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2021-07-28潘苗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7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情感教学小学数学

潘苗

摘 要:学习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技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小学阶段,应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条件,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里放开自己的思维。

关键词:情感教学;自主探索;小学数学

学生应该学会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努力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真正地掌握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思维。对于具体如何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条件,本文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培养探索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整个世界都还是处于探索阶段,他们的思维也是处于发散状态,对于身边的任何小事和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都有极大的兴趣,本身已经处于一个自主探索的状态,教师只需要将数学教学融入其中。所以教师应该放下课本,突破教材,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将教学巧妙地融合进去,给学生巧设一些问题,调动他们的探索积极性。对于未知问题,学生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解决,这样教师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探索中达到了应用题的教学目的。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准备课”会教授学生对1到10数字的掌握。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人数游戏,十人为一组,当教师喊出数字5时,每组成员必须五人站成一团。在这样的游戏互动中教会学生对数字的掌握。或者带学生去观察学校,可以让他们数总共有几栋楼等。这些都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让学生在探索世界时更加有逻辑性,因此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乐趣,为自主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巧用猜疑,培养探索习惯

猜疑是一种对于已知事物和已掌握的一些事物的质疑和猜测,是一种自主探索的必要能力,教师可以先教给学生一种数学规律,然后让他们依据此种规律展开自我思考和猜想,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做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自主思考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将问题答案公布出来,让学生去自我猜想,自我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学生可以从答案追溯问题的源头和过程。这样可以使他们乐于去自主探究,一步一步地反证和印证自己的猜想。反复练习过后,学生的自主探索习惯就会被慢慢培养起来。

例如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課“大数的认识”,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上百上千上亿的数字,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可以拿出一个地球仪或者在PPT上展示一些太阳和月亮等天体的照片,当然极具震撼性的宇宙纪录片效果更好。之后教师可以先只给出地球的面积、质量等大数,然后让他们自主探索其他天体的质量和面积,猜测与地球的差别。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继续深入探索天体的形成,追溯宇宙的源头和发展过程。

三、创设成功,增加探索层次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愉悦感,成功促进发展,在学习中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使其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要注意把握好题目的难易程度,要让学生在困难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这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观察,根据他们的数学水平设置不同水平的题目,保证每一个学生成长,更勇敢地去面对学习上的和生活上的困难。这会很大地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韧性,会对解决问题有继续探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课“公顷和平方千米”,主要是单位换算的一节课,对于数字的感知和灵敏程度,学生会有差异。教师应该尊重这种差异,在教授学生换算时注意难易程度,因材施教。这时就需要老师将每个学生都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布置适合他们水平的换算题目。可以让学习轻松的学生进行公顷的换算,给困难的学生进行米和厘米的换算。当学生费劲心力换算出来时要不吝表扬,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堂的平等氛围和成功带来的喜悦,这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促使他们更深层次的探索。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继续探索的自主能力,这样才会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情感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