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2021-07-27李艳然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0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德育

李艳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好积极心理学,做好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工作,要尽力做到每一个学生不在学习上掉队的同时也不要在成长上出现偏颇。主要围绕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应用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德育

要成才先成人,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体现在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学校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培训,在此之前更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并探索有效的应用策略。

一、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1.提升师生关系,便于班主任开展工作

与日常的教学工作不同,德育工作对学生而言更贴近生活,也更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学生对班主任的德育也保持一定的兴趣。因此,班主任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开展主题班会,同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既能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他各种情况,又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拉近师生关系,为以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师生感情基础。

2.活跃课堂气氛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到学习资源更多的学校中学习,而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环境就是班级的课堂学习氛围,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去打造高效的课堂。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进而拉近了师生关系,也充分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营造平等、交流的学习氛围。此外,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热烈讨论得出的结论更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参与感,从而对学习的知识也保留更深刻的印象,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当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渗透德育是能够实现双赢的有效做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同时也能够为班主任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铺垫道路。如果学生不善于表达,那么就很容易积压在心里产生抑郁情绪,这也是当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和观念,争取在以后的班级各项活动中,所有学生都能够保持步调一致,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有效策略

1.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以及生活的自信,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离不开教学评价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并不完整,在教学评价当中难以充分发挥出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教师应当丰富评价指标和形式,如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这既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自身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评价指标的选择也要以积极、上进为准绳,对学生从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道德水平等进行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举办各种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如举办诗歌朗诵、歌唱比赛等活动。

2.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起好带头模范作用

在初中阶段班主任以及授课教师是初中生模仿和崇拜的对象,因此班主任以及各科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所展现的道德风范便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激励。这就需要班主任展现教师的道德风范,此外,对于班主任而言,除了做好教学工作,还需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思想状况,如果察觉到学生学习或心态上出现了问题,应当及时地排除内在因素,解决好教师内部存在的问题。对于各科授课老师,班主任也应当及时地与他们沟通和交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这就要求班主任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其他授课老师都要有着严格的要求,都要做好道德教育工作。

綜上所述,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应用积极心理学对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前文中所提到的教育策略仅供参考,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管理情况在实践当中要做到随机应变。

参考文献:

[1]杨雪梅.有“度”沟通,推开育人的另一扇窗: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7):60-61.

[2]黄冬梅.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2(8):55-56.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