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2021-08-05常静霞张丽朱旖清沈敏王冰汪俊军
常静霞,张丽,朱旖清,沈敏,王冰,汪俊军
原发性肝癌(PHC)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我国常见肿瘤的第4位,死亡率位居第2位[1]。肝癌的预后极差,早期诊断困难,患者生存率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肝癌早发现、早诊断的重要手段,临床最常用的血清标志物为甲胎蛋白(AFP)[2]。但AFP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够理想,因此当前亟待寻求其他标志物或能与之联合检测的标志物,以期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被为用于肝癌早期诊断。PIVKA-Ⅱ为肝
1 资料与方法
细胞合成凝血酶原过程中的异常产物[3]。GP-73,又称高尔基体Ⅱ型跨膜蛋白,是一种新发现的与肝癌密切相关的岩藻糖基化蛋白[4]。本研究通过检测患者血清PIVKA-Ⅱ、AFP及GP-73的水平,探讨3项指标在诊断PHC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八一医院)全军肝病中心住院期间检查PIVKA-II、AFP和GP-73的肝病患者134例。PHC组52例,其中男43例,女9例;平均年龄(60.3±9.8)岁。肝硬化组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55.6±11.5)岁。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组42例,其中男36例,女6例;平均年龄(45.6±12.6)岁。另选同期收治的非肝病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7.6±13.9)岁。PHC、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1]和《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5]中的诊断标准。
1.2 血清PIVKA-II、AFP和GP-73的测定 血清PIVKA-II检测采用雅培Abbot公司的ARCHITECT-i2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PIVKA-II检测试剂盒。血清AFP检测采用雅培Abbot公司的ARCHITECT-i1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AFP检测试剂盒。血清GP-73检测采用北京热景生物公司的UPT-3A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的GP-73检测试剂盒。各项操作(含诊断结果判断)严格遵照相关仪器和配套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诊断标准:PIVKA-II≥40 mAU/ml、AFP≥10 g/L、GP-73≥150 ng/ml为阳性。采用GEPIA2数据库(http://gepia2.cancer-pku.cn/#analysis)分析PIVKA-Ⅱ、AFP和GP-73在原发性肝癌和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3项指标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总生存期关系。
1.3 统计方法 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多组比较运用C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比较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2检验;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用以评价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PIVKA-Ⅱ、AFP和GP-73水平比较 4组PIVKA-Ⅱ、AFP和GP-7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PHC组PIVKA-Ⅱ、AFP和GP-73水平高于肝硬化组、慢乙肝组及非肝病组(均P<0.05),肝硬化组与慢乙肝组及非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慢乙肝组与非肝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PIVKA-Ⅱ、AFP和GP-73水平比较
2.2 血清PIVKA-Ⅱ、AFP和GP-73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诊断PHC的价值 3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6、0.886和0.861,见图1。进一步分析发现,PIVKA-Ⅱ、AFP和GP-73的灵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83,P>0.05)。但是PIVKA-Ⅱ单独检测的特异性高于AFP及GP-73(2=12.736,P<0.05)。并联联检PHC的灵敏性为92.31%,串联联检时PHC特异性可高达97.15%,见表2。
图1 血清PIVKA-Ⅱ、AFP和GP-73单独诊断PHC的ROC曲线
表2 血清PIVKA-Ⅱ、AFP和GP-73单独及联合鉴别PHC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
2.3 PIVKA-Ⅱ、AFP和GP-73在PHC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HC总生存期关系 3项指标在PHC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图2)。进一步分析发现,PIVKA-Ⅱ、AFP和GP-73表达水平高的患者预后不良(图3)。
图2 PIVKA-Ⅱ、AFP和GP-73在PHC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图3 PIVKA-Ⅱ、AFP和GP-73与肝癌总生存期关系
3 讨论
近年PHC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6]。血清AFP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肝癌的首选指标。但由于血液中AFP水平与癌肿直径、分化、生长及变性坏死有密切关系,故有些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较低或处于正常水平。这些因素导致采用AFP作为肝癌诊断的独立指标,可能存在假阴性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7]。
PIVKA-II是一种异常脱羧基凝血酶原,其产生与肝癌细胞内凝血酶原前体异常羧基化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肝癌的高度特异的血清标志物[8]。定位于高尔基体的Ⅱ型跨膜蛋白GP-73,是一个岩藻糖基化蛋白,其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GP73在PHC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9]。
本研究发现,PHC患者的PIVKA-Ⅱ、AFP和GP-73血清水平高于其他组(均P<0.05),且肝硬化组3项指标水平高于慢乙肝组和对照组。单项检测中PIVKA-II的灵敏性最高,为76.92%,特异性达到了85.11%,均高于AFP,与谢芳等[10]结果相符。ROC曲线分析发现,PIVKA-I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6(作独立指标诊断PHC)。这表明PIVKA-Ⅱ可明显提高PHC诊断的准确度,具有较高的单项诊断价值。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并联试验将灵敏性提高至92.31%,串联试验可提高肝癌诊断的特异性,至97.15%。通过相关数据库分析发现,PIVKA-Ⅱ、AFP、GP-73在PHC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且表达水平越高的患者愈后越差。
综上所述,PIVKA-Ⅱ、AFP、GP-7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的诊断效能,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为肝癌的早诊早治提供帮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