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探究
2021-07-28强莹
强莹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小学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有效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往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教学手段也缺乏灵活性,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刻板,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积极性,所以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主要探索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的持续改革,小学语文课堂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注重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帮助教师加快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缓解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改善教学效果的方法,明确语文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变换传统老旧的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手段,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及质量的提升,帮助学生全面地成长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保持传统教学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教学中心而轻视学生主体性,一直用灌输的方式教学,根本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此方式。学生不能深刻融入教学课堂,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自主思考已经被教师不停地说教所替代,因此限制了学生思考空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到学习效率。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调、刻板,缺乏生动性
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只会按照课本内容逐步讲解,教学方式单调固执,内容乏味枯燥,吸引不了学生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单调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室氛围沉闷,学生的思维也受约束,以致发挥不了创造性,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对语文课堂的厌倦感,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二、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措施
(一)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思想
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文学习方法,还应该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如兴趣、情感、思维方式等一些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教学理念,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转变传统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应试思想,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对学生多加肯定和鼓舞,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信心。
(二)在语文课堂创建教学情境,激发语文兴趣
教师应该积极地创建符合小学生的教学情境,完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情境的引入,学生可以形象生动地理解知识,增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而提高学习热情,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模拟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会觉得身临其境,从而爱上学习并活跃思想,释放出智慧的火焰。所以,教师要根据生活实际和教学目标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完全投入学习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划分合作小组,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过程中,可以依据小学生性格特征的差异,对他们实行正确且科学的分组。如按照学习成绩高低进行组合,按照学生性格的活泼与安静进行组合,按照学生性别进行组合等。不同的组合方式,都可以使语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生性格迥异也就决定了他们思想差异,从而决定了他们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强弱。因此,教师科学合理地成立学习小组才能达到促进学生有效互动的教学目标。
(四)在语文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以往的灌输方式已经让学生感到厌倦。多媒体是教师主要的教学工具,引进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以往封闭沉闷的教学课堂,优化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样,将无聊冗杂的语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乏味的学习课堂会变得欢快起来,学生也会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参与度。多媒体给予课堂更多的空间,促使语文教学更加多姿多彩。
教师需要持续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主动地拔高自身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语文学习兴趣,养成卓越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能够在接触更高级知识的时候轻车熟路,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踏上崭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建新.探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新课程,2021(24):176.
[2]咸玉玲.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天津教育,2021(17):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