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2021-07-30马荣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0期
关键词:骨板肱骨肩关节

马荣州

(河南省汝州市骨科医院创伤骨科 汝州467599)

肱骨近端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在全身性骨折中发病率约5%,若未得到有效处理,易引发肩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健康和日常生活[1~3]。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为临床常用方法,但固定稳定性欠佳,易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钢板为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新趋势,不仅保留传统固定系统解剖设计,同时对肱骨头螺钉锁定方向进行改善,有效提高了固定力学稳定性。本研究对汝州市骨科医院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HILOS钢板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汝州市骨科医院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PHP组33例和PHILOS组35例。LPHP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0.82±5.03)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2.27±0.31)d;Neer分型:2部分骨折8例,3部分骨折13例,4部分骨折12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4例,外伤后跌倒4例,砸伤5例,高处坠落8例,其他原因2例。PHILOS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1.75±6.27)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2.40±0.35)d;Neer分型:2部分骨折7例,3部分骨折15例,4部分骨折13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3例,外伤后跌倒5例,砸伤7例,高处坠落7例,其他原因3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病程、Neer分型)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经X线片检查及临床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符合手术适应证;无血管神经损伤;无血液系统疾病。(2)排除标准:伴有影响骨折正常愈合的疾病者;病理性骨折者;开放性骨折者;凝血机制紊乱或活动性内出血者;骨折后存在神经血管损伤者;既往有肩关节疾病史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行为异常者。

1.3 手术方法

1.3.1 LPHP组 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取沙滩椅位,入路为三角肌、胸大肌间隙,骨折端充分显露,C臂透视引导,复位骨折,骨缺损部位植入人工骨修复,对于粉碎性骨折或骨质严重缺损者,采取自体髂骨植骨支撑,肱骨远端、近端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于肱骨近端外侧置入长度合适的LPHP接骨板,将其置于肱骨大结节顶端下方5~8 mm,结节间沟后方约5~10 mm处,远端、近端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使用锁定螺钉将其固定于肱骨近端,注意螺钉不得穿过关节面,远端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数枚锁定螺钉和1枚皮质骨螺钉固定,检查明确固定复位情况,若骨折端粉碎则留置克氏针,剪断针尾,并将针尾折弯,常规缝合。

1.3.2 PHILOS组 采用PHILOS钢板固定。取沙滩椅位,入路仍为三角肌、胸大肌间隙,骨折端充分显露,C臂透视引导,复位骨折,骨缺损部位植入人工骨修复,对于粉碎性骨折或骨质严重缺损者,采取自体髂骨植骨支撑,肱骨远端、近端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于肱骨近端外侧置入长度合适的PHILOS接骨板,将其置于肱骨大结节顶端下方5~8 mm,结节间沟后方约5~10 mm处,钢板缝合孔内预置不可吸收缝合线,接骨板行克氏针临时固定,钻头导向器对近侧端行钻孔、测深,使用合适锁定螺钉依照各个锁定孔不同方向拧入,注意螺钉不得穿过关节面,远端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数枚锁定螺钉和1枚皮质骨螺钉固定,如存在肩袖损伤情况,可通过缝合孔内不可吸收缝合线行肩袖修补,还可通过接骨板上的缝合孔将附着于肱骨大小结节肩袖肌腱进行缝合,帮助固定移位的肱骨大小结节骨折,冲洗伤口,检查固定复位情况,缝合。

1.3.3 术后处理 两组均予以抗生素、患肢悬吊保护、功能锻炼指导等常规干预。

1.4 观察指标(1)围术期情况,记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2)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术前、术后4周、术后12周肩关节功能,总分100分,其中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评分越高,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3)统计两组并发症(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螺钉切割、内翻畸形)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取Bartlett方差齐性检验与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均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近似服从正态布,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 PHILOS组术中出血量较LPHP组少,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较LPHP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s)

骨折愈合时间(月)PHILOS组LPHP组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天数(d)35 33 t P 64.28±7.96 84.15±10.07 9.054<0.001 195.64±38.16 261.78±43.91 6.641<0.001 6.51±1.30 9.72±3.08 5.657<0.001 2.37±0.35 3.80±0.42 15.287<0.001

2.2 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周、术后12周PHILOS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较LPHP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术前 术后4周 术后12周PHILOS组LPHP组35 33 t P 67.12±6.07 65.39±5.84 1.196 0.236 78.13±5.07 72.94±5.69 3.976<0.001 93.71±3.06 84.06±4.19 10.891<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PHILOS组出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1例,螺钉切割2例;LPHP组出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1例,螺钉切割2例,内翻畸形2例。PHILOS组并发症发生率8.57%(3/35)与LPHP组15.15%(5/33)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216,P=0.642)。

3 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肱骨近端骨折主要采用复位、固定方法治疗,LPHP内固定治疗虽能复位骨折,并具有一定固定效果,但在促使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中整体效果无法达到临床预期需求[4]。

PHILOS钢板为新型复位固定治疗方法,是基于生物学固定理念基础上形成的,将肱骨局部解剖特性和生物力学特征结合,在不破坏骨骼生理结构前提下更加重视生物学特点,对提高临床效果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PHILOS钢板治疗,结果显示,PHILOS组术中出血量较LPHP组少,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LPHP组短(P<0.05),与雷志雄等[5]研究结果一致,充分证实该术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骨折愈合。PHILOS钢板治疗解剖设计、帖服性、稳定性较好,可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通过接骨板行骨折复位,无须过度剥离软组织、骨膜,可保护肱骨头血供影响,锁定模式能进一步保护骨折块、骨膜血供,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且锁定模式可避免出现再次移位,锁定螺钉可通过多方向、多角度固定肱骨头,拉抗力、锚合力较好,能避免内固定松动,可促使骨折愈合;接骨板上的缝合孔有利于肩袖损伤的修补固定及小骨块的固定[6~7]。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4周、术后12周PHILOS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较LPHP组高(P<0.05),表明PHILOS钢板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PHILOS系统螺钉角度、锁定设计能防止退钉,加强肱骨头支撑力,促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恢复肩关节功能。本研究还发现,PHILOS钢板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具有一定安全性。

此外,PHILOS钢板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1)钢板放置最佳位置为肱骨大结节顶端下方5~8 mm,并经肱骨干轴线,稍微偏向结节间沟后方5~10 mm处,若钢板放置贴近近端,可能会撞击肩峰,影响固定效果及肩关节功能恢复;若放置过于偏前,可能对肱二头肌长头腱造成一定影响。(2)选取大小长度合适的螺钉,否则螺钉过长会穿过肱骨头进入关节腔,导致盂肱关节软骨受损,反之则会降低把持力[8]。综上所述,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骨板肱骨肩关节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基于ABAQUS 的金属接骨板典型样品数值模拟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基于平均化骨骼模型的接骨板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