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2021-08-04梁宏非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7期
关键词:管组管术咽鼓管

梁宏非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丹东 118000)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SOM是涉及中耳结构的相关炎性病变。它发生在儿童中,可分为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两类。难治性SOM是由咽鼓管导致耳聋和鼓室渗出引起的病理性改变以及以耳部鼓室积液和听力丧失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1-2]。儿童SOM的主要原因是腺样体加重。同时,腺样体在炎症作用下进一步肥大,机械阻塞咽鼓管,细菌定植,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引起病理生理改变。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加。当难治性SOM发病时,延误治疗可导致永久性听力丧失,严重威胁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其听力和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SOM的原因尚未明确,研究认为,腺样体肥大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3]。目前,鼓膜结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难治性SOM逐渐受到临床的青睐。本研究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35例小儿难治性SOM患儿,随机分组。鼓膜置管组选择鼓膜置管术,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选择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本文比较分析了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难治性SOM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小儿难治性SOM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17例,男女例数分别为10、7例;年龄3~12岁,平均(6.68±2.69)岁;小儿难治性SOM发生的时间是6~15个月,平均(9.91±2.35)个月;合并鼻窦炎有1例,合并扁桃体炎有1例。鼓膜置管组18例,男女例数分别为11、7例;年龄3~12岁,平均(6.89±2.47)岁;小儿难治性SOM发生的时间是6~16个月,平均(9.77±2.11)个月;合并鼻窦炎有1例,合并扁桃体炎有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鼓膜置管组选择鼓膜置管术,在气管插管的基础上,采用静脉全身麻醉,鼻内镜切开鼓膜,清除鼓室积液,置入中耳通气管,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选择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用气管插管加全身麻醉,用75%乙醇消毒耳郭、外耳道皮肤。采用鼻内镜,从鼓膜前下方切开,作弧形切口,负压吸出鼓室分泌物,用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冲洗中耳腔2~3次,置中耳通气管,仰卧位。将戴维斯压舌板固定开口,分别将橡胶导管插入两个鼻腔。对鼻咽进行镜检,明确咽鼓管的枕部及腺样体结构。鼻内镜下,从鼻咽顶部逐渐切开,向右移动,彻底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并吸出。鼻咽可以用干纱布球来止血。如有必要可使用双极电凝血法,以避免对内侧黏膜造成伤害。手术后定期复查。手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听力、炎症指标、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本文数据,t、χ2检验本文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n,%)进行描述,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听力、炎症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听力、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听力、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明显优于鼓膜置管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听力、炎症指标对比()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听力、炎症指标对比()

2.2 中耳症状消失时间、听力改善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对比 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中耳症状消失时间、听力改善的时间、住院的时间短于鼓膜置管组,P<0.05。其中,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中耳症状消失时间、听力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5.14±0.17)d、(8.68±0.12)d、(10.21±1.21)d;鼓膜置管组中耳症状消失时间、听力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7.57±0.21)d、(10.14±0.24)d、(12.62±2.59)d。

2.3 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对比 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鼓膜置管组,P<0.05。其中,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并发症发生率总发生2例,发生率为11.76%,鼓膜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总发生9例,发生率为50%。

3 讨论

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的儿科疾病,SOM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这与儿童免疫系统未完全成熟、中耳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有关。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当儿童发生咽鼓管呼吸功能障碍时,进入中耳的空气量将减少,空气将被吸收,形成负压环境。中耳腔将受到炎性渗出的影响,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最终会形成炎症。因此,SOM的治疗重点是改善通气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SOM的诊断和治疗率也有所提高。即便如此,小儿SOM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与病理特点致诊断和治疗较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治性SOM的发病风险。

难治性 SOM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儿童发病率较高。这种炎症表现可引起鼓室积液、听力下降和传导性耳聋。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腺样体肥大和免疫反应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当咽鼓管由于各种原因发生通气功能障碍时,中耳气被黏膜吸收,中耳负压引起中耳黏膜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黏膜水肿、浸润,引起中耳积液。如果咽鼓管持续功能障碍,外界空气不能正常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将逐渐被中耳黏膜吸收,在腔内形成负压,导致中耳黏膜扩张、充血,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形成鼓膜漏[4]。此时,中耳积液大多是浆液性的,当病程延长时,腺细胞增殖并分泌黏蛋白、糖蛋白等,可逐渐转变成黏液。小儿SOM的临床表现有听力减退、耳痛、耳鸣等。目前治疗难治性 SOM的方法很多,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其中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细胞因子拮抗剂、表面活性剂等是主要治疗药物,外科治疗常采用的方法为内镜下EV管、鼓室切开、鼓室造口、咽鼓管插管。鼓膜置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需长期打开鼓膜,消除鼓室积液,以消除鼓室负压环境,并发症发生率高[5]。内镜手术与单纯的鼓室置管相比,具有直观(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准确、范围广、切除彻底(基本无残留)、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止血方便、保护咽鼓管结构、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准确率高等优点,对于难治性SOM患儿,可实施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效果显著[6-7]。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能迅速清除鼓室积液,有效清除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彻底消除了炎症和免疫反应,保护了咽鼓管,可保持咽鼓管鼓室通畅,避免再次感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8-10]。

本研究中,鼓膜置管组选择鼓膜置管术,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选择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结果显示,治疗后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听力、炎症指标优于鼓膜置管组,P<0.05。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中耳症状消失时间、听力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鼓膜置管组,P<0.05。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鼓膜置管组,P<0.05。说明鼓膜置管+切除腺样体切除可以有效提高听力、降低炎性反应与并发症,改善中耳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总之,小儿难治性SOM患儿实施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管组管术咽鼓管
一种改良盲肠结扎穿刺致大鼠脓毒症模型的方法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沸腾炉蒸发管组爆管原因分析及措施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置管方式及时间对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患儿尿路感染的影响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