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反思——谈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021-08-05马之超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纸带外力木板

马之超 庞 颖

(湖北省天门中学物理组 431700)

一、实验条件的反思

1.m≪M时,F≈mg的原因

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合外力F、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通常为图1.设水平长木板上表面光滑,则线对小车的拉力F就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质量为M的小车(连同里面的砝码)与质量为m的装砂砂桶(或钩码),它们的加速度大小都是a,受力如图2.

对小车:F=Ma

(1)

对砂桶:mg-F=ma

(2)

(3)

(4)

从(3)式知道,F小于mg,但是,当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即m≪M时,才可以认为小车的合外力F=mg,这样小车合外力F的测量就可以用砂桶的重力mg表示了.

2.平衡摩檫阻力的原因及方法

实际中,小车运动会受到长木板和纸带的摩擦阻力f,小车的合外力就不好测量,我们就在长木板右端加垫块,让长木板变为斜面,且去掉砂桶,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即让打出的纸带中间部分点迹均匀分布.这样就平衡了摩檫,此时对小车受力如图3.

有:Mgsinθ=f

(5)

当挂上砂桶后,变成了图4,图4中对小车受力分析如图5.

沿斜面方向:F+Mgsinθ-f=Ma

(6)

由(5)(6)两式得F=Ma

这样图4装置与图1装置等价.所以平衡摩擦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接好,但不能挂砂桶,才能达到线的拉力F是小车受的合外力的目的.图4中的结果就可以用表达式(3)(4)讨论了

二、实验结果的反思

1.a-F图像的讨论

实际图像图7前部分与图6完全吻合,原因如下:

实际图像图7后部分与图6出现差异,原因如下:

分析方法三当m非常大趋于无穷时(极限思想),m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也为g,也就是说小车的加速度有一最大值,因此图像必然向下弯曲,最终趋于重力加速度g

实际绘出的图像与牛顿第二定律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在某些复杂的情境中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但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将实际情景进行理想化处理.在m<

三、系统误差减少的方法

实验装置变为图11和图12时,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可直接用力传感器测出,或用测力计测出,那么m远小于M的条件就不需要了.这样,测力的原理不完善带来的系统误差得到了减小.

总之,实验误差及实验条件的分析,要学会根据实际实验,找出物理量的关系,按它服从的规律展开讨论,例如该实验中F≈mg原因的分析,这是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逐步渗透的.借助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如分析法一,是我们研究问题必不可少的手段.将条件理想化处理问题,然后考虑实际因素分析问题,例如分析方法二,这是物理教学中常常要用到的.极限思想(或把问题演绎到特殊状态),如分析方法三,是我们检验一个结论,是否正确的常用方法,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的.同时,实验装置的改进既有利于提高准确度,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如图1设置的实验课可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材的编写是开放式的,我们的教学若如文中反思一样,常常对教材进行拓展,自然会收获多多.

猜你喜欢

纸带外力木板
神奇的纸带
带低正则外力项的分数次阻尼波方程的长时间行为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开心一刻
小猪相框
木板
不会上浮的木板
纸带上的秘密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REA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