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8例效果观察

2021-08-06王弘略杨德昌陈有名龙华江

医药前沿 2021年17期
关键词:清除率脑组织血肿

王弘略,杨德昌,陈有名,蔡 力,周 鑫,龙华江,胡 晓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贵州 铜仁 554300)

高血压性脑出血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1],手术方式较多,但手术有创伤大、开颅时间长等不足地方,易导致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神经内镜手术能够在直视下将颅内血肿准确清除、止血,利用透明穿刺套管建立工作通道,避免了脑压板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减少白质神经纤维束损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3]。本文目的在于探究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8例体会,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1月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纳入标准:经CT确诊为脑出血,出血量30~55 mL,未出现脑疝的患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脏器功能异常者;(2)非高血压所致的脑出血;(3)已出现脑疝患者。

患者年龄54~71岁,平均年龄(62.51±1.03)岁,其中男40例、女48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内囊区出血38例、脑叶出血30例、外囊区出血20例。

1.2 方法

88例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选择德国STORZ公司的0°硬质神经内镜及其配套系统。选择血肿中心距离脑表面最近部位(避开皮层功能区),做直切口,长度5~6 cm,取直径约3 cm左右小骨窗,切开硬脑膜皮层造瘘后,选择透明一次性脑穿刺套管穿刺血肿,将穿刺套管头端置入血肿中央,通过透明脑穿刺外套管作为工作通道,经神经内镜直视下清除患者的脑内血肿,在将患者血肿清除后,应放置引流管,小骨瓣复位固定。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血肿清除率。

分析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human serum substance P,S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项手术指标分析

患者经治疗后,手术时间(45.25±1.25)min、住院时间(10.22±1.12)d、术中出血量(30.25±1.45)mL。

2.2 血肿清除率分析

8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中,清除>90%的清除率为88.64%(78/88)、清除60%~90%的清除率为10.23%(9/88)、清除<60%的清除率为1.14%(1/88)。

2.3 治疗前后SP和NSE水平分析

患者治疗前SP(14.29±1.03)pg/mL、NSE(123.21±2.88)ng/mL;治疗后SP(28.85±1.78)pg/mL、NSE(45.02±1.02)ng/mL。患者治疗后SP水平高于治疗前、NSE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治疗前后SP和NSE水平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SP和NSE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SP/(pg·mL-1)NSE/(ng·mL-1)治疗后 88 28.85±1.78 45.02±1.02治疗前 88 14.29±1.03 123.21±2.88 t 66.415 240.071 P 0.000 0.000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形成脑内血肿,对脑组织造成压迫,由于引起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水肿,颅内压升高,最终导致脑细胞坏死和凋亡。目前临床对于脑血肿量小于30 mL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也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而对于出血量在30 mL以上者,应将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4],从而减轻由于血肿占位效应对患者脑组织引起的损害。目前临床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式较多,其中传统开颅手术通常以骨瓣开颅术为主,虽有较大的手术视野,但手术时间较长、脑创伤较大、功能恢复较差等不足。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等优势,但脑压板的不当牵拉易造成白质纤维束的继发性损害。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虽然创伤小,但徒手盲穿准确性差,抽吸可能造成再出血,且无法直视下止血,完全不能控制术中的继发出血。

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已广泛用于临床。神经内镜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能够将脑内血肿进行准确清除,同时避免对血肿周围脑组织造成损伤。由于是在直视下手术,血肿清除精准、止血彻底可靠。此外该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血肿清除率高;多数患者在术后意识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十分少,利于康复[5]。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后,血肿占位效应及对脑组织毒性作用,造成周围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血肿周围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水肿加重。其次血肿液化降解物能够刺激产生自由基,而自由基的增高容易刺激患者神经细胞内溶酶体,从而使大量水解酶分解,导致患者脑细胞损伤加重。因此,早期清除血肿对于脑组织和神经细胞的损伤越轻,反之则越严重。而且,部分血肿还可能对人体下丘脑造成影响,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加重全身代谢紊乱和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解除压迫、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恢复局部循环障碍等,能够使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研究表明,脑出血量大的患者多数在24~48 h死亡,能在短时间内将压迫解除,能够使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同时挽救血肿周围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功能。目前临床对于高血压脑出血量大于30 mL无脑疝表现的患者选择手术时,越来越趋向于微创。而神经内镜下经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具有明显优势,手术全程直视下操作,符合外科手术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够抵近观察,能够准确地识别血肿及其边界,减少血肿残留;可以避免医源性损伤;同时可以在镜下直视下止血,避免残留隐性出血点,导致术后继发再出血。利用透明穿刺鞘管建立工作通道,能够保证神经内镜下手术能够在直视下将血肿进行清除,也能尽可能减少对脑白质纤维束的损伤。并且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在本次结果中,患者经治疗后,手术时间(45.25±1.25)min、住院时间(10.22±1.12)d、术中出血量(30.25±1.45)mL。8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中,清除>90%的清除率为88.64%(78/88)、清除60%~90%的清除率为10.23%(9/88)、清除<60%的清除率为1.14%(1/88),说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操作时间短、且术中失血量少,血肿清除率较高。血清SP是人体痛传导相关的感觉介质,在人体感觉径路呈现广泛分布;NSE通常在人体神经内分泌组织和神经组织中广泛存在,该指标水平变化与脑血管的发病状况具有一定关联性。而在本次结果中,患者治疗前SP(14.29±1.03)pg/mL、NSE(123.21±2.88)ng/mL;治疗后SP(28.85±1.78)pg/mL、NSE(45.02±1.02)ng/mL。患者治疗后SP水平高于治疗前、NSE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是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能够将脑血肿彻底清除,使血肿的占位效应得以解除,促进脑血管动脉壁扩张性得以维持,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减轻脑组织的损害程度,使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血肿清除率高,对脑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止血彻底、可靠,住院时间短,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清除率脑组织血肿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血液透析滤过中前稀释和后稀释的选择
DNA双加氧酶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