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7-28马进林
马进林
摘 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之后对解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的对策予以讨论,希望能够为小学教学改革带来良好的助力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在不断发现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服务,所以做好对教学改革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对策义不容辞。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师生地位问题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师生地位的变化是基础性问题。传统教育中,教师拥有绝对的课堂主权和地位,学生只能被动跟随教师的思想和节奏进行知识学习。但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适应自己的角色转变,这其中包括教育模式、语言等方面,教师能否适应,具体的效果难以把握。另外,对于已经习惯传统教育模式的学生,如何让他们使用教学改革带来的课堂地位变化也是影响教学改革效果的关键。
2.教育理念问题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和坚持的教育观念和意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生词,学习朗读、阅读、写作等技能,是最基本的语文教育理念。但教学改革之后,教师要实现教育理念的重要变革,如培养语文素养等。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如何界定其效果成为困扰教师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然会遇到教育理念的冲突,如何化解这种冲突,并保证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就成为工作难点。
3.教育模式问题
教育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教育的方法。传统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教学改革执行之后,教师的教育模式迎来了重大改变,包括信息技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多种创新性教育模式的出现,虽然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考验。教师能否有效应用这些教育技术来完成教学工作,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是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的对策
1.落实学生课堂地位,设计以生为本教育模式
不可否认,教学改革会给教师、学生的教学地位带来改变,也需要时间让教师、学生进行适应。素质教育当中对学生、教师的课堂定位是非常准确的,一名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是能够快速适应教育角色、地位变化的。而对于学生的适应,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予以完成。例如,在教学《司马光》时,我充分了解学生阅读能力、学习水平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授课。让学生通过他们喜欢和擅长的动画片去了解课文的基础内容,并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去感受小朋友掉到缸里时的危急与紧张,以及其他小朋友的慌张与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对司马光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精神予以学习。真正实现在完成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的行为,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落实素质教育地位,树立因材施教教育目标
落实素质教育地位,树立因材施教教育目标是解决教师教育理念问题的重要方法。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发展角度来看,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无须赘述,教师需要根据自己教学工作的需求对其予以调整,以确保素质教育内容可以在课堂中发挥作用,为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带来助力。因材施教作为当前最具科学性的教育理念,其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综合发展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是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且能够实现学生思维锻炼的有效方式。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我在综合考虑学生思维水平的基础上,以课文为基础设计了课堂上的“赛马”游戏。让学生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体验,来了解孙膑的赛马策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还能够引导他们的思维。
3.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创新性教育模式,教师不仅要了解,还要熟练掌握,并根据对教学内容、学生需求的分析予以应用,以确保语文知识以丰富、新颖的方式出现,在带给学生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强化他们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实现语文素质的培养,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以教学改革为基础的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铁莲.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与改革[J].学周刊,2021(15):99-100.
[2]劉锋.对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径的探寻[J].新课程,2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