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家校共同体的多维建构策略研究

2021-07-28杨雪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8期
关键词:建构策略

杨雪

摘 要:随着城乡结合边界越来越宽,更多的人把进城务工当成了步入城镇的一个过渡,这势必会导致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问题、教育问题的出现。所以,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家校共育的問题成了值得关注、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共同体;建构策略

随着城乡结合步伐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而且大都是拖家带口打工、创业,显然把进城务工这个阶段看成了步入城镇的一个过渡。虽然这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毕竟城乡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认识等不同,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以及在新学校面临新环境时出现的种种情况,都证明适应或者说习惯另一种生活方式需要一定的磨合期,也需要家校的共同努力。虽然国家的很多教育政策是针对农村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但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城乡差距,再加上父母的认识原因,无形中凸显了这些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异,导致他们心理上产生落差,学习上进步缓慢。所以,笔者觉得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建构多维的家校共育体系,打造家校共同体,是消除城乡学生差距、提升学生生活以及学习的最好、最快方法,也是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全面加强家校的交流、沟通

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中,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占的比例非常小,甚至好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也非常小。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等,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学习也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两方面都需要家庭融入并出力,尤其是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女子,不管是在老家上学,还是在城镇上学,他们都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首先,社会环境变了,诱惑多了,再加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很容易把学习的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如游戏、追星等。如果家长做不到应有的监督,学校也做不到24小时监管,就很容易让学生迷失,耽误了学习。其次,进城务工人员本来时间上就不太自由,对子女的陪伴相对较少,或者说不会与子女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会让子女觉得孤单,甚至出现自卑、自我封闭的状态,这些都不利于其子女的学习发展。对此,家长更应该与学校加强交流、沟通,从心理上帮助学生适应目前的学习、生活,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习,从而提高成绩,增强信心。

二、家校联手落实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不管是新学期开学的家长会,还是期中、期末的家长会,都会有一个主题,就是学生的学习。一来是了解学生之前的学习,二来是要为学生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制订目标、计划,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对老师、家长、学生进行责任分工。但是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存在各种情况,再加上有些家长能力有限,所以对这个学习目标难以完成。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学习共同体小组,给家长和学生搭建一个共同交流、探讨的平台,让家长和学生根据小组计划,按时完成学习目标,遇难克难,不留问题。(2)要让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帮助学生或者家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教育问题,克服学生、家长因为不会而退缩的心理,要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教师给予的温暖和力量,从而更有信心把学习搞好,把家庭教育搞好。(3)要明确家长、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从根本上消除互相推诿的情况,真正帮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全面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通过家校共育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思想的转变,家校共育已非常普遍。只不过,牵扯到进城务工人员,我们必然会想到一个词语——弱势。不管这个词是不是在每一个进城务工家庭中适用,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孩子的教育与学习是进城务工人员头疼的问题。尤其是语文学习,这门需要养成良好习惯,且不断积累的、长期积累的学科,更需要家校的联手,督促孩子阅读、完成作业、练习写作等。所以,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学生时,笔者觉得,家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多沟通,让家长和老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状态、学习情况。如教师可以和家长、 学生一起通过视频聊天进行沟通,在沟通中,多用肯定、鼓励的语言。(2)家长在教育中遇到难题时,可以随时向教师求助,不要放着问题不管,或者把问题留给学校,留给教师。(3)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个人,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或者技巧都可以与家长交流、沟通,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等。家校共育,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教育中都适用,只有家校紧密联系,通力合作,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建构策略
基于英语故事文本再建构的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论叙事视角下的新闻编译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建构的实践探索
构建基于师生积极情绪体验的语文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活动式”课堂的建构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