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1-08-06满鑫垚李忠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红色文化

满鑫垚 李忠成

[摘 要]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地选择、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资源。红色文化中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家奋不顾身、血战到底的精神,也彰显了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依然属于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价值。因此,研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文化的高校传承路径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GJX2020D374);2020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创新研究”(GH20306)

[作者简介] 满鑫垚(1992—),女,吉林通化人,硕士,通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区域社会史研究;李忠诚(1968—),男,吉林通化人,学士,通化市招生考试服务中心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3-0157-04    [收稿日期] 2021-04-09

黨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种高度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响应党中央“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的号召,需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使红色文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体效能。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中国人自古对红色有执着的偏爱,但“红色文化”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红色+文化”。早在2002年,谭冬发和吴小斌就发表了《“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1]的文章,较早地提出了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红色遗迹的学习资源,也包含红色精神、革命精神的优质教育资源。[2]“红色文化”中的“红色”并非简单的自然颜色,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对于红色文化的内涵概念,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论。从产生和形成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文化内容构成角度来看,可大致分为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提出,也意味着学界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使用价值的探究。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红色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3]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并将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的重要推动力,使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扬传承。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占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责无旁贷,肩负着重要使命。红色文化的融入既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也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希望。”[4]

(一)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爱国主义精神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西方思潮也会通过互联网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让学生们重温老一辈革命先烈在民族危亡之际,“抛头颅,洒热血”,捍卫国家尊严、保护人民的英雄事迹,深刻体会他们不怕牺牲、艰苦卓绝、奋勇杀敌的革命精神。从而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忱,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努力学好专业本领的决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赋予期盼的时代青年,他们是祖国繁荣兴盛的希望,他们扛起了时代的嘱托,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但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的改善,可供大学生娱乐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因此有些学生在校园内形成攀比、浪费、甚至是荒废学业的现象。为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体现红色文化的优势,彰显红色文化的独特性和感染力。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金钱和欲望面前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绝不迷失自我。

(三)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现代化转型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缺乏趣味性的课程,对学生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现代化转型。第一,红色文化为思想政治课指明了政治方向。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民族文化、西方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并阐明了未来思想政治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第二,红色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可供思想政治课使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将红色文化贯穿其中,也可通过参加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三,在情感上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红色文化蕴含着无数革命先烈所体现的红色精神,是大学生情感升华的重要营养剂,与大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对接,不仅可以有效扩充思想政治课单一的理论教学内容,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也会增强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的热情,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红色文化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