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
2021-07-28刘媛
刘媛
摘 要:国学教育是对国学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涉及的国学知识较多,因此有必要开展国学教育,使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得以升华,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探析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渗透,以期促进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素质教育
国学作为我国经历几千年传承后凝聚而成的精髓,其深度与象征意义是现代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涉及了较多的国学内容,因此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如何采取有效的渗透方式,实现国学经典与语文教材的有机结合,应当成为小学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深入解读国学知识的内涵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为当代人回溯历史背景、了解古人生活状态提供了依據。国学知识无处不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国学知识较多,特别是一些古诗词,其国学知识内涵深刻。在学习古典文化的同时,学生不但可以深切领悟到古人的精神思想,更会自觉加入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队伍当中。国学经典犹如时空隧道,带领学生一览古代绮丽河山,感叹古人绝妙构思之绝妙精巧,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古典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终身学习意识的养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古典诗词通常讲求言简意赅,用最少的词汇进行表达,其中包含大量的生僻字与典故,内容晦涩难懂,读起来十分拗口,因此在学习初期,学生很容易因无法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对此,教师需要从语文教材的立意出发,结合每篇文章主题,搭配内容相近的古诗词,并紧抓古文意境美的特点,创建与渲染教学情境。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实现对图片、音频、视频等的灵活运用,将抽象复杂的诗句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态图片,在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的同时,也能够增添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
二、知识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兴趣
国学知识的魅力在于一首古诗、一个故事,甚至一个成语,都能够反映出深刻的知识内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兴趣,教师需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深入解读国学教育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以致用。国学经典更涵盖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学会走进生活,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文学,都来自生活,而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则是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与课堂相比,生活的视角更广阔,选题也更加丰富。以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为例,本单元主要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依托,三首诗分别对应清明、七夕、中秋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节日的传统习俗。教师不妨设置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制调查表格,用于收集各个节日的关键词。如下图所示:
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在收集与查阅的过程中,学生也更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从而达到自主学习、收获新知的良好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引导不可或缺。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养成爱提问、勤思考的好习惯。对于《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这些应用较为普遍的古代作品,教师应当频繁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国学经典渗透到语文课程。例如,在学习完每篇课文以后,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会让你想到《三字经》里的哪句话呢?”学生通过记忆搜索,在古文中找到与课文意思最为相近的句子,如此一来,学生的概括能力有所提高,也学会了对国学经典的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对此,教师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尝试与摸索。但值得肯定的是,二者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创新举措,更是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良好开端。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学教育的前景将更加开阔,学生整体的文学素养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柯丽春.弘扬传统文化 使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名师在线,2019(2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