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主要病原菌观察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回顾性分析
2021-08-02候春霞孟梦郭利彩
候春霞,孟梦,郭利彩
(鹤壁市京立医院 检验科,河南 鹤壁 458030)
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染性肠道疾病,发生率较高,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发育及生长障碍,是儿童(5 岁以下)重要死亡原因[1]。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因感染性腹泻死亡患儿约为380 万/年,在同龄儿童死亡病因中占比约为30%[2]。因此加强临床防治工作极为重要。引发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较多,如衣原体、真菌、病毒、细菌,且不同年龄、生活习惯、地区、季节患儿肠道菌群、病原菌谱亦有明显差异,从而会增加防治难度[3]。故积极探讨感染性腹泻患儿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变迁状况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回顾性选取鹤壁市京立医院感染性腹泻患儿150例,通过分析其粪便中病原菌构成及抗菌药耐药性,旨在为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提供理论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15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65例女,85例男,年龄8 个月~7 岁,平均(3.65±1.29)岁,病程1 ~5 d,平均(2.74±0.59) d,体质量指数(BMI)18 ~22 kg/m2,平均(20.24±0.68) kg/m2。
纳入标准:符合《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4]中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排便频率增加,≥2 次/d,且大便性状改变,可见水样便、稀便、血便或脓血便;伴有肛门不适、排便急迫、大便失禁症状;患儿病案、粪便细菌学培养、药敏试验、实验室检查结果完整。
排除标准:病毒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心、肾、肝、肺等严重器质性病变;免疫系统疾病、先天性疾病;伴有其他感染或入组前抗感染治疗史。
1.2 方法
试剂、仪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德国Bruker 公司,MALDI-TOF MS);SS 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TCBS 琼脂平板由英国OXOID 公司提供;碱性蛋白胨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公司: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
细菌分离、鉴定:取粪便标本,接种至TCBS 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培养基、SS 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培养18 ~24 h(35℃),以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配套试剂盒及药敏综合反应板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以K-B 法实施药敏试验,采用多种抗菌药对不同病原菌实施药敏分析,根据CLSI(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 标准判读结果,并出具报告。
1.3 观察指标
(1) 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2) 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包括B 群福氏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植生克雷伯菌、柠檬酸杆菌。(3)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包括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铅黄肠球菌。
2 结 果
2.1 病原菌分布
150例患儿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出132 株病原菌,其中83 株革兰阴性菌,占比为62.88%;39 株革兰阳性菌,占比为29.55%;10 株真菌,占比为7.58%。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
2.2 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B 群福氏志贺菌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于80.00%,对亚胺培南无耐药性;鼠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高达100.00%,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 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均为11.11%;植生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00%;柠檬酸杆菌对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在70.00%以上,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见表2。
表2 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2.3 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
铅黄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罗米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耐药率高于6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罗米沙星、红霉素耐药率大于70%,而粪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为90.91%;但三者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见表3。
表3 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
3 讨 论
感染性腹泻为儿科多发疾病,常见于6 个月~3 岁幼儿,发生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5]。由于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防御能力较弱,极易引发呕吐、腹泻,若未及时控制,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可诱发休克,严重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及生命健康。故强化腹泻防治十分关键。
感染性腹泻病原菌菌谱较广,且随时间推移病原菌谱会逐渐变迁。故加强病原菌菌谱监测有重要作用。胡玲等[6]研究指出,革兰阴性菌是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构成比为86.89%,其中排名前3 位分别为沙门菌属(31.15%)、志贺菌属(24.59%)、弧菌属(18.03%)。本研究显示,15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出132 株病原菌,包括83 株(62.88%) 革兰阴性菌、39株(29.55%) 革兰阳性菌,10 株(7.58%) 真菌,其中前2 位致病菌分别是B 群福氏志贺菌(24.24%)、屎肠球菌(11.36%),与上述研究不同。分析原因可能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医疗机构感染防治差异有关。因此临床需积极监测本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菌谱变迁,以进行针对性防治。
抗菌药物是感染性腹泻有效治疗手段,但若未合理使用可增加致病菌耐药性,加大治疗难度。另外临床实践表明,抗菌药使用与病原菌实际构成、药敏试验结果差异越大,效果越差,不仅影响病情控制,且不利于患儿营养吸收及正常发育[7-8]。故明确病原菌构成同时,还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以提高疗效。
本研究发现,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而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罗米沙星、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提示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氯霉素、罗米沙星、红霉素不宜作为感染性腹泻首选治疗药物,而针对B 群福氏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植生克雷伯菌、柠檬酸杆菌感染宜采用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治疗,针对铅黄肠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感染宜选择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另外本研究后续未分析采用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等高效敏感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仍有不足之处,尚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感染性腹泻患儿致病菌种类繁多,且各致病菌耐药性不同,故临床需积极监测病菌均分布及抗菌药耐药性,以合理使用抗菌药,增强疾病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