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知信行现状研究

2021-07-31霍冠南王星月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态度科普研究生

肖 羽,霍冠南,李 卡,王星月*,伍 艳

(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020年1月,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1]。同期,教育部部署高校做好学生的流行病学史和身心健康情况摸排,落实健康监测、生活保障、心理关怀、思想引导和健康教育工作[2]。对医学研究生开展流行病学史调查是落实高校学生健康监测的基础,同时,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提高医学研究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医疗后备役队伍的必要途径。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坚守临床工作岗位的医学研究生,既要鼓励其在国家危难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勇担医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更要关注其面临疫情产生的情绪和应激反应,采取合理可行的心理关怀、思想引导和健康教育措施。

目前,研究学者围绕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诊疗方案、应急防控和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探讨,为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提供经验。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梳理防治教育内容需求要点,为提高医学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实证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四川省某高校全日制医学研究生。纳入标准:全日制医学在读研究生。排除标准:非全日制研究生;学籍异动研究生;拒绝参加调查的研究生;重复问卷;无效问卷。共收回71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73份,有效应答率为94.52%。

1.2 研究方法

问卷设计阶段:在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查阅相关研究基础上制定问卷[3-5]。问卷内容包括:(1)认知:疾病特征、疾病预防、疾病诊疗;(2)态度:态度体验、情绪感受、应激反应、适应情况、心理调适;(3)行为:风险防范、防护措施、健康宣教。采用等级评分法进行逐级赋分,其中认知3题(15分)、态度10题(50分)、行为7题(35分),总分100分。问卷调查阶段:结合调查对象特点确定可行的抽样方法,运用问卷星进行在线调查,遵循知情同意和隐私原则,通过告知、密码、必答题、答题时效等设置,保证有效回收率和调查质量。数据整理分析过程中,详细检查数据以发现和更正错误,严格清理数据,排除无效和重复问卷。问卷克隆巴赫系数α为0.799,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问卷结构效度,KMO值0.775,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水平(P<0.01),解释了总变异的73.759%。结果表明,此研究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及效度。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根据资料类型以等级资料为主的特点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信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秩和检验、相关分析。第一步,对调查对象知信行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第二步,以认知为因变量,以对新冠肺炎的态度及行为为自变量,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差异分析,分析不同认知水平下态度及行为的差异。第三步,以态度为因变量,以对新冠肺炎采取的行为为自变量,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差异分析,分析不同态度时行为的差异。第四步,对认知、态度、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表明变量正相关,r<0表明变量负相关,|r|越接近1表明变量相关关系越密切。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纳入硕士研究生462名(68.65%),博士研究生211名(31.35%);学术学位研究生162名(24.07%),专业学位研究生511名(75.93%),具体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2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知信行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见表2),在新冠肺炎防治的认知方面:疾病特征、疾病预防、疾病诊疗分值均远高于理论中值;在新冠肺炎防治的态度方面:态度体验、应激反应、情绪感受、适应情况、心理调适中,仅应激反应略低于理论中值;在新冠肺炎防控的行为方面:风险防范、防护措施、健康宣教分值均远高于理论中值。总体来看,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认知、态度、行为分值分别为(12.30±1.94)分、(34.10±5.48)分、(33.88±1.91)分,总分为(80.28±6.98)分。

表2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知信行评分情况(±s,分)

表2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知信行评分情况(±s,分)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认知12.30±1.94态度34.10±5.48疾病特征疾病预防疾病诊疗态度体验情绪感受应激反应4.15±0.68 4.24±0.65 3.91±0.80 4.32±0.72 3.86±1.01 7.18±1.75适应情况14.30±3.63行为33.88±1.91心理调适风险防范4.44±0.75 24.64±1.56防护措施4.15±0.68 4.24±0.65 3.91±0.80 4.32±0.72 3.86±1.01 2.29±0.62 2.48±0.69 2.41±0.65 3.69±1.04 3.34±1.13 3.51±1.03 3.77±0.95 4.44±0.75 4.97±0.38 4.97±0.38 4.90±0.71 4.93±0.57 4.87±0.81 4.69±0.56健康宣教4.69±0.56 4.55±0.66对新冠肺炎疾病特征了解程度对新冠肺炎预防和防护了解程度对新冠肺炎诊疗了解程度对新冠肺炎的防治信心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带来恐慌、焦虑或抑郁等情绪对疫情进展关注程度对身体状况变化关注程度对居住环境关注程度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心理调适能力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旅行史或居住史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接触史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武汉市及周边地区返乡人员接触史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出行史坚持佩戴口罩、居家隔离、开窗通风、洗手消毒等防护措施践行医学生誓言,开展科普宣教或以身作则进行规劝4.55±0.66总分80.28±6.98

2.3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知信行差异分析

以新冠肺炎防治认知的三级指标分值3分作为分组界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比较不同认知水平下态度和行为的组间差异,见表3。由表3可见(表中仅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条目):以疾病特征、疾病预防、疾病诊疗为分组指标,防治信心、情绪、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心理调适能力、防护措施、科普宣教行为评分均值均存在组间差异(P<0.05或P<0.01)。

表3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认知与态度、行为差异分析(±s,分)

表3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认知与态度、行为差异分析(±s,分)

分组 界值(3分)疾病特征了解程度评分均值 P疾病预防了解程度评分均值P疾病诊疗了解程度评分均值P防治信心<0.001<0.001情绪<0.0010.023睡眠情况<0.0010.010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心理调适能力防护措施<0.001<0.001<0.001<0.001 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3≤3>3≤3>3≤3>3≤3>3≤3>3≤3>3≤3>3≤3>3≤3 4.43±0.64 3.70±0.81 3.92±1.00 3.50±0.94 3.76±1.02 3.27±1.04 3.40±1.12 2.95±1.07 3.56±1.03 3.19±0.98 3.84±0.92 3.36±0.96 4.49±0.71 4.13±0.84 4.74±0.50 4.39±0.71 4.62±0.61 4.14±0.72<0.001 0.025 0.006 0.002<0.001<0.001<0.001科普宣教行为<0.001 4.42±0.64 3.50±0.77 3.92±1.00 3.34±0.92 3.76±1.02 3.05±0.98 3.40±1.13 2.81±0.95 3.56±1.03 3.01±0.92 3.84±0.92 3.16±0.91 4.50±0.71 3.96±0.86 4.73±0.50 4.32±0.75 4.61±0.62 4.06±0.72<0.001 4.48±0.60 3.87±0.81 3.91±1.03 3.71±0.92 3.75±1.03 3.51±1.04 3.43±1.11 3.08±1.14 3.55±1.02 3.35±1.05 3.83±0.92 3.60±0.98 4.49±0.72 4.28±0.79 4.76±0.47 4.48±0.69 4.66±0.57 4.22±0.74<0.001

以医学研究生对于新冠肺炎防治态度的三级指标评分值3分作为分组界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比较不同认知水平下态度和行为的组间差异,见表4。由表4可见(表中仅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条目):以防治信心为分组指标,情绪、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心理调适能力、防护措施、科普宣教行为评分均值存在组间差异(P<0.001);以情绪为分组指标,防治信心、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心理调适能力、防护措施、科普宣教行为评分均值存在组间差异(P<0.05);以心理调适能力为分组指标,防治信心、情绪、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防护措施、科普宣教行为评分均值存在组间差异(P<0.001)。

表4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态度与行为差异分析(±s,分)

表4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态度与行为差异分析(±s,分)

分组 界值(3分)防治信心评分均值 P情绪评分均值P心理调适能力评分均值P防治信心---4.46±0.62 4.04±0.80情绪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0.001<0.001-->3≤3>3≤3>3≤3>3≤3>3≤3>3≤3>3≤3>3≤3>3≤3 3.94±1.00 3.29±0.88 3.75±1.03 3.25±1.03 3.41±1.11 2.78±1.07 3.57±1.01 2.98±1.04 3.85±0.91 3.21±0.99 4.50±0.70 3.98±0.85 4.73±0.52 4.40±0.69 4.61±0.61 4.07±0.75<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记忆力心理调适能力<0.001<0.001 4.37±0.67 3.88±0.86 3.99±0.95 2.84±0.80 3.80±1.00 2.80±0.91 3.44±1.11 2.53±0.86 3.63±0.98 2.48±0.83 3.90±0.87 2.71±0.82<0.001--3.97±0.95 3.12±0.99 3.60±1.09 2.81±1.01 3.80±0.93 2.90±0.95 4.05±0.83 3.20±0.90 4.66±0.53 3.99±0.88 4.74±0.48 4.57±0.66 4.60±0.59 4.45±0.75-防护措施<0.001<0.001<0.001科普宣教行为<0.001<0.001<0.0010.009 4.73±0.51 4.34±0.71 4.59±0.63 4.23±0.71<0.001

2.4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知信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对新冠肺炎防治的认知与态度、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从认知来看,医学研究生对于新冠肺炎疾病特征了解程度与疾病预防了解程度、疾病诊疗了解程度的相关系数r值在0.714~0.813之间,呈高度正向相关(P<0.001);从认知与态度来看,医学研究生对于新冠肺炎疾病特征、疾病预防、疾病诊疗的了解程度与防治信心的相关系数r值在0.451~0.495之间,呈中等程度正向相关(P<0.001);从认知与行为来看,新冠肺炎疾病特征、疾病预防、疾病诊疗的了解程度与医学研究生采取防护措施和科普宣教行为的相关系数r值在0.240~0.376之间,呈一般程度正向相关(P<0.001)。具体见表5(表中仅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条目)。

表5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认知与态度、行为相关分析

对新冠肺炎防治的态度与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医学研究生对于新冠肺炎的防治信心与采取的防护措施和科普宣教行为的相关系数r值在0.314~0.355之间,呈一般程度正向相关(P<0.001);医学研究生的情绪与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心理调适能力的相关系数r值在0.378~0.468之间,呈中等程度正向相关(P<0.001);医学研究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与情绪、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的相关系数r值在0.395~0.496之间,呈中等程度正向相关(P<0.001)。具体见表6(表中仅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条目)。

表6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态度与行为相关分析

3 讨论

3.1 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知信行水平较高

调查对象总体评分为(80.28±6.98)分,表明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知信行水平较高,与公众新冠肺炎防治的知信行情况基本一致[6-8]。在认知方面:医学研究生对于疾病预防认知水平最高,对于疾病诊疗的了解还需进一步深入。董书等[9]对医护人员的调查也呈现这一特点,提示加强医学研究生对于传染病知识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态度方面:由于认知水平较高,因此医学研究生防治信心比较积极,情绪感受较为平稳;但在疫情爆发期间部分医学研究生出现过度关注疫情进展和身体变化及居住环境等应激反应,睡眠、饮食、记忆力、专注度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梅俊华、郭磊、江霞等[5,10-11]的研究也表明,公众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障碍,面临高风险、高强度工作的医护人员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躯体化和心理障碍,提醒高等院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应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基础上进一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面临医源性感染风险的医学研究生。在行为方面:医学研究生风险防范行为评分均值接近5分,表现为自觉规避流行病学高危行为和风险因素,张凤英等[12]的调查提出这与国家政策到位、院校教育管理落实到位、医学研究生意识到位息息相关;同时,医学研究生在防护措施和健康宣教方面表现较佳,结合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积极开展科普宣教或以身作则进行规劝,发挥科学传播者和健康守护者的作用。

3.2 认知差异伴随心理状态和适应行为差异

比较不同认知水平下态度和行为的组间差异发现,不同认知水平下,防治信心、情绪、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心理调适能力、防护措施、科普宣教行为均存在组间差异(P<0.05或P<0.01):在态度方面,医学研究生对于新冠肺炎的防治信心组间差异最大(0.61~0.92分),陈苏红等[13]的研究同样表明公众对于新冠肺炎认知水平不同产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在行为方面,医学研究生科普宣教行为组间差异最大(0.44~0.55分)。以上结果提示新冠肺炎防治的认知水平是引发态度和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比较医学研究生对新冠肺炎的态度和行为的组间差异发现,所持态度不同时,防治信心、情绪、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心理调适能力、防护措施、科普宣教行为均存在组间差异(P<0.001):防治信心程度不同呈现的情绪差异分值最高,为0.65分;不同情绪呈现出专注度差异分值最高,为0.90分;心理调适能力的不同呈现出记忆力差异分值最高,为1.19分。结果提示,新冠肺炎防治的认知水平差异带来防治信心的差异,进一步造成医学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差异,与钞秋玲等[14]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调查呈现相同的特点。

3.3 认知是态度和行为的正向影响因素

通过对新冠肺炎防治的认知与态度、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在认知方面,医学研究生对于新冠肺炎疾病特征、疾病预防、疾病诊疗的了解程度呈高度正向相关(P<0.001),与罗琳等[15]在疫情期间对公众的调查结果一致,提示疾病特征、疾病预防和疾病诊疗知识均是开展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防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认知与态度来看,医学研究生对于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与防治信心呈中等程度正向相关(P<0.001);从认知与行为来看,医学研究生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与采取防护措施和科普宣教行为呈一般程度正向相关(P<0.001)。以上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越高,医学研究生的防治信心、防护措施和科普宣教行为越好。从态度与行为来看,医学研究生对于新冠肺炎的防治信心与采取的防护措施和科普宣教行为呈一般程度正向相关(P<0.001);医学研究生的情绪与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心理调适能力呈中等程度正向相关(P<0.001);医学研究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与情绪、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专注度、记忆力呈中等程度正向相关(P<0.001),Zhang J等[16]对公众展开的调查也发现疫情激发恐慌、焦虑、抑郁等情绪并带来适应困难和应激反应,应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更高的自我调适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疫情期间日常生活学习剧烈的变化,还应注重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以帮助医学研究生应对疫情带来的强烈身心影响。

4 建议

4.1 加强新冠肺炎诊疗知识教育

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对新冠肺炎的疾病特征和疾病预防知识认知比较完备,需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诊疗知识教育。首先,应着力增加医学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在传染病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相关课程学习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科学研究进展,进行病案学习、病例讨论和国家诊疗方案的实时学习。其次,注重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提升医学研究生实践技能,医院感染防控部门展开全员培训、临床科室进行防护实操演练、隔离病房开展现场示范教学,结合定期模拟训练考核,确保医学研究生准确掌握防护技能,普通科室医学研究生着重掌握流行病学首诊的问诊内容和发热门诊转诊流程,感染、呼吸、重症、检验、影像等重点科室医学研究生应全面掌握临床诊断标准、并发症、临床用药、医学护理、生命支持、预后等诊疗技能。最后,医学研究生作为医学研究队伍的重要力量,潜心投入科研攻关十分必要,一是通过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平台,运用大数据建模技术,研判疫情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展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二是开展传染病爆发应急响应的临床研究,通过病例报告了解疾病病程,开展队列研究,总结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药物和疫苗临床试验,以开发新的诊疗手段,运用循证医学验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关键科学问题作为研究攻关方向,积极参与科技攻关专项课题。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临床实践为储备、科研攻关成果为突破,引领医学研究生逐步成长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4.2 发挥认知能动性调适心理状态和行为

关注医学研究生面对疫情的情绪状态,教授积极应对冲突和压力的方法,帮助其增强心理韧性,以更好地适应疫情期间学习生活变化。首先,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知觉压力量表、睡眠质量量表等开展专项在线测评,帮助医学研究生了解自身心理健康情况,组织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健康指导手册》[17],掌握管理不良情绪的知识和方法;心理测评识别存在高危风险的医学研究生通过在线心理援助进行危机干预,教授其正念减压、腹式呼吸、蝴蝶拍技术等放松技巧,帮助学生克服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和躯体化等症状,减轻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负面影响。其次,关注医学研究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参与临床工作前,进行预防性交谈,强化自我认同感和职业使命感,提升自我心理防御能力;临床工作中,尽量提供充分的睡眠和饮食保障,开展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引导医疗团队成员相互给予积极心理暗示,尽量保持家庭成员的沟通和外界社会的支持,以应对高伤亡事件和过度消耗引发的职业倦怠感;发生应激症状时,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并由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运用保险箱技术、左右脑对话法等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最后,医学研究生还应学习心理护理知识,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学习有效倾听、充分共情、言语和非言语沟通及稳定情绪等技术,帮助患者应对恐慌、焦虑、自责、内疚、抑郁、绝望等情绪,在保持患者情绪稳定的基础上,提高诊疗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学习认知和行为干预技巧,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对抗新冠肺炎的信心与勇气;掌握心理护理技巧,如无害化宣泄、叙事疗法、分享沉思等方法,帮助康复期患者治愈心理创伤。

4.3 积极态度引领健康守护者行为示范

医学研究生对于新冠肺炎防治的态度显著影响其健康行为,应积极引导其坚定信念,成为积极传播疫情防治知识和实践防控指南的健康守护者。首先,党和国家的宣传工作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环节,权威媒体及时公布防控进展以消除谣言、鼓舞人心、凝聚士气和争取支持,引导学生远离不良信息,避免恐慌蔓延,营造正能量的社会氛围。其次,导师作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有医务工作者和教师双重身份,通过在线授课传授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和技能,提高医学研究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岗位胜任力,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医学研究生力所能及参与在线健康咨询服务、进行防护知识宣教、参加远程会诊、学习个案诊疗、投身科研攻关,奉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发挥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的医学研究生榜样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谣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护者。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医学研究生主动申请支援高风险地区和临床科室,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践行医学生誓言,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鼓舞医学研究生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防控做贡献。

猜你喜欢

态度科普研究生
科普达人养成记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科普漫画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