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超声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特异性研究

2021-08-0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胎龄脑损伤白质

田 飞

(茌平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山东 聊城 252100)

早产儿为孕周不满36周的新生儿,由于新生儿由于围产期各种病理性因素,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和神经损伤,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存活率[1-2]。因此,对于早产儿的脑损伤进行早期的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重要环节。本次研究着眼于此,研究分析颅脑超声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特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1月—2020年7月于我院分娩的126例确诊为脑损伤的早产儿(患病组)以及60名同期于我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健康组),健康组胎龄29~36周,平均胎龄(32.12±2.56)周,出生体质量670 g~4 240 g,平均(2315.48±154.26)g,其中剖宫产28例,经阴道分娩32例;患病组胎龄29~36周,平均胎龄(32.23±2.47)周,出生体质量681 g~4 278 g,平均(2317.51±158.33)g,其中剖宫产61例,经阴道分娩65例,两组新生儿资料满足均衡原则(P>0.05)。患病组中,根据临床分型,轻度39例,中度44例,重度43例;颅内出血55例,非颅内出血患儿 71例。

1.2 方法

对所有新生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安静状态下,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EUP-C532,探头频率:6 MHz),分别经前囟、侧囟,后囟检查,观察并记录其病变位置和血流情况,结束检查后综合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检测报告,对于异常的患儿每周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本实验中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1)颅脑超声的准确性评价:以MRI的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颅脑超声与MRI检查结果的差异,分析颅脑超声的准确性和特异性。(2)不同程度脑损伤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正常、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的患儿双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血管阻力指数(RI)。(3)不同胎龄患儿的脑损伤情况:比较胎龄≤30周、30周<胎龄≤33周,33周<胎龄≤36周的患儿的脑损伤情况。(4)不同脑损伤形式患儿的预后情况:比较颅内出血和非颅内出血患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生率,通过多次随访复查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颅脑超声的准确性评价

对比颅脑超声与MRI检查结果发现,超声检查对于脑损伤的检出率与MRI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颅脑超声的准确性评价

2.2 不同程度脑损伤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比较不同程度脑损伤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随着脑损伤程度的加重,PSV和EDV逐渐降低,RI逐渐升高,轻度损伤组和正常组之间在PSV、EDV和RI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中度损伤组在PSV、EDV和RI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脑损伤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不同程度脑损伤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注:t1和P1:轻度损伤患儿与健康组患儿比较;t2和P2:中度损伤患儿与健康组患儿比较。

?

2.3 不同胎龄患儿的脑损伤情况比较

比较不同胎龄患儿的脑损伤情况发现,不同胎龄患儿之间脑损伤情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患儿的胎龄越小,发生中、重度脑损伤的情况越多,见表3。

表3 不同胎龄患儿的脑损伤情况比较

2.4 不同脑损伤形式患儿的预后情况比较

通过多次随访复查的结果,颅内出血患儿脑白质损伤发生21例;脑白质损伤的发生率为38.18%;非颅内出血患儿脑白质损伤发生10例,脑白质损伤的发生率为14.08%,颅内出血患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相对于非颅内出血患儿显著增加(P<0.05)。

3 讨论

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等优点,是一种快捷安全的检查方式[3]。采用颅脑超声,对新生儿的颅脑进行探查,可以有效地发现其颅脑异常情况。脑损伤的患儿常由于颅脑未发育完善,当损伤时,出现双侧脑室周围的脑实质的不同回声情况[4]。且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损伤患儿进行血流动力学信号的探测,可以良好的反映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显示病变部位的血流灌注情况具有显著的优势[5-6]。因此,颅脑超声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同时在后期,对于脑损伤患儿的预后情况判断也有显著的优势[7]。

本次研究着眼于此,研究分析颅脑超声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特异性。在本次实验中,对比颅脑超声与MRI检查结果发现,超声检查对于脑损伤的检出率与MRI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且在颅脑超声检查中,轻度脑损伤患儿双侧脑室周围的脑实质呈片状回声增强,强度低于脉络丛;中度以及重度脑损伤患儿的脑实质呈弥漫性回声增强,且高于脉络丛,脑部结构模糊,侧脑室变窄,提示颅脑超声对于患儿脑损伤情况的病情诊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比较不同程度脑损伤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随着脑损伤程度的加重,P S V和E D V逐渐降低,R I逐渐升高,轻度损伤组和正常组之间在P S V、E D V和R I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中度损伤组在PSV、EDV和RI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胎龄患儿之间脑损伤情况具有显著差异,且颅内出血患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相对于非颅内出血患儿显著增加(P<0.05)。提示通过血流动力学信号的观察,可以辅助医师进行脑损伤程度的诊断,且对于颅内出血情况的观察,有利于预后情况的推测,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以改善患儿预后情况,提高患儿生存率。

综上所述,在对于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中,颅脑超声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可有效地显示脑部病变情况及其病变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可以帮助医师对于患儿及时地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对于患儿的预后也有良好的检测价值。

猜你喜欢

胎龄脑损伤白质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血脂与脑小腔隙灶及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