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救治效果观察

2021-08-06梁秀丽

医药前沿 2021年17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缺血性入院

梁秀丽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广东 佛山 528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临床中常见性、多发性脑血管疾病,一般病发于中老年人,且男性患者居多。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发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同时,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疾病逐渐年轻化[1]。脑血管出现阻塞,进而引发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现象,在短时间内脑组织出现肿胀坏死为此疾病主要发病原因[2]。患者患病后,致残、致死率较高,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受此影响严重[3]。快速诊断病症,缩短抢救时间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关键所在。为此,对急诊流程进行优化,创建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势在必行[4]。本院将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究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应用于此类患者中价值所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收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9.87±2.3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22 h,平均入院时间(6.37±1.25)h;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69.92±2.3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21 h,平均入院时间(6.35±1.28)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②无严重精神性疾病;③年龄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④患者及家属对内容知情。

(2)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严重高血压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③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患者;④患者或家属对此次存在异议。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主要表现为:患者到院后,先实施护士分诊,随行人员进行挂号,而后医生对其接待后,观察患者瞳孔、意识、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病情进行相应评估,而后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实施吸氧、血糖监测、静脉通道搭建、气道开放等救治措施,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护理人员协助其实施各项检查,完成检查后,医生及时在HIS系统及时跟踪检查结果,而后根据结果对其进行分科,告知随行人员办理入院手续,患者正式入院治疗。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具有充分耐心,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且专业的解答,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原因、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等疾病与治疗知识为其讲解,适时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促进治疗依从性提升,降低其恐惧、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而部分患者家属,由于其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性,易不断纠缠医生询问患者病情,导致医生无力参与治疗,延长患者抢救时间,对其进行心理安抚可有效使家属配合抢救工作,缩短患者抢救时间,进而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防止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护患关系和谐。

研究组患者实施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具体表现为:(1)护理人员充分与“120”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明确患者当前状态,司机将到院时间进行汇报,而后将所需设备及药物等相关物品准备妥当,随时接诊患者,患者到院后,开启绿色通道,实施先诊断后挂号、先用药后付款、先抢救后签字等举措,同时,向随行人员了解患者以往病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等患者信息,以便制定相应治疗方案;(2)于患者到院前10 min,完成抢救小组搭建,患者到院后,10 min内完成预检及分诊,10 min内完成血糖监测、静脉搭建、抽血及心电图,20 min内完成CT、MRI等处理,而后根据影像学结果制定针对性方案,并获得患者或随行人员同意,若患者存在手术指征或需实施溶栓,应在术前对其进行溶栓处理,并对其实施术前相关准备,如:备皮、导尿管留置等。若患者无手术指征,应立即护送其进入病房,实施入院治疗;(3)护理人员代替患者进行优先挂号登记,缩短其抢救时间,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应对其及家属心理进行安抚,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治疗信心,对于家属而言,疾病较为突然,会纠缠医生询问各类问题,使抢救时间延长,为此,应指派1位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与家属进行交流,为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抢救流程及注意事项,促进其配合度提升,进而提升抢救效率。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接诊至治疗时间,病情评估时间及检查所用时间;(2)对比组间患者康复出院比例、死亡情况、功能障碍留存比例等救治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救治时间

研究组接诊至治疗时间,病情评估时间及检查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对比(±s, min)

表1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对比(±s, min)

组别 例数 接诊至治疗时间 病情评估时间 检查所用时间研究组45 26.64±5.78 10.35±1.85 14.52±1.37对照组45 43.85±6.43 23.46±2.74 21.85±3.62 t 13.352 26.600 12.703 P 0.000 0.000 0.000

2.2 救治效果

研究组康复出院患者多于对照组,死亡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功能障碍留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比较[n(%)]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较急,病程发展较快,若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其脑部血流与血管形态将会发生异常变化,致使脑神经元与脑细胞受到一定损害,导致神经功能出现障碍,预后效果较差,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5]。此类患者最佳治疗时间为发病后6 h内,此时间段实施相应治疗,严重后遗症存在性较低,预后相对良好。为此,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时间,优化急救流程尤为重要[6]。

抢救时间缩短的前提是减少各环节浪费的时间。急诊科为医院重要科室,是连接院前急救与专科急救的桥梁。在急性、危重症患者到院前,做好相应准备,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入院、救治、护送等工作。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开展,可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接诊、检查、病情评估、救治等一系列急救工作[7]。使患者无需等到挂号、付款后实施治疗,接受最为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有效缩短其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效果。有研究表明,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可使患者病死率下降,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对患者接诊、病情评估、急救护理、术前护理等流程,提升急救工作效率,促进患者预后。

本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接诊至治疗时间,病情评估时间及检查所用时间等救治时间更短,患者康复出院比例更高、死亡比例更低,差异显著(P<0.05)。说明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价值显著,患者救治时间得以有效缩短,预后得以有效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缺血性入院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作文门诊室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作文门诊室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