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硅纳米颗粒负载氟尿嘧啶用于肝癌和乳腺癌治疗的研究
2021-07-29宋洋钟克力
宋洋,钟克力
近些年,全球生态环境被不断破坏,使得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肿瘤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的死亡率已成为医学界的难题。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是化疗、手术、放疗等。传统化疗容易使体内产生耐药性,以及化疗药物本身也具有毒副作用,严重制约其临床的应用[1-4]。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纳米载药系统也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化疗,纳米载药系统主要将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内部,减少药物与正常细胞的接触,降低了毒副作用,以及纳米颗粒与生物组织的相容性也有利于肿瘤治疗[5-8]。因此,设计高负载量,低毒性的纳米载药系统是目前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众多纳米载药颗粒中,介孔硅纳米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吸引大量科研工作者的关注[9,10]。MSN具有粒径分布均一、水溶性良好、大孔容积等优势。MSN可以在孔道内负载各种荧光材料、化疗药物、蛋白,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11-14]。因此,MSN作为优良的纳米载体,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治疗等纳米医学领域。5-FU作为一种广谱抗癌药在临床得到应用,但是长期使用可以引起神经毒性等副作用[15-18],因此怎样合理使用5-FU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题中,我们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硅纳米颗粒,然后负载抗肿瘤药物5-FU(MSN@5-FU),通过各种表征手段来检测5-FU的负载情况,最后,我们使用肝癌和乳腺癌细胞来验证MSN@5-FU的抗肿瘤治疗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原硅酸四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上海阿拉丁试剂公司);乙醇、三乙醇胺、盐酸、甲醇、碳酸钠、盐酸(国药试剂有限公司),高糖培养基(DMEM,碧云天公司)、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碧云天公司);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碧云天公司);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1.2 仪器
JEM-2100HR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JEOL公司);UVmini-124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粒度仪Mastersize 2000(英国马尔文公司);JSM-636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JEOL公司);多标记微孔板检测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冷冻干燥箱(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MSN@5-FU的制备和载药量
称取CTAB 2.00 g和三乙醇胺80 mg于10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 mL去离子水中,冷凝回流,快速磁力搅拌1 h后逐滴加入1 mL TEOS,于90℃快速磁力搅拌反应1 h,得到介孔硅微球。将上述反应产物离心洗涤1次后,加入40 mL甲醇和2 mL浓盐酸于150 mL圆底烧瓶中,接上冷凝回流装置,缓慢磁力搅拌于50℃进行酸醇回流除去模板剂CTAB,反应12 h后更换酸醇回流液后继续除模板反应,重复3次后将产品进行离心洗涤3次,即得到MSN。
称取6 mg MSN加入一定量的5-FU溶液和2 mL PBS缓慢磁力搅拌24 h后用H2O离心洗涤6次,即得到MSN@5-FU,将全部洗涤液收集后进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265 nm处吸光度值,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溶液中5-FU的浓度,通过前后计算出MSN@5-FU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1.4 MSN@5-FU的体外释放实验
将5 mg MSN@5-FU分别加入pH 7.4和pH 5.0的PBS 4 mL,置于37℃恒温摇床中以120 r/min的速率持续振摇,在搅拌0、2、4、6、8、12、24和36 h 10000 r/min离心5 min取出上清液1 mL后再加入1 mL PBS继续振摇。并将取出的液体进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在265 nm处吸光度值,并计算溶液中5-FU浓度。
1.5 肿瘤细胞培养
将4T1(乳腺癌细胞)和HepG2(肝癌细胞)细胞在含有10%胎牛血清和1%双抗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37℃,5%CO2),每两天更换一次培养基,肿瘤细胞通过消化作用进行传代培养。
1.6 RAW 264.7细胞培养
RAW 264.7细胞在含10%的新生小牛血清及100 IU/mL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高糖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箱培养条件设定为5%CO2,37℃,隔天换液,每日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待RAW264.7细胞生长至70%~80%融合度时,弃去旧的细胞培养液,并用PBS洗涤细胞2次,加入0.25%的胰蛋白酶,弃去消化液,立即加入含10%血清的细胞培养液终止消化,调整细胞至合适密度后接种于新的培养皿中,置于5%CO2,37℃培养箱中培养。
1.7 细胞存活率实验
将两种肿瘤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培养24 h后,加入刚配制的含有MSN@5-FU纳米粒子的悬液,粒子中5-FU浓度分别0.5、1.0、1.5、2.0、2.5和3.0μg/mL,再继续培养48 h后,加入20μL MTT(5 mg/mL),37℃,5%CO2条件下继续培养4 h。小心吸出上清液后每孔加入0.5 mL PBS洗涤后每孔加入1 mL DMSO,轻轻振摇5 min,用多标记微孔板检测仪在570 nm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值。MSN的细胞存活率实验类似于上述实验过程。
2 结果
2.1 MSN电镜表征
如图1所示,从透射电镜图中可以看出,制备的MSN分布大量的介孔孔道,且孔道均匀分布,孔径大小相近,可以作为载药的纳米载体。此外,从扫描电镜图中可以看出,制备的MSN大小均一,近似球形,结构规整,粒径分布在120 nm左右。
图1 透射电镜图(A)标尺=50 nm,扫描电镜图(B)标尺=200 nm
2.2 MSN@5-FU粒度仪表征
我们利用粒度仪分别表征载药前后,纳米颗粒粒径变化情况。如图2a所示,载药前后MSN和MSN@5-FU的水合动力学直径没有明显变化,大小在135 nm左右,这个结果和前面的电镜结果相匹配。此外,我们还分析了MSN和MSN@5-FU在稳定性,利用粒度仪检测15天内,二者的粒径变化情况。从图2b中可以看出,MSN和MSN@5-FU在15天内,粒径大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制备的材料是优良的纳米载药载体。
图2 MSN和MSN@5-FU粒度仪表征
2.3 MSN@5-FU载药量和包封率
实验分别从载药时间和投料比两个方面来研究MSN@5-FU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如图3所示,最佳的载药时间为24 h,当MSN:5-FU=2:1时,其载药量13.6%,包封率为32.3%。上述结果说明MSN@5-FU具有良好的载药能力。
图3 不同时间与投料比下的MSN负载5-FU的载药量与包封率
2.4 体外5-FU累积释放实验
实验利用pH=7.4和pH=5.0两种PBS分别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和肿瘤微酸环境。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MSN@5-FU在pH=5.0的PBS条件下,其累计释放量最高可以达到72%,而在pH=7.4的PBS条件下,其最高值不到40%,上述结果说明MSN@5-FU在肿瘤微环境中有利于5-FU的释放。此外,在pH=5.0 PBS条件下,MSN@5-FU在12 h后释放量才达到平台期,而在pH=7.4条件下,4 h左右就达到了一个平台期。结果表明,在肿瘤微环境下,有利于MSN@5-FU实现缓释。
图4 不同p H MSN@5-FU的体外释放动力学曲线
2.5 MSN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材料应用到细胞实验中,需要考虑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19]。实验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MSN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实验中MSN的浓度区间为0~200μg/mL。实验结果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MSN浓度为50μg/mL时,MSN处理的RAW 264.7细胞,其细胞存活率接近100%,几乎没有凋亡。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细胞存活率也没有明显下降。MSN浓度达到200μg/mL时,细胞存活率仍在90%以上。上述结果表明MSN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毒性,对正常细胞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是一种优良的纳米载药载体。
图5 不同浓度MSN的细胞毒性结果
2.6 肿瘤细胞抑制增长实验
实验采用乳腺癌细胞(4T1)和肝癌细胞(HepG2)进行MSN@5-FU抗肿瘤实验。利用MTT法考察不同浓度的MSN@5-FU对两种肿瘤细胞的增长抑制情况。如图6所示,在5-FU浓度为3μg/mL时,MSN@5-FU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8.2%(4T1)和16.6%(HepG2)。此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在5-FU浓度为0.5μg/mL时,MSN@5-FU对4T1和HepG2同样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抑制效果越来越明显。上述结果说明MSN@5-FU对两种肿瘤细胞都有优良的抑制增殖能力,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并且具备进行活体实验的潜力。
图6 4T1细胞(a)和Hep G2细胞(b)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3 讨论
本实验设计了MSN负载5-FU的纳米载药系统用于肝癌和乳腺癌的抗肿瘤实验。首先合成了纳米级的MSN材料,通过电镜照片,可以发现材料形貌规整,粒径大小分布均一,孔径分布清晰,孔道完整,并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便宜,适宜进行大批量生产。合成的MSN@5-FU可以稳定存在,并且MSN:5-FU=2:1时,其载药量13.6%,包封率为32.3%。在肿瘤微环境的pH下,可以大量释放5-FU,并且可以达到缓释的效果。研究发现,MSN@5-FU具有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可以忽略不计。最后,使用两种肿瘤细胞来评估MSN@5-FU的抗肿瘤活性,发现其具有优良的抗肿瘤能力,未来具有解决化疗药物耐药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