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茶馆》中隐喻的现实性

2021-08-05

大众文艺 2021年13期
关键词:茶馆老舍时代

彭 盼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一部惊世奇作,也是产生世界影响的当代中国优秀剧作之一。它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刻画,以及从每一个人物口中所出来的充满“京味儿”的语言。他优秀的剧作构成了一面时代的镜子,透过北京今昔变迁的对比,描绘出中国五十多年来的历史画卷。老舍身上有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态度,在这些文字的背后,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在人物群像塑造的背后,折射出了时代的黑暗、历史的无情、必胜的挣扎、希望的破灭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一、现实主义作家应有的态度

老舍出身寒苦,父亲早亡,全靠母亲做杂活抚养成人,社会底层的生活经验和母亲的人生教诲,对老舍后来的人生及其文学作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在剧中表现了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他善于刻画小人物,其实也是在讽刺旧中国的黑暗、腐败、荒诞,同时也结合了一些新时期资本主义的弊病。在老舍的作品中,总是离不开这些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茶馆》讲述了三个历史时期的故事:第一幕的历史背景是在“戊戌变法”刚刚失败的清末,在那个太监都能娶媳妇的荒诞的时代,也恰恰是裕泰茶馆最为兴盛的时代,老舍先生通过这个小小茶馆概括了一个社会全貌。第二幕是民国初年,改朝换代之后,王利发对裕泰茶馆进行了改良,希望能赶上时代的潮流,然而正如台词里所说的:“动脑筋,白费劲,胳臂拧不过大腿去。”在军阀混乱的年代,裕泰茶馆已然风雨飘摇。第三幕转到解放前夕,腐败的社会即将灭亡,人民又以满腔热忱准备迎接一个光明的新社会,然而在这新社会的曙光背后,是三位老人自悼的凄凉与无奈,是王利发的自我了结,是裕泰茶馆的悄然消逝。这一间茶室,三幕戏剧,把五十多年的时代变迁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物活在观众心里,也让时代重现于观众眼前。老舍先生的作品,不仅是让人民看见了旧中国的昨天,更多的是让我们珍惜新中国的今天,同时也要向往更为光辉灿烂的明天。

为什么写茶馆?因为茶馆是一个市民活动的空间,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承担着交易、谈判、传递信息的作用,茶馆不仅是一个娱乐空间,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这也是茶馆作为公共空间能吸引三教九流的原因。正因如此,老舍先生才能透过这些繁杂的生活片段反映出五十年间中国外有列强压迫,内有军阀混战,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尽管只有三场戏,但这种多人多事、人像群览式的剧情结构,让整部戏冲突不断,高潮迭起。一部戏里容纳的七十多个人物,数量之多,身份之杂,于是老舍先生有所偏重的在每一幕中安排重头戏。如第一幕中秦二爷对王利发的施威、庞太监娶媳妇的闹剧;第二幕中巡警劫掠茶馆、刘麻子的交易失败和乱中丧命;第三幕中小刘麻子和小唐铁嘴的得势以及最为高潮的三位老人“撒纸钱”情节和最终裕泰茶馆的灭亡等。这样的重头戏,被安排在主要人物身上,使他们在观众眼中被凸显出来,既维持了戏剧结构的平衡,又塑造了人物,使得这部作品能够在广阔的群众场面里给时代画素描,体现其现实主义的力量。

二、语言设计上的真实“京味儿”

老舍的剧本带着一股子“京味儿”,这源于老舍对北京胡同生活的深入体验。老舍的文字在表达方式上,多运用通俗、接地气的语言,表达出老北京胡同的语言风味。另外,老舍笔下所呈现的关于北京民俗风情和文化习性的内容,也需要通过“京味儿”的语言进行描绘语言与地方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老舍看来,没有生活,即没有生活的语言。“我认识茶馆里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们做什么,所以也知道他们说什么。”应当说,老舍笔下人物的语言、动作、相互冲突以及环境、场面、习俗都呈现出高度的生活化。但生活化不是自然主义式的照搬,而是加以润色后进行现实主义的演绎。《茶馆》中的语言特色主要有三种:幽默性、性格化和丰富性。

《茶馆》台词的幽默性来自形象化的语言。如第二幕中唐铁嘴抽着日本和英国的大烟,便戏称是自己有福气,两大强国在“伺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却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中国当时的历史状态。这种幽默是由浅见深的,用通俗易懂的话去展示深刻的哲理。

老舍的台词也是性格化的,一个台词,就对应一个人物,颇有一种“闻其声即见其人”的感受。短短的台词就能勾勒出人物形象,刻画出人物的独特个性,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第一幕里,二德子上场的情节: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凑过去):

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不肯示弱):

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

我说这位爷,您是宫里当差的吧? 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

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人物一上场,就能迅速让观众明白人物各自的性格:常四爷耿直硬气、松二爷谨小慎微、二德子恃强凌弱。故事的主人公王利发,面对秦仲义他说:“您甭吓唬这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几句话就凸显出他作为商人圆滑的本性。在第二幕中,经历着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他对裕泰茶馆进行了改良,而王利发的台词里也开始出现外语词汇,不仅再次凸显了圆滑的经商与为人之道,还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境。

同时,老舍先生的语言还具有丰富的意蕴。其一便是潜台词:比如刘麻子买表给松二爷,台词中只有一句“我……”,但其实隐藏了许多动作,完全被表吸引住但又囊中羞涩,喜欢又舍不得买,因此表现得又羞又急,说不出话来。此外,丰富性还体现在空间的架构上:第一幕中依靠几个跑堂的端茶送水,就将茶馆背后的故事串联起来,使人对茶馆后院里的情景、气氛产生自然而然的联想,形成空间的立体感和完整性。一语双关也有所运用:在第一幕的最后,茶客甲说:“将!你完了!”。这句话既是对康顺子这位被迫嫁给太监做媳妇的农村姑娘日后的悲剧命运的暗示,同时也是灾难深重时代的一句预言。

三、“茶馆”文化隐喻背后的现实性

老舍先生在谈道《茶馆》创作时提道“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从而“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然而随着茶馆创作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其背后隐喻的文化渐渐退出观众的视野。茶馆是一个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相对薄弱的城市市民公共空间,因此也兼顾了某种意义上的文化职能。

正是因为茶馆是一个公共空间,所以这里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短暂的平等,这一平等主要体现在政治性、文化性事件的参与中。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冲动,因为没有限制,所以每个人可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正因这种平等,才引起了统治阶级的重视,使茶馆最后成了“照旧卖茶……监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一定能得到大量的情报”的根据地。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论何种改良,“莫谈国事”的纸条都无处不在。这昭示了茶馆的市民性质被逐渐淡化,转而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老舍先生创作《茶馆》的意图,就是想要表达“埋葬三个旧时代”的主题,三个年代,茶馆的兴衰历程、茶馆中各色人物的命运变迁,都是为主题的表达营造条件。茶馆是出生在北京贫苦家庭的老舍的精神家园,为其提供了广大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而这一精神家园如今却面临末路,所以整个茶馆的氛围都隐约透露着哀婉之情,以及对埋葬三个旧时代的哀婉,也是对传统文化消逝的反思。

同时,老舍先生在《茶馆》中还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两面性的批判与反思。因为一句“大清要完了”,常四爷被抓进监狱。在第二幕里,更是体现出现代西方文化已经渗透进现实社会中,产生中西方文化的竞争。茶馆日渐式微的过程,就是市民阶级文化空间逐渐被压缩的过程,还伴随着人的尊严与权利被剥夺的进程,保守派和维新派、洋人与国人、外国货品和国产货品之间的对抗和冲击,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各方面的威胁。

《茶馆》所描绘的时代,恰逢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的时代。茶馆衰落的历史进程,与西方文化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外来侵略者对中国社会的侵害、与中国封建帝制对中国制度的推改是密不可分的。尽管中国社会在不断接受新的文化与思潮,但是新涌入的现代西方思想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健康发展之路:一方面是国人进行变法维新,一方面又是守旧派分子对革新派的压迫;再有,在半殖民化的时代,阶级的冲突增大,在洋人与官僚之间,在文化与民族之间,市民阶级感受着压迫。作家表达出来的,是对传统文化中腐朽部分的批判,以及对西方侵略势力渗透的厌恶之情。这一点体现在人物设置上,凡是崇尚西洋文化的人大多在道德品质上有一定的污点。比如喜欢洋货的刘麻子心狠,炫耀大烟的唐铁嘴则是无耻至极。对于崇尚西洋文化的人,老舍表示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而在西洋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对比中,老舍借常四爷的话说出:“我老觉得咱们的大缎子,川绸,更体面。”,表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作为茶馆的主人,王利发的命运与茶馆在时代中每况愈下的境况相统一。王利发的自杀,完成了老舍先生“埋葬三个旧时代”的主题。剧作不仅体现了对旧时代的批判,还在对茶馆这一市民空间衰落的同时完成了对几位老人命运的悲悯情调。全文最后的高潮便是三位老人撒纸钱自悼的场景,看起来凄凉哀婉至极。王利发用自己的生命为埋葬旧时代添上最后一堆土,这也许就是王利发最终结局的心理依据,他是正直的、善良的,也是崇高的,表达了对这个时代最强烈的抗议,在高潮中最后完成人物形象和人格的塑造。

猜你喜欢

茶馆老舍时代
解人之难的老舍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成都老茶馆》
老舍的求婚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清雅茶馆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