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区县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服务现状调查及思考

2021-08-06张丽华邓秀群余廖长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康复科妇幼保健区县

张丽华 陈 亮 童 琦 杨 柳 邓秀群 何 杨 陈 庆 余廖长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400020)

产后康复可使产妇在分娩后1年内身体和精神状况得到快速、全面的健康恢复[1]。做好产后康复服务不仅能提高产科医疗护理质量,也能提高产妇和婴儿的生活质量[2]。产后康复服务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及母婴健康行业的高速发展,目前产后康复服务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和升级,但产后康复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建设均显滞后,致使管理和服务面临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笔者对重庆市28所区县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服务现状开展问卷调查,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相关政策、规范与标准及加强监管提供有益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20年6—7月以重庆市39所区县妇幼保健院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开展产后康复服务的时间、项目、流程,产后康复科的设置与管理,产后康复业务开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困难等。调查前问卷内容经专家讨论并进行预调查。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调查表由调查对象现场填写,现场回收。

1.3 统计方法

调查数据整理后录入Excel,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最终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8份,回收率71.8%(28/39)。调查结果显示,28所区县妇幼保健院均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25所(89.3%)机构同时具备《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其中二级甲等保健院有25所(89.3%),二级乙等3所(10.7%)。开展助产服务的25所机构,年平均分娩量1830例(6~9033例) ;开展人工流产服务的25所机构,年平均人工流产量1571例(89~8121例);所有调查机构均开展了产后康复服务,平均开展时间4.5年(1~13年)。

2.2 服务流程

产后妇女42d返院,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专科检查、辅助检查、综合评估与诊断,制定个性化产后康复方案,护士按医嘱实施个性化康复治疗后,由医生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所有调查机构均提供了上述相应服务流程,但多数机构不完善,有15所(53.6%)机构服务流程欠合理。

2.3 产后康复科设置情况

2.3.1科室设置28所机构中,单独设置产后康复科10所,平均房屋面积112m2(15~500m2);未单独设置但设置了产后康复室18所,平均房屋面积42m2(15~80m2)。设置了诊断室17所(60.7%);检查室24所(85.7%);治疗室26所(92.9%);催乳室18所(64.3%);药浴薰蒸室17所(60.7%);形体训练室14所(50%)。

2.3.2设备与设施28所机构中,配备了盆底康复治疗仪19所(67.9%);生物反馈仪17所(60.7%);肌兴奋仪2所(7.1%);神经肌肉电刺激仪6所(21.4%);熏蒸仪8所(28.6%);汗蒸仪4所(14.3%);通乳仪8所(28.6%);体脂仪0所(0%),去除妊娠纹相关产品0所;空气消毒设备14所(50%)。

2.3.3人员配备28所机构中配备专/兼职从事产后康复医生平均3人(1~9),其中妇产科专业2.8人(1~8人),妇女保健专业0.3人(1~2人),中医专业0.3人(1~2人);高级职称0.9人(1~4人),中级职称1.6人(1~6人),初级职称1.0人(1~4)。28所机构中配备专职护士平均3.9人(1~11人),其中中级职称0.9人(1~2人),初级职称2.7人(1~10人)。

2.3.4科室管理28所机构中,建立了产后康复科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有25所(89.3%)。见表1。

表1 重庆市28所区县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建立情况

2.4 产后康复科(室)业务开展情况

2.4.1业务概况28所机构产后康复科(室)业务开展情况见表2。

表2 重庆市28所区县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室)业务开展情况

2.4.2服务项目28所区县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项目开展情况见表3。

表3 重庆市28所区县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项目开展情况

2.4.3健康教育28所机构中,开展产后康复健康教育的有26所(92.9%),见表4。所有调查机构均开展了产后避孕健康教育和指导。产后避孕以选择避孕套为主,放置IUC和皮下埋植剂次之,口服避孕药最少。

表4 重庆市28所区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产后康复健康教育与延伸服务情况

2.5 产后康复服务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28所机构在开展产后康复服务过程中都曾不同程度遇到各种困难,主要表现在宣传力度不够、产妇知识缺乏接受度不高、开展项目太单一,不能满足病员需求及没有相关项目收费标准等。见表5。

表5 重庆市28所区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产后康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日渐受到重视,产妇对产后康复服务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3]。因此,加强产后康复服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产妇提供规范、安全的产后康复和保健服务是各级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医务人员及保健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3.1 孕产期保健与产后康复

孕产期保健指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d(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妇女及胎婴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其中,产褥期保健(分娩~产后42d)是孕产期保健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健康评估、健康检查和提供喂养、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方法咨询指导与健康教育等,同时也是产后保健的重要内容,但产后保健提供保健服务的时间更长,涵盖产后6周以后的长期保健,而且内容更广,除了产褥期保健的内容,还包括产后并发症防治及产后康复等服务内容[4-5]。因此,产后康复是产后保健的重要内容,是孕产期保健的延续。

3.2 目前我国产后康复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了产后母婴康复工作的发展方针,但对具体的约束条款尚不完善。近5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和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出台了《产后母婴康复机构管理和服务指南》《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但质检总局把母婴保健当作产业事业,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把母婴保健当作健康事业,二者对产后母婴康复发展的概念和方向不一致、不清晰,带来了管理和监管落实的不统一、不明确等问题[6]。

3.3 产后康复管理和服务存在诸多问题

本次调查显示,所有调查机构开展产后康复服务无论是科室设置、科室管理、人员配置,还是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都不统一,不同机构业务开展情况差异很大,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一是产后康复科设置差异明显,缺乏基本的功能用房和基础设施设备,在院感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二是人员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影响了产后康复服务水平的提升;三是科室管理不完善,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及技术规范不健全,服务流程欠合理,难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且存在安全隐患;四是业务开展不能满足产妇需求,特别是目前产后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据meta分析显示我国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0.7%[7-8],蔡飞亚等[9]调查表明重庆市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6.17%,而相应的产后心理康复项目普遍未开展,服务供给能力不足[10];五是产后健康教育与避孕服务落实不到位,产妇对产后康复、产后避孕认识不足,存在非意愿妊娠风险,严重威胁着产妇的身心健康。

4 对策和建议

4.1 加快出台行业标准

建议国家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法律规定的责任与义务,以健康服务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产后母婴康复行业的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范、行业标准,并加强监督和评价,切实推进产后母婴康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2 加强监管与指导

建议各地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加大力度探究产后康复服务所面临的政策、管理、技术、服务和体系上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政策与策略,主动推进各级机构产后康复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并指导设定服务类别。同时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产后康复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以改变和消除产后康复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

4.3 完善生育全程服务

建议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及医疗机构根据临床实际,制定产后康复科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完善科室设置与管理,优化诊室布局及诊疗流程,合理配置医护人员,规范开展产后康复服务,并将产后康复与产后避孕紧密结合,推荐长效高效避孕措施并落实,倡导科学生育间隔,保护生育能力,保障母婴健康。同时做好广泛宣传和健康教育,增强意识,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深化服务内涵,为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产后康复服务,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产后康复服务需求,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康复科妇幼保健区县
康复科和护理部的区别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护理评估单在康复科管理中的应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