎实实教书”层面上,在他们看来,教研、课改、特色还是解决不了教学质量的问题。“分数永远放在首位”,于是“作业加评讲”成为惯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农村教师在用“勤奋与习惯”诠释“淳朴”,但更多呈现的是与时代发展的“格格不入”,这种“淳朴”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真实与规律”,被“功利与利益”所绑架。在很多农村教师的眼里,培训似乎成为一种负担,读书似乎成为一种形式,“培训不如来点实惠”成为很多农村教师的一种心理。因此,在一所农村学校想要“改革”,改变惯有的“小农思维”,只有用引导、关怀、制度去加以调控,一步一个脚印,不求多快,只求改变。

家长群体是农村所面临的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随着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逐渐增多,这些孩子所处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家长对教育的意识不强,对教育的方法不多,对教育的理解不够。“识几个字,放到学校关关”的教育观念依然没有改观,在家长教育观“陈旧”的基础上,学生的素质培养、人格提升成为一句空话。也正是家长群体的这种意识成为制约学校发展、阻碍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最基本的放学路队建设,仍然有很多家长我行我素,甚至抱怨学校的麻烦。如果教育只有学校五天的关注,在家放任两天,依旧是回到零起点。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问题、法律规范执行问题依然任重道远。只有家长改变了,学校才能改革;只有家长改变了,教育才能蜕变。

那么,农村学校根植在哪里?要从基本的小事做起,从人的基本道义看起。农村学校的理想在哪里?要从农村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进行改革,让真正的“纯朴”归位。

1926年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中提出了著名的乡村教师十八条信条,其中指出:“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今天,要解决乡村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依旧有其生命力。只不过今天改造乡村生活不是扫盲,不是传递技能,而是要用教育发展的优良风尚引领乡村社会,要用校园勃勃生机唤醒乡村社会的“沉寂”。

乡村学校,缺什么?最缺的便是“我在哪里”的认识追问。江苏省丹阳市里庄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里小”)对“在哪里”进行细致梳理,寻找到了属于自我的“候”文化核心。“候”字有三重境界,一是人人的期待之心;二是人人的责任担当;三是人人的自主之行。作为学校文化价值追求的核心要素,“候”文化引领着学校决策与校本行动的走向,让“小校园”变成“大学堂”。

(一)在历史脉络中寻找儿童生长的“土壤”

里庄中心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校园建筑、景观、绿化很简洁。我们利用其生成乡村校园的情结,体现个性之美,传达出浓郁的乡村审美意趣。让师生徜徉其间,处处赏心悦目,怡情养性。

当然,我们也充分利用校外的田野村庄、校内的绿荫小道,利用这些自然环境的美唤醒师生对自然的热爱与亲近。同时,校园的人文景观,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载体。反映学校历史、传达学校思想或与师生文化活动相关的景物,如文化墙、雕塑、班牌等,这些在自然环境里叠加文化特质而形成的人文景观,让师生沉浸在“行知”思想的氛围里,激发出内心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里小的校园内有一座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雕塑,上面清楚地写着“奋发争先”四字。“奋发”,是一种状态;“争先”,是一种行动。虽历经三十载,却依旧具有浓厚的励志意味,时刻提醒每一个里小人:顺境中要有归“零”心态,逆境中要有破“百”姿态。因此,我们要让里小的校园在忙碌中充满快乐!早晨,孩子们的小喇叭在读着经典的诗文;口哨响起,孩子们在小操场上晨跑;音乐飘荡,孩子们开始快乐午餐。一天的校园生活里,要让孩子们像小鱼儿一样的自由!

(二)在因地制宜中寻找课程开放的“路径”

教育即生长,课程是学生生长的土壤。作为乡村学校,要在均衡中提升质量,除了文化的引导之外,需要寻找到能够支撑发展的现实载体,课程便是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里小围绕“实践求知”这一校本培养目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研究校本教育教学的文化个性、学生群体的特点,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构建并不断完善丰富“乡土”实践课程,使学生的生长带上学校文化的印记。围绕“留守儿童”开发好心理德育课程,让心灵美起来;围绕“乡土文化”开发好活动课程,让思维活起来;围绕“乡村振兴”开发好村校共育课程,让联系畅起来。教育学者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学校提出了建设“价值里小”——用书积淀价值,还儿童的“微阅读”时间,让孩子自由阅读、自由鉴赏。引导师生开展读书活动,不只是指向知识的吸纳或专业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指向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

(三)在乡村视野中寻找教师深耕的“价值”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学校面对的是乡村的孩童,乡村的教师守候的是乡村的土地。里小老教师占比很大,这群人都是从艰苦岁月中走过来的,更懂得教师职业的意义,他们用“心”在“候”这一群又一群的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构建了“勤”的“民师”精神,我们让一群人用行动现身说法引领另一群人。我们进一步引导里小教师坚持“农业思维、农民身手、农田模式”,立足课堂,关注教学,强化培训,真正从本质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问题导学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师生互动,以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在追问“我是谁”中,开教师师德灵魂之方;在寻找“我做谁”中,开教师专业成长之方;在思考“我为谁”中,开教育质量提升之方。

乡村教育的未来,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思想和脚步去探索、去丈量。

猜你喜欢

校园儿童学校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