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2021-08-06毛泽洲

天津教育·下 2021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小学语文

毛泽洲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发展,处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密切。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着重关注的问题,信息化教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就“互聯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做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以供相关语文教师参考,希望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8-0049-03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How to combine the two effectively is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focus on the problem, information teaching is both a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 textbooks of Pep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optimization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and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the reference of relevant Chinese teachers, hoping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Keywords】Internet +;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板书,信息化教学更加立体且富有趣味,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新时期下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潮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一切教学工作的中心,依托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势分析

(一)符合学生成长规律

小学生的心智启蒙刚开始发展,其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偏向形象具体。语文教学内容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对学生而言显得过于枯燥、单调,难以产生吸引力,学生的接受程度低,学习效率也不高。而语文教师利用信息教学工具辅助课堂教学,优化课堂设计,可以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具象化,结合一些媒介手段如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习热情被调动,自然可以收获到良好的学习成效。

(二)丰富学生学习资源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重在夯实学生基础,以便日后进入更深入的语文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因而这一时期的知识积累、能力锻炼和习惯培养都十分重要。单单依靠现有的语文教材对学生展开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整合更多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可以了解并吸收有用部分,再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使其构建基础性的语文学习的整体思维框架和知识结构体系,巩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未来的社会必然需要更多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信息技术让工业文明跨入信息时代,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是时代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积极提升自身信息专业素养和信息教学能力,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发散自身思维,拓展学习思路,大胆创新,并通过实践活动锻炼自身综合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创造力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创设情境,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只有让学生对某一语文知识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情境创设就是一种有效尝试。依托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传统课堂上由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达知识的形式转变为由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教学情境,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学生学习上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体现,语文教师的作用重在为学生提供或者创造学习条件。以二年级语文课文《坐井观天》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导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卡通动画视频,使学生可以将注意力聚焦于课堂上,通过动画人物的生动演绎快速理解文章内涵,轻松掌握语文知识。再如学习四年级《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时,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语文教师可以导入真实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纪录片,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课文中所描述的图景,满足学生的感官体验。再有,语文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一年级《夏夜多美》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媒介手段唤醒学生对夏夜的记忆,回顾自己对夏天夜晚的体会,使学生将其作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作用能让学生乐于参与语文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加强引导,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了强调,语文教师必然要将这一要求真正贯彻落实于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致力转变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将獨立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深处,让学生养成习惯,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在学习中感受自律的快乐,品味语文学科的魅力,明确学习的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可着重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这三个阶段实施自主培养,应用信息技术对三部分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在课前预习阶段,以五年级课文《窃读记》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本课学习任务、重难点以及相关问题整合为PPT课件,在授课前就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如班级QQ群、电子邮件分享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可以在课件的指导下自主预习,熟悉课文内容,解决简单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而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收集学生较为集中的学习问题,针对这些学生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微课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强化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在这一环节,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具质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多提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探究。在课后复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学习成果,将所有的信息课件再次整理分享到班群中,让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使用,检查自己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向教师寻求建议。由此,语文教学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整合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不断发展的,需要学生不断积累、拓展,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绝不仅限于语文教材,学生只是吸收教材文本中的内容远远不够。互联网弥补了这一缺憾,信息技术将庞大的语文知识资源浓缩为便携的数据,学生在课堂上接收到知识更多、更广、更全面。因而语文教师要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帮助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为学生普及红军长征的历史,介绍毛泽东同志的生平,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悲壮史诗,在知识的堆砌中感悟并学习长征精神。再如学习古诗词时,以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独坐敬亭山》为例,语文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李白的背景资料和诗文含义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晰其名号“诗仙”的由来;李白不同时期的诗文作品;和李白同一时期的诗词大家;追溯我国更古老的诗词文化,了解西方诗歌文化等,由点及面地为学生拓展。在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也可以布置具备探究价值的实践活动作业,避免学生机械地完成文字作业,而是使学生在课后懂得运用互联网查询、搜集与作业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的认知更加完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四)助力评价,完善高效语文课堂

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反馈,是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忽视的环节,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课时紧张而难以真正被实施,评价的主体也多限于教师,评价内容更是单一,总是以学生的学习好坏、考试成绩作为评判依据,使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互联网+”背景下,语文教学评价工作也应当作出改变,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更科学系统的教学评价机制,让评价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语文教师可在学校的支持下,确定专门的学习云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信息,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平台上的评价功能是立体的、双向的,不仅教师可以评价,学生也可以进行评价。比如,要对学生的某一次写作作业进行检阅和评价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作业分享至平台,依照教师对作文要求的各项指标,学生提前做好自评工作,写出自评小结,最后将作业和小结打包编号上传至公共交流平台,任何学生都可以对他人的作业查看、评价,但不能对作业内容编辑,作业展示可以限定时间。最后教师对学生作业和评价做出总结性的建议,就学生的作业质量、评价内容和参与态度打分并写出评语,最后发送给学生。另外,学生还可以在公共交流区分享自己对教师工作的评价,非面对面的师生交流相比于课下直接互动,学生会更加轻松,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互动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对改革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学会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势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资源,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让学生在互联网浪潮中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奎峰.“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

[2]骆世勇.“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0(20).

[3]李调红.浅探“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20(21).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小学语文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