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块教学设计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2021-08-02赵海燕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运用

赵海燕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这表明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模块化教学思维的教学模式也不断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来。从生活中才能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教学设计以及案例分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关键词:板块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运用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在我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加强初中生的道德建设和法律教育尤为重要。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不成熟的时期,在正确的人生观的还不成熟和固定的阶段,必须加强对世界观、价值观和世界价值观的培养。然而,许多因素促成了初中生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进程,关于道德与法治的辩论仍在继续。本文旨在通过将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概述

所谓板块化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而我国制定出的适合国内“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依照全日制的教育培育。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立足于现实生活,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参与其中。通过不同的生活场景,以模块教育模式开展教学,通过模块化的课程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较为宽泛的基础人文素养、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

(一)教学内容联系相关制度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道德,体现法律价值,使教學适应有效的思维方式。比如,生活的改善,交通、服装、电子通讯等设备,让学生在时代的变化中,体会到国家政策对人民生活的改变,以及富强与创新是时代进步永恒的主题。通过类比、举例等方式开展教学,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以及学习。

模块化教学训练的基本目标可以通过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明智地将其应用于实践来中。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原则,意味着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技能。例如,在《民主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选举”每年的两会,来衡量我国的法治,让学生们通过身边的实践案例来了解我国选举制度,最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按照教学资源整合的原则,让学生体验参与管理的感觉,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1]。

三、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模块化教学的原则,让学生更容易了解生活,可以经历许多情感领域的经验灵感。可以在《文明与家园》这一单元中,获取相应的知识,以生活情景剧的方式开展教学,其中融合教学点就好,比如演小品、情景剧、话剧等形式开展教学。利用生活资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和法治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重点解释“凝聚价值追求”的表现方式,为学生梳理内心的问题,起到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这比直接照搬知识点进行讲解更加有趣,效果更加理想。将学生与这些现象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评估他们对道德问题和法治的理解。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板块化教学的基础是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平等的小组。在最后,每一个小组都要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并且有一个人将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与课本内容进行衔接。每个小组的人员论述完毕之后,教师进行统一的总结,教师评估学生的讨论结果,增加相互学习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道德理论和法治的理解[2]。

(三)与生活联系起来,组织辩论赛

凡是有知识的地方,就会产生思维的分歧。由于模块化知识点的整合是教学活动的需要,道德教育和法治领域的教师应积极利用课外活动的生活工具。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活生生的资源,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学生们真正理解、使用实践。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方面,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开展有效的知识辩论。比如“促进民族团结”这方面知识,让学生开展以“和谐与梦想”为主题的正、反面辩论赛;教师可以自己组织关于“基本生活理解的交流”和“生活的意义”等主题的研究。通过这一运动,学生们开始认识到生命理性的价值,接受、发展和努力成为一个独立、智慧的人。

(四)整合实时事政策,将道德与法治两个板块联系起来

模块化的学习,离不开当下的时政以及政策相关的知识点。九年级第一学期的道德教育和法治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充分利用,从根本上丰富了当前的政治教学,提高了学生对道德教育和法治的兴趣。将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融入学生的积极生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对当前政治模式的理解以及对自己政治生活的理解。

(五)将本土文化融入板块化教学中

在初中九年级教育中建立道德和法治的教学过程,需要文化与教学的良好融合,以丰富教学。教师和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使得他们对初中生的道德和法治有了不同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当地文化中的道德和法治知识,更深入地解释这些知识,并在必要时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比如,在参与民主与生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地的政策开展教学。将当地的惠民政策真正融合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结束论:

初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首先传递对道德理论、生活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同时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与观念。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式影响着教学质量。采用板块化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充分学会基础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氛围,让政治学习更加的理论化、结构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张玲. 生活化思维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讨[J]. 新作文:教研,2020(1):0238-0238.

[2]王晓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16):P.91-91.

[3]张蓉.以生为本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 学苑教育,2017,000(004):P.96-96.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运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