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研究
2021-07-28潘姗姗
潘姗姗
摘 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全面贯彻核心素养的理念,那么不仅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科教学效率,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立足积极引入趣味元素、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客观总结实验结果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核心素养理念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融入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实驗教学;动手实践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行业发生了较大变革,多种教育理念开始生根发芽,核心素养理念就是其中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能够使用科学的方法接触周围世界,并发展他们主动探究、勇破困难、团结社交等多个方面的优良品质。但是结合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学科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就有必要结合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展开相关探索。
一、积极引入趣味元素,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
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趣味元素,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当小学生对学科充满兴趣的时候,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就可以被充分调动,最终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特别是小学生群体对周围新鲜事物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小学科学学科也记录了较多生活中常见的奇特现象,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就应该立足小学生群体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群体对实验活动的整体热情。
如教学三年级“水”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大自然水循环的模拟实验,使得学生可以直观地明确水资源在大自然中的循环方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询问:“水可以在大自然中循环,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这个问题就可以引发小学生的讨论热情,显著优化了课堂教学氛围,也使得学生对模拟实验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锤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小学科学本身就不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将课本中的部分知识通过实验或者活动的方式还原出来。利用这种体验性较强的实验活动,小学生群体就可以加强自身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水平与掌握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讲解实验原理,而应该带领学生在一步步实验过程中求得结果,能够通过自身的动手实践活动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想。
如在六年级“形状与结构”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设计拱形桥”的实验。在本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虽然对拱形力量进行了全面讲解,但是很多学生对拱形的力量还比较懵懂。因此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验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搭建拱形桥”的实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避免直接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拱形桥。在拱形桥搭建完成以后,还要进行拱形桥承载能力的测试,使得学生通过自身动手实践过程充分感知拱形的力量。
三、客观总结实验结果,优化学生的知识储备
小学科学实验结束的时候,教师还要进行本次实验活动的总结。这个总结环节对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教学的最终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小学生在科学实验活动中都过于关注趣味性的实验现象,而对实验所蕴含的知识点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而教师通过总结实验结果的环节,就可以将实验活动所蕴含的知识点提取出来,让学生结合之前的实验画面来强化记忆这些知识点,更容易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如在六年级“能量”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开展“制作小电动机”的实验。这个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并不是很多,同时实验原理也比较简单,但是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各个细节要点。在这个实验结束以后,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价,重点剖析那些装载以后无法正常运作的电动机,使学生可以对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与掌握。
四、结语
综合来看,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全面融入核心素养理念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能够显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作为教师,应在设计实验教学活动时,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积极引入一些趣味性元素,使科学实验变得更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通过有效的师生交互,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生可以完全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中。这样,小学生群体就可以真正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掌握各类知识,并促进自身素质的综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