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洛他唑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MMPs和SOD水平的影响

2021-07-28陶思明郝璐璐周媛

当代医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西洛依帕司实验组

陶思明,郝璐璐,周媛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综合科,辽宁 大连 11608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即指在排除其他原因条件下,糖尿病患者发生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及体征。据有关数据统计[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60%~90%,约50%糖尿病患者于25年内会产生周围神经病变。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该病发生机理,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肢体深部刺痛、钝痛,痛温觉缺失,肢体麻木等感觉异常与运动障碍,可造成自主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损伤。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但无特效疗法,因此,需探寻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选取本院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西洛他唑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n=38)与实验组(n=37)。参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5~82岁,平均(68.25±2.18)岁;病程1~5年,平均(2.13±0.64)年;体重指数22~29 kg/m2,平均(26.18±1.23)kg/m2。实验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44~83岁,平均(68.17±2.26)岁;病程1~5年,平均(2.16±0.58)年,体重指数22~30 kg/m2,平均(26.23±2.04)kg/m2。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中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且满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3]中的有关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可积极配合本研究;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与本研究无关其他严重性疾病者;因外伤性、免疫性与其他神经性疾病造成的神经病变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认知障碍、沟通障碍及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均开展饮食控制、运动训练,并予以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采用依帕司他(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893)口服治疗,每次50 mg,每天3次。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西洛他唑(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138)口服治疗,每次100 mg,每天2次。两组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s、SOD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MMPs,运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患者SOD水平。②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优,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肌腱反射恢复正常;良,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肌腱反射好转;差,临床症状、体征及肌腱反射无改变或有加重趋势。治疗优良率=优率+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s、SOD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MMPs、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血清MMPs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s、SOD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MMPs and SO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s、SOD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MMPs and SO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MMPs,金属基质蛋白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组别 例数MMP(sng·mL)SOD(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3823.16±3.8516.24±3.5761.23±10.4273.34±12.38实验组3722.94±4.0311.48±3.6461.38±10.2794.83±18.62 t值0.2505.9050.0656.078 P值0.4020.0000.4740.000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长期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与周围神经组织缺氧缺血环境存在一定的关联性[5]。长期高糖作用下患者机体处于微炎症反应状态,此时,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受损,脂质泡沫细胞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成速度增加,从而导致外周组织血供受阻,加重外周组织缺血缺氧情况。因此,临床上在治疗该病时,应有效调控患者血糖,改善其外周神经组织缺血缺氧状况[6-7]。

依帕司他属于醛糖还原酶抑制药,可通过抑制与糖尿病性并发症发病机理有关的醛糖还原酶,减轻细胞内山梨醇的积聚作用。依帕司他主要用于治疗、改善、预防糖尿病末梢神经障碍、心搏异常与振动感觉异常,改善患者餐后高血糖[8]。长期高糖条件下,致使患者多元醇通路活性提升,由醛糖还原酶生成的果糖和山梨醇因无法分解而过多地堆积在周边神经,促使神经细胞内渗透压上升,造成神经细胞纤维性坏死或水肿。而依帕司他对醛糖还原酶具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山梨醇的合成,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9]。但单独应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还应将其与其他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西洛他唑有抗栓、阻碍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并能提升平滑肌内与血小板中的环酸腺苷(ccAMP)浓度,起到扩张血管、抗血小板作用,同时抑制血小板初期与二期聚体及释放反应,进而调整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小板粘附率,提升神经末梢的血流量,改善神经病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依帕司他能有效改善患者多元醇通路代谢情况,西洛他唑可改善患者外周血管血流状况,两者联合应用,可快速促进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消失,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MMPs、SO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西洛他唑和依帕司他的联合运用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有助于疾病治愈。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可见西洛他唑联合依帕司他疗法的实施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西洛他唑联合依帕司他的应用,可促进患者MMPs、SOD水平的恢复,提升临床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西洛依帕司实验组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HPLC法测定西洛他唑分散片有关物质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中药内服加足浴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