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湿版摄影的技术史及本土当代探索的思考

2021-08-05吴笑然

大众文艺 2021年13期
关键词:摄影术卡罗工艺

吴笑然 周 婷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一、湿版法与三种工艺

摄影术最早宣布诞生是1839年8月19日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向世界公布了他的发明“达盖尔铜板摄影术”(daguerreotype),这种摄影术由水银蒸汽来给影像显影,从而在金属板上留下锐利且细腻的影像。这种摄影术的特点是成像为反向镜像且不可复制,因此得到的独版照片更加珍贵,但不利于图像的传播。摄影术的发明并非一蹴而就之举,而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们经过不同的尝试和改进的过程。1841年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申请了“卡罗法”(calotype)摄影术的专利,该方法用氯化银溶液进行曝光,可以得到一张负像照片即底片,再通过接触式印象可以得到正像照片。卡罗法是一种由负转正的摄影工艺,实现了照片的量产可能。但这种工艺以纸为媒介,成像不如达盖尔法清晰。

1851年英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尔(frederick scott archer)发明了火棉胶法,这种拍摄方法是以玻璃或金属为底板,在上面均匀地涂布加入了碘化物的火棉胶溶液,将底板浸泡在硝酸银溶液中进行银浴,从而形成具有感光性的碘化银再进行拍摄。由于必须在涂料干透前完成曝光,所以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湿版法”(Wet plate processing)。尽管当时达盖尔法和卡罗法已经十分流行,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因感光度较低导致的显影时间过长以及制作过程烦琐复杂等问题。同时塔尔博特对那些未购买许可就商业化使用卡罗法的人提起诉讼,限制了人们对这项技术的使用。与塔尔博特相反,阿切尔没有申请专利,而是于1851年三月在《化学家》上发表了《关于摄影术中火棉胶的使用》一文,并于次年编写并发行了《摄影工艺手册》一书,在书中详细地记录了火棉胶法的制作过程,把这项技术无偿贡献给大家。这项技术面世后立即受到广泛推崇,将摄影带入了湿版的时代,直到19世纪80年代更加便携的玻璃干板出现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湿版法受到推崇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它的曝光时间大大缩短。尼埃普斯的阳光摄影术在自然光下的曝光时间约8个小时,达盖尔银版法虽然将曝光时间缩短,但仍然需要30分钟左右才能获得正确的曝光。卡罗法经过塔尔博特的技术改进,在天气好的时候曝光时间可以缩短到30秒。火棉胶湿版的感光度约为1度左右,自然光下曝光时间仅仅约5-10秒。其二是它的影像清晰锐利,与曝光时间同样较短的卡罗法摄影术相比湿版法有着可以同达盖尔银版法相媲美的清晰度。卡罗法成像朦胧柔和,而在摄影还是艺术还是技术的归属问题尚且模糊的当时,人们更青睐于细节丰富、成像细腻锐利的湿版法。其三是它的造价相对低廉,它的成本不到达盖尔银版法的十分之一。湿版法同时拥有不亚于达盖尔银版法的细腻画质和比卡罗法更短的曝光时间,集两家之长而无两家之短,在19世纪摄影技术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湿版法有三种工艺:安布罗工艺(Awbrotype)、锡板工艺(Tintype)和玻璃负片工艺(Glass Negative)。安布罗工艺是在深色玻璃板上呈现的正像。玻璃板在湿版法最初发明的时候流行过一段时间,定影后在玻璃板上形成的影像在白色背景下观看为负像,黑色背景下观看为正像。波士顿人詹姆斯·安布罗斯·卡廷1854年对该项技术申请了专利,这便是“安布罗式摄影法”的由来。使用黑色玻璃、将透明玻璃背面涂成黑色或是在透明的玻璃后面添加黑色背景,这些都属于安布罗工艺。玻璃底板的优点在于保存时间久,不会被腐蚀或者氧化,成像细腻、锐度高,没有明显的颗粒感。缺点在于厚重易碎,不适合长途或批量携带,难以邮寄。于是在19世纪60年代左右,锡板工艺成为主流。锡板工艺是将火棉胶涂布在金属板上拍摄正片的工艺,常见的金属板有锡板、铁板和铝板。其制作和拍摄过程与安布罗工艺类似。锡板工艺和安布罗工艺都是曝光不足的负像,在深色背景下呈现为正像,不可复制。玻璃负片工艺是在玻璃板上形成一个负像,配合蛋白印相工艺可以得到正片并且实现湿版照片的可复制。玻璃负片工艺与安布罗工艺和锡板工艺在制作过程中的区别在于曝光时间长短不同,安布罗工艺和锡板工艺的曝光时间为15-20秒,玻璃负片工艺的曝光显影时间则需要长达50秒。

二、当代摄影家的湿版创作

近代摄影术传入中国后,从业人员主要为照相馆和民间摄影艺术家。照相机作为照相馆的生产工具,需要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宣传来增加竞争力,同时也需要更加方便快捷的拍摄过程来提高生产效率。新闻摄影、艺术摄影皆需外出拍摄,需要小型便携的设备。湿版摄影工艺烦琐复杂,成了被科技淘汰的技术。尽管如此,湿版摄影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了一个小众群体的爱好。

2010年摄影家刘铮组织并成立了中国当代湿版摄影之家,往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和参与到湿版摄影的创作中来。刘铮用湿版拍摄军装收藏者穿上他们收藏的军装,命名为《穿军装的肖像》。湿版负片工艺较低的造价和几乎没有杂质的成像效果是他选择湿版作为拍摄手法的最大原因。

为了摆脱工业文明的影响,摄影师骆丹2010年来到怒江大峡谷,开着一辆由面包车改成的移动暗房,花了数月的时间用湿版法为当地人拍摄肖像。《素歌》的拍摄是表达一种信仰,湿版的特殊形式使它成为一次反现代性的创作。骆丹用这种与当地人原始的耕种方式同样原始的摄影术去记录信仰基督教的当地人,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神明的光,获得超越时间的价值。“素歌”是指在乐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用最原始的发声方式——歌喉去唱诵赞美上帝的歌,素歌是一种浑朴的信仰,也如同银盐颗粒在玻璃底板上慢慢堆积成像的湿版摄影。

新京报记者邸晋军也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自己的创作,最早的一组作品是《青年》,他用湿版法拍摄家附近同龄的青年,拍摄的想法起源于他对百年前老人像照片的感触,老照片中人物坚毅的眼神打动了他,于是他决定用湿版这种传统的拍摄工艺与青年对话,用老方法拍摄新事物以形成一个对比。拍摄《湿海》是一种本能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敬畏。报道摄影作品《戏班》同样选取湿版作为形式,没有去记录戏曲演员台前的表演,而是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幕后视角,记录演员台下的样子,以表达行业中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湿版法在今天仍然像是一个“新鲜”的技术为爱好者所学习,它令人着迷的原因一方面是工艺的复杂性能够使创作主体强化参与感和创作意识,在复杂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反应带来的最原始的成像过程,在尝试中获得新鲜感;另一方面是它细腻的成像质量和复古的色调,能够带来数码摄影无法媲美的审美感受,古老的创作形式与当下新发生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能够碰撞出独特的火花。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湿版法只是一种传统手工影像工艺,是创作中可选择的一种形式,对传统手工影像的技术研究并不能够成为创作的唯一追求,否则就会变成纯粹的化学实验或是传统手工影像的技术复兴。当代的湿版创作中,仍然存在大量的纪实照片,或者说是以类似纪实的形式存在的作品。虽然这些照片的创作诉求不是为了客观记录现实生活,但其在画面表达上并未将湿版这种特殊的照片风格与作品思想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湿板摄影的这种风格是可以被其他风格替代的。因此倘若这些作品的拍摄手段换为数码摄影,其作品呈现与纪实摄影并无二致。这类湿版作品的画面表达相对于作品主题阐释来说显得尤为薄弱。

艺术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替换其中任何一者都会破坏这种和谐,在艺术湿版照片中,湿版应该成为画面表达的不可替代的元素。尽管湿版摄影创作过程中的仪式感和实验感趣味十足,但在创作过程上投入的思考相比图像表达来说应当退居次位,因为照片最终被接受和欣赏是通过画面而非介绍创作背景的文字。湿版摄影的创作还是要回到表达上去,结合湿版的影像特质,创作艺术性和技术性俱佳的作品。

三、湿版摄影的商业化现状

从前湿版只被摄影爱好者和摄影专业的学生所了解,了解的途径为与摄影相关的报刊、文献、书籍。湿版这种古老的传统影像工艺已经随着科技发展被“淘汰”,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没有发现和了解湿版摄影存在的契机。湿版摄影照相馆一直都存在,但顾客范围相对局限于对湿版工艺有一定了解的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和流量可以成为网络社会的指路牌,数据的目标性投放使越来越多人了解到湿版摄影。湿版摄影照相馆大多更名为湿版摄影工作室,宣传方式上也向着一般商家靠近。在美团、大众点评等团购网站开设团购套餐,在抖音、小红书等热门社交平台购买广告进行内容推广。在抖音、小红书等软件搜索过摄影或者古典工艺内容的用户有一定概率被推送有关湿版人像摄影的视频或广告。再根据广告内容去美团、大众点评等团购网站搜索店铺名或“湿板摄影”,便可搜索到按距离排序的湿版摄影照相馆。湿版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吸引更多消费者前去进行拍摄体验和湿版技术学习。

湿版人像重新具备商业化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拍摄技术难度不高,另一方面是成本低。湿版摄影的制作工艺特殊,但拍摄人像需要的器材和道具与数码人像棚拍相似。只需要一块背景布、一台装有湿版后背的大画幅相机、三脚架、一组闪光灯就能实现室内最基本的人像拍摄。但是由于湿版照片的感光度较低,室内环境光和灯光都比较暗,所以需要大功率的闪光灯。湿版摄影所使用的闪光灯功率基本上在2500w-3000w左右。大功率的闪光灯市面上在售的数量很少且价格高昂,闪光灯是湿板摄影照相馆比较大的一笔成本。由于没有烦琐的后期工作,湿版摄影的拍摄流程相比数码人像摄影省去了修图耗费的大量时间成本。

目前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如北京、上海、合肥、重庆等都有湿版人像摄影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以安布罗工艺的湿版人像拍摄为主,同时也开展湿版摄影技法教学、湿版拍摄体验课程,有不少顾客会从外地专门前往拍摄学习。湿版摄影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人像写真摄影,有着古老的技术和历史文化背景,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复古摄影风格的潮流。人们由湿版人像了解到湿版摄影的历史与技术,对其产生兴趣,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湿版摄影的学习与创作中。湿版被当今大众的了解和尝试并不会导致湿版影像如数字影像泛滥成灾,而是一种影像文化的跨越时空的传承与创新。湿版工艺的重新兴起也必然会带动人们对其他传统手工影像的了解与尝试,或许能够在数字技术发达的今天,提供另一种摄影的可能。

四、结语

自1839年摄影术发明以来,至今历经了曝光时间由长至短、器材由大变小、拍摄由繁至简的过程。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图像爆炸的时代,数字技术下获取照片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照片的可复制性以及零空间的存储方式赋予了照片近乎疯狂的繁衍能力。随手拿起相机按下快门便可得到一张照片,拍照犹如数字时代的快餐,失去了仪式感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垃圾。湿版摄影在当代逐渐被人们重新认知、重新审视,在重拾传统技术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观看方式和思考。相比数码摄影的异彩纷呈,黑白的湿版摄影以传统的手工艺技法与当代的审美构架结合,产生一种新的腔调。处于数码时代的湿版摄影,如同闹市中的禅寺,质朴且纯净。

注释:

①钟建明.银版与湿版摄影工艺[M]中国摄影出版社,2019.第59页.

②内奥米·罗森布拉姆,罗森布拉姆,包甦等.世界摄影史[M].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第193页.

③内奥米·罗森布拉姆,罗森布拉姆,包甦等.世界摄影史[M].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第194页.

猜你喜欢

摄影术卡罗工艺
LNG加气站工艺危害分析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摄影术180年 静观传承百年的影像视野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从自拍到自拍
诚实的卡罗
诚实的卡罗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民国时期的文人与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