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2021-07-27苟继霞
苟继霞
摘 要:在幼儿启蒙阶段,教师应注重其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应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认知与理解为教学方向。而众多教学模式中,师幼互动作为其中能够切实增加学生体验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学习。为帮助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加强对幼儿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成为幼儿教育的最好方式,就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发展为方向展开讨论。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师幼互动;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能够交还课堂教学主体,成为学生的支持者、引导者。通过不断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所谓师幼互动,是指教师能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相互影响,而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个体差异性制定相应的区域活动,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一、师幼互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学生在愉悦、轻松的上课环境中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如故事与诗歌的教学活动、论述活动,以及故事绘本活动,学生在课堂上要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一直都以自己为主体讲述课程,这样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损害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即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与学生沟通,甚至教师控制着整个课程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次数,幼儿在教师的暗示下,决定是否配合教师。教师在上课中往往会采用训斥的方法,保证课堂纪律。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话语得不到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应是双方面的,在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也不能用威严让幼儿闭嘴,这样不仅让他们失去勇气,也无法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一)提升师幼的互动深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切实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在遇到幼儿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时,及时提供帮助,让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时机与方式都能得到控制。在幼儿教学的重要阶段,幼儿的互动应该是教师关心的重点,在每一次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每一位同学,在提高互动频率、互动品质的基础上,对单一学生进行互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确保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也能参与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中来。
(二)充分提高教学支持
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当中,教师应注重对不同学生进行充分的关注与回应,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与需求是提升师生互动教学的最佳方式,教师应该与幼儿的关注点保持相同,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在抓住机会启发幼儿的沟通能力与思维能力时,应该时刻注意互动方式不只是问和答,应充分利用其他互动方式,扩充学生语言、词汇及情感反馈。教师在不斷持续的师生互动教学当中,应该仔细倾听并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表达,这不光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有更高水平发展的反馈,让幼儿能在教学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培养。在以情感为前提下的教学方式中,不光强调幼儿的情感投入,双方都能有更好的互动体验,在尝试不同方式的互动教学时,双方都能感受到包容、理解、信任、人道,双方共同受到激励、鼓舞和指导。师幼之间的互动应该没有话语霸权、人格歧视和思想压迫,形成积极情感体验的同时,只有在有情感、公平情境的对话中,幼儿才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在幼儿阶段,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在其价值观念中,还不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幼儿的思维艺术性大多可以由游戏所引发,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构建的情景活动中,以交流为媒介进行教学,在突出学生主体教育地位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幼儿教育所的价值取向院幼儿教育与生活的融合[J].学前教育研究,2001(5).
[2]冯晓霞.构建21世纪的中国幼儿园课程要幼儿主体性发展课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