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学理论
——以《麦克白》为例

2021-08-05赵凯杨

大众文艺 2021年13期
关键词:麦克白文学理论莎士比亚

赵凯杨

(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

一、西方文学的主要理论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界探讨的经典问题。由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因此,在进行理论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梳理。勒内·韦勒克(RenéWellek)和奥斯汀·沃伦(Austin Warren)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指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其标准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而文学批评则是对具体艺术作品的探究。前者是相对同步和静态的,而后者是历时和动态的,这一定义清晰明确,从而被大众广泛接受。

英国文学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于1986年首次出版了《文学理论:入门》一书,该书重点讨论了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主要理论。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作为俄罗斯形式主义的代表之一,将文学视为一种写作方式,而这种方式是对日常对话进行的有组织的一种行为。针对文学学科最大的特点——“文学性”,他提出了“陌生化”的理论,在他看来,文学语言需要做出改变使其区别于日常的普通语言。然而,正如其学派的名称那样,形式主义过于强调形式,以至于它忽略了文学的内容,而这直接导致了形式主义学派的严重缺陷。现象学批评集中在文学作品的内涵上,它抛开了实际的历史背景、作者和读者本身,并将文学定义为作者意识的代表。接受理论将文学意义的研究转移到了读者身上,伊格尔顿(Eagleton)曾指出,没有读者就不会有文学。由此,读者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除了以上理论以外,精神分析法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文学理论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文学作品的新领域:无意识。通过无意识,我们可以探索文学人物的深层部分,甚至还可以探究作者和读者的内心世界。

二、莎士比亚与戏剧

作为世界著名作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创作了数百部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如今仍在文学舞台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位文学巨匠的戏剧作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笔者认为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评论家从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总结出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的概念和范式。其次,通过使用文学理论,评论家通过对莎士比亚的戏剧发表评论,并对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文学理论进行改进。一般来说,在西方文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大多数理论家都对莎士比亚的戏剧给予了高度关注。例如,运用精神分析法中对《哈姆雷特》中俄狄浦斯情节的解释,女权主义批评对《驯悍记》的探究,以及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对《暴风雨》的研究等。

三、对莎士比亚《麦克白》的理论分析

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在文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麦克白》作于1606年,剧情取材于拉斐尔·霍林谢德(Raphael Holinshed)的历史文献《编年史》。在《麦克白》的故事中,麦克白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将军,为了获得王位他沉迷于三个女巫的隐语,先后谋杀了苏格兰国王邓肯、邓肯的侍卫、班柯等,甚至还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妻子。由于他的专横残暴,许多无辜的人死于非命。最终,他被邓肯的儿子马尔科姆推翻。本文将从语言层面、精神分析视角、叙事方式和形式与内容的探讨四个方面,对莎士比亚代表作《麦克白》进行详细分析。

(一)语言层面

首先,从语言层面来看,20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受到语言学的极大影响。与语言学有关的主要文学理论之一是20世纪初的俄罗斯形式主义,鲍里斯·艾钦鲍姆(Boris Eichenbaum),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等是俄罗斯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了文学的语言疏离和陌生化理论。根据形式主义,语言被分为两类:诗意的和非诗意的:后者代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语法;而前者则是强迫语言达到通常与其非诗意状态无关的价值从而使其与“文学性”产生共鸣,而也正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所产生的价值和引起的共鸣唤起了读者的陌生化,使读者的内心发生了由旧到新,由平凡到非凡的质变。在Macbeth的开幕式中,三个巫婆聚集在一个空旷的地方:

FIRST WITCH.

When shall we three meet again

In thunder,lightning,or in rain?

SENCOND WITCH.

When the hurlyburly’s done

When the battle’s lost and won.

THIRD WITCH.

That will be ere the set of sun.

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绝对不会以这种方式交谈。在莎士比亚笔下,即使是普通的人物对话对读者来说却很陌生,因此我们立即意识到其具有的典型文学性特点。此外,“again”一词与“rain”押韵,而“done”与“won”押韵,这样的措辞,也将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区分开来。

(二)精神分析视角

除了形式主义角度,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为代表的精神分析为文学理论注入了新鲜感。“无意识”是心理分析的关键词,荣格(Carl Jung)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该观点认为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是人类的普遍性精神。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有时我们会对其中的一些字眼或对作品中所描述的品格经历产生共鸣,这就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麦克白》的中各个人物的刻画也受到了集体无意识的控制。首先,三个女巫是邪恶,欲望,暴力和其他诱导我们走向失败和犯罪的消极事物的代表;苏格兰国王邓肯代表着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这类人用权力统治他人;麦克达夫(Macduff)代表社会中坦率的人,这类人是社会规则和道德的捍卫者;麦克白夫人代表犯罪同谋,她的存在加快了犯罪的步伐,而其自身也应同谋犯罪最终受到了惩罚;主角麦克白的角色实则是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缩影,他想要更高的社会地位,并想要击败有权力的人并取代他们。但是,他同时受到规则和道德的限制。如果遵守规则,他就会成为一个好人,如果不遵守规则,那么他就会沦为恶的源头。每个人都具有善恶两面,他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是否遵守道德准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集体无意识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作家的思维受制于集体无意识的影响。

(三)叙事方式

除了上文所述的文学理论之外,叙事过程中如何更自然地进行话语的传达也是值得文学作者关注的话题之一。“话语的传达”通常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作者叙述故事的形式或格式,也称作者的写作风格,它传达了作者的态度和个性,是使该作者的作品区别于他人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其次,“话语的传达”还指作者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作为写作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话语的传达”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体验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遣词造句的方式,如何将词汇、句法和写作想法组合在一起构成文学语言的表达,如何为作品中每个角色找到一个可信和恰当的话语表达方式,始终是文学作者关注的重点。文学语言的表达由叙事角度来完成,叙事角度一般有四种类型。如果故事是用第三人称讲述的,并且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他对全局信息的掌控是无限的,则称为全知叙述。第三人称的叙述中还存在另一种类型的视角,即限制叙事。限制叙事通常利用在剧情中不能全知的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的口吻进行叙事。其次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顾名思义,该叙事通常是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用第一视角进行阐述的。第四种叙事视角则是戏剧叙事,又称框架叙事。戏剧叙事是全知叙事的对立面,故事的叙事完全从当下展开,对背景信息和未来故事的发展并无交代,读者只能完全依赖于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和其具体的行为来进行揣摩。《麦克白》是戏剧叙事的典型代表。

(四)形式与内容

除了文学理论和叙事角度之外,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文学中的经典问题。形式是指作品的风格,即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技巧和媒体。内容则是指作品的本质或所描绘的实际内容。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美学。根据黑格尔美学的观点来看,形式和内容是相互依存的,两者都是文学创作的必要因素。我们无法脱离作品的形式来理解作品的内容。戏剧《麦克白》的成功归功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测,或许麦克白的故事本身并没有那么惊心动魄,但正是因为作者选择了以戏剧的形式将它呈现出来,戏剧独具特色的震撼人心的表达方法恰好提高了故事本身的艺术性。如果麦克白的故事以小说的形式展开,或许麦克白的专横残暴、麦克白夫人的内心风暴都不会刻画地如此入木三分。

四、结论

纵观文学理论的发展:从以作家为中心的浪漫主义时期,到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新批评主义时期,再到近年来受到读者关注的接受美学时期。实际上,没有读者就没有文学,文学也再也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文学作品才发挥出了其真正的意义。文学是对读者的一系列暗示,它需要读者将无生命的文本转化为生动的意义。正如罗马·英加登(Roman Ingarden)将文学作品看作为简单的图式一样,他认为这些图示需要等待读者重新组织才能赋予它们真正的内涵。此外,接受理论的著名代表沃尔夫冈·伊瑟(Wolfgang Iser)认为文本是必须由读者具体化的“骨架”。在他看来,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批判性的审视自己,这意味着当我们读一本书时,我们实际上是在阅读自己。“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便是读者接受理论的最佳例证。对于历史学家而言,《麦克白》可能是研究英国历史的绝佳文献。对于语言学家来说,他们可能会将《麦克白》用于探究语言的发展模式。犯罪学家会将《麦克白》作为经典的犯罪案例进行学习。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文学的意义总是在变化。

文学理论为文学批评家欣赏和探究文学作品提供了多种视角,这些不同的视角为评论家根据该理论流派中的某些假设来重新审视艺术作品提供了可能性。但正如黑格尔所说,理论是一种“假设演绎的系统”。每一个理论流派都在以前的文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并最终发展成一套理论。在文学创作和评论家的过程中,所有的理论都将通过时间和实践得到证明。

猜你喜欢

麦克白文学理论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三)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二)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
追忆黄药眠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
人文主义视角下对《麦克白》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