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心理社团的实践探索
2021-07-28何永勤
何永勤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阶段就要打牢基础,通过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活动中,通过实践积累丰富经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正确的行为意识。
关键词:小学;心理社团;实践
回望当下,青少年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因此,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开展心理社团活动,成为有效渠道和载体。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可以提高心理素质,促进综合发展。
一、心理社团组建体现系统性
在进行心理社团的组建中,首先要制定社团组建措施。先通过海报方式来召集成员筹建心理社团,其次是让学生自愿填写申请表进行报名,再次是对申请的学生进行了解,使他们通过审核后成为正式成员。每一位成员加入社团之后,要建立个人档案以及心理档案,就他们的心理状况、能力差异、心理需求、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饋,有利于教师在社团活动开展之中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活动实践的质量。对心理社团的每一名成员,就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具体的感受与想法等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价,可以通过填写反馈表等形式进行反馈。而对于心理社团的教师,则由指定的教师担任,抑或邀请专业人士来担任,作为提高社团活动质量的人才保证。
二、活动主题体现适宜性
有效开展心理社团活动,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学生中的一些普遍问题或个性的困惑,确定符合学生认知以及需求的活动主题,探索学生的心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培养意志力、创造力,形成健康人格。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适宜的主题,然后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活动。例如,围绕“珍惜时间”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则是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实感受时间的重要性,也在实践活动中相互沟通,
学会合作。对心理学产生初步的认知,培养学生利用心理学思维去想问题、解决问题,让彼此都寻找到快乐。在这一活动中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规则。而具体的活动内容则是让学生围绕有关时间的主题来谈感受,以“责任伴我行”“我的新朋友”等作为团体活动的内容,让学生一起观看电影,进行影评,宣传心理学知识。之后再带领学生一起做简单易操作的自我测评。开展心理社团实践活动,设定的目标要紧扣主题,同时还要恰当适宜,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根据各年龄段学生设计的主题,并且确立目标。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每一名社团成员对每一年龄段所经历的心理问题的表现有所了解,同时也学会具体的应对策略。
三、活动形式要多样化
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形式多样的,有时还可以采取系列化的活动,不断地向学生推广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了让学生认识、悦纳、发展自我,可利用心理小测验、心理游戏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关注同伴的心理困惑,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施以援手,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进生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提高社团成员自我教育以及互帮互助的能力。同时,鼓励社团成员向心理健康教师或者班主任汇报发现的一些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更能激发社团成员的活动兴趣,如心理知识讲堂、心理广播或者心理影视、心理游戏,校园心理剧表演、团体辅导活动等。如,心理社团可开展社区活动,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将所学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反思自己的行为,加强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通过社团活动实践与社会、家庭和学校有机合作,共同培育未来新型人才。
四、心理社团活动开展注意事项
小学心理社团实践活动必须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要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活动不仅要充满趣味,同时也要将一些知识点融入学生的认知中,把握难易程度以及活动时间。作为心理健康教师或者其他教师,要把握好专业性,做到正确引导,尽量给予学生发挥自我主体性的充足空间,把握愉悦性与价值性之间的“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助力自我成长。
总之,小学心理社团实践性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校积极实践探索、构建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实现新时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廖静瑜.怎样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