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课程化建构

2021-08-09金钊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未来教育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建构课程

金钊/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与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文件后,2021年1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强调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方面的教育如何具体化一直是学校课程建设探索的命题。小学阶段,以传统节日文化为切入点开发中华优秀文化主题课程,不失为有效的路径选择。

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育人价值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综合性的育人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通常包括图腾崇拜说、农耕时令说、社会事件说、历史人物说、宗教信仰说,等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分类主要有:时令性节日,指由岁时时令而萌生的节日,如立春、冬至、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祭祀性节日,指由自然、鬼神、祖先崇拜而形成的节日,如腊八节;祈福性节日,以禳灾祈福为主要目的而形成的节日,如端午节;社交游乐性节日,如三月三;纪念性节日,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的要素体现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具体包括:信仰是节日发生与传承的重要动力;人伦是节日社会运行的秩序原则;传说是节日习俗传承的历史依据与文化力量;饮食是节日的物质象征;娱乐是节日活跃的灵魂。传统节日文化融爱国、处世、修身于一体,蕴涵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其育人功能是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

金钊(左一)设计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

2006年5 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榜上有名;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修改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大传统节日”均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行列。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思想精华与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回归。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课程建构,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课程建构,首先要注重传统节日文化本身蕴涵的综合育人价值,从多层次、多维度把握特定节日的核心点。如清明节:一是节气的清明,体现顺天应时的生活智慧;二是节日的清明,体现“思亲报本”的感恩情怀(从祭扫先人拓展到纪念革命烈士的家国情怀,从对“先人”的感恩到对“活人”的回报);三是节俗的清明,体现拥抱春天的人间情怀。其次,要结合学生实际有所聚焦和侧重。对此,《纲要》强调“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这就为包括传统节日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育人指明了方向。如可以通过端午节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端午节的起源,相关的传说很多,如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纪念越王勾践、纪念屈原等。“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的传说之所以影响最为广泛,正是基于屈原爱国诗人的形象。在社会关爱方面,“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本身就是欢乐祥和、亲人团聚的节日,洋溢着辞旧迎新、团圆平安、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平分秋色一轮满”,中秋节体现的是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所以又称为月亮节、团圆节、丰收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重阳节突出敬老孝亲、报本思源的主题,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礼仪及习俗,本身就是培植学生人格修养的宝贵资源。

目前来看,系统开发传统节日文化主题课程的小学并不多,即使有,也大多停留在综合实践活动与经典诵读层面,课程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和体系化,急需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行主题课程的整体建构。

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课程样态

立足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小学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样态,应着眼于整体建构和多元化,具体课程样态可呈现为独立设置类课程、特色专题类课程和学科渗透类课程。

(一)独立设置类课程

独立设置类课程是指在现有学校课程之外,专门开发的着眼于传统节日文化主题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就教育成效而言,独立设置类课程无疑是最好的,这也是解决包括传统节日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碎片化”的现实要求。北京教育学院传统节日文化课题组着眼于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和社会影响,立足于学校课程的实际,分层开发了小学低、中、高学段一体化的独立设置类课程,以及自主开发了教材文本。在内容取舍方面,重点研究了八大节日,即“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东风夜放花千树”(元宵节);“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正是浴兰时节动”(端午节);“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节);“平分秋色一轮满”(中秋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重阳节);“谷粟为粥和豆煮”(腊八节),等等。在研究维度方面,涉及特定传统节日的名称、由来及其变迁,如端午节有20多个名称,清明节与寒食节相连,并逐渐合二为一;传统节日相关的传说、故事,划清与封建迷信的界限;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的食文化;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影响;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传统节日研究的角度包括地域、民族、海外、时代,以春节的地域差异为例,北方小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 南方从腊月二十四开始;都吃年夜饭,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都有传统“节目”——北方的庙会,南方的花街,等等。为了保证节日文化教育的实效,课题组力求学科融合与课程整合创新,开发出传统节日文化主题综合课程。

(二)特色专题类课程

特色专题类课程是指在小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课程建构方面突显亮点与特色,就特定方面、特定维度做实做深,追求“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成效。如有老师设计的端午节主题特色课程(见表1),体现多学科联动与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学科渗透类课程

学科渗透类课程,是指基于学校力量有限、课时量饱满不宜拓展新的课程等因素,对于小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只是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进行渗透和融入。对此,教育部新近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做出明确规定,要求“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从现有情况来看,学科渗透尚且不均衡,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相对好些,其他学科相关的教育尚且需要加大力度。

表1:端午节主题特色课程

从教学实施的角度审视,小学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可以使用课堂教学的主题课程、主题班会课程、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等不同形式多管齐下,坚持课内课外一体化育人,从而解决目前课程形式单一化的问题,提升课程育人力度与实效。对此,《纲要》强调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开发的路径

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开发,需要坚持学生本位,进行一体化、分学段的整体设计,置于二十四节气的大背景下建构,并关注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

(一)坚持学生本位建构传统节日文化课程

北京教育学院传统节日文化课题组坚持传统节日课程不等于专家的课程,不等于校长的课程,不等于教师的课程,而是等同于学生的课程。课程组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坚持学生本位,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不断地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开发当中,倾听他们的课程需求,发挥他们在课程设计中的有益作用。学生代表性的作品直接编写进传统节日文化特色教材。主题教材设计体例呈现为“我认知”“我发现”“我体验”“我探究”……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感。

(二)按照一体化、分学段原则建构节日文化课程

图1: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嘉禾四时”课程体系

北京教育学院传统节日文化课题组认为,小学六年中,低中高不同学段的学生每年都要过一遍传统节日,学生所过的节日都是完整的,不宜简单机械割裂。基于此,传统节日主题课程的开发,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而是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依据学段有梯度地螺旋式上升。具体表现为:低段(小学1-2年级)以培育小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亲切感为重点,进行启蒙教育;中段(小学3-4年级)以提高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高段(小学5-6年级)以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节日文化的认同度。课题组据此开发出同一主题、不同学段对应的三本特色教材。在具体知识点上,同样体现有梯度的衔接。如作为综合课程,传统节日文化课程中的英语元素,小学1-2年级学生只掌握特定节日的几个关键词汇,小学3-4年级学生过渡到掌握完整的几个句子,小学5-6年级学生则要提升到掌握英语片段或故事。对于古诗词元素,小学1-2年级学生掌握1首特定节日的古诗词,小学3-4年级学生过渡到掌握三至五首古诗词,小学5-6年级学生则要学会鉴赏经典名著中涉及传统节日的文学片段。这样一体化、分学段的螺旋式上升设计,保证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三)在“二十四节气”的大背景下建构节日文化课程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国传统节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乃至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清明本身是节气与节日合一。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开发,不宜孤立地论及传统节日,应与“二十四节气”有机结合。“二十四节气”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将传统节日置于“二十四节气”的背景下研究,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如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将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融合,建构了“嘉禾四时”课程体系(见图1),并突显经典诵读、民俗技艺、农耕体验、饮食养生等专题课程。

(四)在中西方节日文化的比较中建构节日文化课程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体系与西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一些民族的节日体系以宗教人物或某些社会名人的纪念日作为核心而制定,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则主要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从节日起源来看,中国传统节日源自岁时节气,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色彩;而西方传统节日源自宗教节祀,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从节日主题来看,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主要以吃喝宴饮为主;西方传统节日则主要以娱乐游戏为主题。开发小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可进行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研究,如春节与圣诞节、中秋节与感恩节、清明节与万圣节、重阳节与母亲节和父亲节、七夕节与情人节等。通过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对小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不是简单地从“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过渡到“中国的月亮比外国的圆”,而是理性地看待西方节日文化,树立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和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此外,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开发,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课程实施中剔除传统节日文化的糟粕,关注新的节日习俗和移风易俗,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学生的文化认同,传播正能量;传统节日文化中许多传说、故事乃至文化内涵,学术界尚且存在争议,面对小学生,要提供相对定论的知识,杜绝“一家之言”;在课程建构与开发之初,就要思考后续教学实施的问题,体现可行性,等等。只有这样,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教育价值才能不打折扣地得到落实。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建构课程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