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在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8-06孙艳
孙 艳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 云南 昆明 650021)
近年来,胸腔镜微创手术因对患者的身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而成为胸外外科手术的首选方式。但胸腔镜手术同样可引起患者肺功能损伤,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故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循证护理是其基于循证医学的重要研究结论,重点强调护理措施的现实依据和科学理论支持,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4]。基于此,本文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中,且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实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胸外科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住院序列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31~49岁,平均年龄(37.45±1.7)岁;手术方式包括肺大疱切除术32例;肺叶切除术15例;纵膈肿物3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9~52岁,平均年龄(31.5±1.1)岁;手术方式包括肺大疱27例;肺叶切除19例;纵膈肿物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体外护理、切口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监护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主要方法如下:(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提出循证胸腔镜手术后存在的循证问题,包括术前准备不足、不良心理情绪、术后恢复情况、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方法。(2)查找相关循证学依据: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循证学证据,结合本中心相关护理经验,提出最佳循证学护理方案。(3)循证护理干预实施:临床护理人员根据循证学护理方案实施循证学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心理干预措施:胸腔镜患者术前担心无法行微创手术治疗,加之肿块病理类型的不确定性,因而会引起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特异性的个人背景、疾病种类、手术方式等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从而增加患者的内在自信心,减少术前应激状态;②术前肺功能准备不足:由于患者术前肺功能准备不足,加之术中相关肺叶的切除对肺容量产生了影响,从而术后容易诱发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在术前重点示教腹式呼吸、正确的咳痰方法、绝对戒烟,同时配合有效的雾化气道准备,定时的拍背排痰,从而促进了术后肺功能的恢复;③其他护理措施:指导患者清淡、高纤维、高热量的饮食以及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④伤口护理:患者术后严格执行无菌原则进行伤口换药处理,如发现渗血、红肿、渗液等,应及时向管床医生汇报,必要时采用药敏实验配合抗生素进行抗炎处理;⑤引流瓶相关护理:每日记录引流管中液体的引出量及色泽,若突然间大量液体流出考虑内出血可能,及时汇报值班医生,进行相关止血处理;其次引流管中如有气泡溢出则提示气胸的可能,每日记录气泡变化。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指标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内出血、呼吸困难、气胸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切口感染例数+内出血例数+呼吸困难例数+气胸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填写,主要包括护理技能、护理服务舒适性、护理主动性以及沟通能力,共计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VC、FEV1、FEV1/FV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s)
注:*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时间 FVC/L FEV1/L FEV1/FEC,%观察组50 干预前 2.14±0.57 1.34±0.51 0.34±0.04干预后 3.57±0.64*1.78±0.16*0.67±0.09*t- 11.818 5.820 23.741 P-0.000 0.000 0.000对照组50 干预前 2.24±0.26 1.49±0.07 0.37±0.09干预后 2.89±0.35 1.66±0.07 0.53±0.05 t- 10.535 12.143 10.667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监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22.0%vs 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6±4.77)分,高于对照组的(91.2±4.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72,P=0.012)。
3.讨论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手术已成为胸外科手术的首选治疗方式,其可通过有效的三维技术全面探查胸腔病变情况,从而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加之手术创口较普通手术方式小,因而获得了广泛的临床使用[5]。现在医疗讲究综合治疗理念,即术后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同样可起到重要的作用。既往的胸外科的护理工作多依仗口传经验性护理,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6]。
在大数据时代,护理人员可利用网络数据库的大量文献资料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循证学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了观察组患者经过循证学护理措施后临床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患者均佳,体现了循证护理在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良好应用效果,与既往的研究结论相似[7]。
循证学护理措施基于相关胸腔镜护理经验,从而获得了胸腔镜手术并发的相关预见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可见循证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佐证了既往的研究结论[8]。
循证学护理方法基于科学的循证学依据,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扎实的临床护理能力,从而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初步说明了患者对循证学护理措施的认可,临床适用性较好,与既往的研究结论类似[9-10]。
综上所述,实施循证护理对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提高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