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契约式班级管理的实践反思
2021-07-28张巍王涛
张巍 王涛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校契约式班级管理的价值,然后给出了具体的构建方案,并指出实施契约式班级管理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论文研究能够促进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契约式管理;心理契约;班级管理;反思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主要采取制度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部分中职学校甚至引入半军事化封闭管理的方式限制学生日常出行,或者对操行积分进行量化考核,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一言一行纳入到操行考核的范围,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动辄给予处分,更有甚者责令学生退学。这种僵化的量化管理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日常操行考核过于关注,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学生养成亦步亦趋、谨小慎微的性格,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僵硬的量化管理模式过于强调学生对学校的服从,虽然短期上确实能够纠正学生一些不好的习惯,但是从长远上来看,极度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管理理念上,量化管理模式更多的是强调学校对学生行为的管控,剥离了原本应存于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教师指导,不利于学生养成自律习惯,也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在这种管理理念下,学校与学生容易形成对立关系,双方缺乏交流的意识,容易将微小的矛盾积累成大问题,最终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因此,中职学校应当构建更为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将刚性的学校规章制度与柔性的学生自律公约相结合,以更加人文的方式,约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这种情况下实施契约式管理模式十分必要。
一、中职学校契约式班级管理的现实价值
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引入契约精神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一是有利于中职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该决定中对法治观念、契约精神、公序良俗等社会治理层面的内容作出重要部署。中职学校作为中国青年人才的重要摇篮,应当在实际工作中抓好对中央部署的贯彻落实。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对人才应当具备何种能力的期望也在不断变化。中职学校只有不断转变育才观念,将为社会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出色、法治观念浓郁、道德水准较高的新型复合人才作为办学的重要理念,才能够适应社会期望的变化。以往在中职学校中广泛存在的量化管理模式,不可避免的抑制了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打压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因此,构建新的管理模式是实现积极向上校园文化、提升学生自律能力和契约精神、培养新型复合人才的重要保障。
二是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主人翁意识。在学生进行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应当是该过程的主人翁,而在以往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取代了学生成为管理的发起者,学生则成为管理的对象。因此,有必要将契约精神带入班级管理模式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步入社会后,在没有外界监管的情况下,刻苦学习和认真工作的能力。
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可以预见,未来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尊崇良法善治的社会,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培育出一定的契约意识,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也有助于国家更好的构建法治社会,这也是中职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育摇篮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二、契约式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
只有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培育中职学生的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在学校作为上,应当将契约精神融入到课程体系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案等教育全过程,并在班级管理中引入契约精神的实质,只有让契约精神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环境,才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加强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
为了体现班级契约的庄严感,在草拟班级契约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的规定构建有关条款,在契约中体现师生的平等关系,弘扬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够保证契约能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为了体现班级契约的仪式感,教师应当采取座谈会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确定班级契约的实际条款,对学生提出疑虑的条款,做好解释说理工作,降低学生对班级契约的抵触情绪,获得全部学生的认可。在学生认可班级契约内容后,师生双方自愿签订契约,对双方的角色定位进行划分,对权利义务进行约定。
值得注意的是,班级契约作为正式契约,应当排除一些被心理契约所包含的内容。当一些规范被绝大多数学生认可接受时,比如上课不能聊天等,就不必要通过正式契约的条文来进行约束了。因为群体认可的契约往往才是最有约束力的,当上课聊天的学生感受到其他师生投来的不友好、不理解、难以置信的目光,自然能够感受到心理压力,也就不会在上课期间聊天了。所谓教育实际上就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改造,因此心理契约具有更为强大的作用,更能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进步。
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契约精神,更能够激发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糾正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管理质量和学生能力水平的齐头并进。
三、契约式班级管理运行效果及反思
笔者将契约式班级管理应用到所带班级中,通过实践发现,班级学生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强,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学校、院系担任学生会或社团的干部职务,相较于其他班级,本班考试成绩班级平均分优势明显。但是,笔者也发现采用契约式班级管理模式存在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需要注意班集体与学生在心理契约上的统一。因为心理契约是不成文的契约,是根据公众的一般认识所构建而成的,在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所差异,比如对晚上何时宿舍应该熄灯休息的问题,有的同学认为11点并不晚,而有的同学认为10点之后就属于熬夜。而心理契约并没有成文,有可能出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因认识不一致产生矛盾的情况,因此在班级契约中就要先行预估心理契约的范围及内容,将学生全部认可的心理契约之外的内容,纳入到班级契约中进行评判和考量。在班级契约的实行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心理活动的观察,及时引导不理解契约条文的学生,消除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让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遵守契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守约动力。
二是对违约责任如何追究。当师生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权利义务相适应的班级契约时,该契约自签订之时对包括教师在内的班集体产生约束力,一个具备效力且权威的契约才能够被全体师生广泛认可和遵守。但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学生违反契约规定的情形,对这种情形的处理是否妥当,事关班级契约能否继续执行。在发生违约责任时,应当在体现公正的基础上,鼓励班级多角色的人员参与,通过讨论或者公证的形式处理出现的违约事由。
对以上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还认为需要通过完善奖惩机制和执行程序来辅助班级契约的实行,确保班级契约的有效性、权威性、公正性。具体包括三点。
一是公开班级重大事务内容。对班级管理的重大事项要做到及时公开,比如推荐党员名额、贫困生评定原则、奖学金评比依据、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等,这些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一定要及时向班级传达,确保每一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认可。
二是畅通契约主体沟通渠道。班级契约在履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这时候就要加强班级各主体间的沟通,及时解决履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班级契约的内容。班级各主体包括教师、班干部以及普通学生。
三是严格执行契约约定。班级契约只有拥有权威性、约束力才能发挥长效长治的作用,而班级契约作为自治协议的一种,应当由更高层级的组织对契约管理进行监督,才能够发挥较好作用。可以向院系党支部发出申请,请求其作为班级契约管理监督者和违约责任追究者。
四、结束语
总之,契约管理模式是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一个创新。在实行班级契约式管理过程中,要将契约精神融入到执行全程中,针对不同群体的管理,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规则。
参考文献
[1]陈贤博.心理契约视角下的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J].职业教育研究,2020(07):52-56.
[2]陆志慧.建构“班级契约”——班级管理的应然追求[J].名师在线,2017(23):93-94.
[3]华南.心理契约:大学班级管理新境界[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5(0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