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文化基因的高职古诗文拓展教学的实践策略

2021-07-25谈俊庄颖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拓展教学

谈俊 庄颖

摘要:古诗文学习对于促进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奠定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克服高职语文古诗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开展古诗文拓展教学实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可通过“叠加”与“转向”的目标拓展、“选编”“精读”结合的内容拓展、“课内”“课外”兼容的时空拓展、“教授”走向“自学”的学法拓展、“单一”走向“多样”的活动拓展以及从“诊断”走向“发展”的评价拓展等全过程拓展教学,在培育学生文化基因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能力。

关键词:高职古诗文;拓展教学 ;文化基因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C-0054-03

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追求重点在于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机会来学习与实践。而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可能应付考试的成分多些,他们的目的就在于考试过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来开展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另外,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更能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基。为此,我们要立足高职学生的学情,开展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古诗文拓展教学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教学中灵活采用一些有效策略,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与能力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目标拓展:“叠加”与“转向”

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过关目标的知识点型的高职古诗文教学目标,可以说是高职语文专题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向。为了充分呈现古诗文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能力和动力,笔者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拓展教学,充分学习古诗文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利用古诗文来挖掘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基于此,在古诗文教学上,我们注重对所学古诗文篇章中隐含的文化基因进行研究与梳理,形成校本化的文化基因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积累与背诵,更要在涵泳中走进古诗文的内核,去领略古代人文精神,在反思自我中培育自我的文化基因。

比如,在教学岳飞的《满江红》时,我们原先的教学目标是:首先,反复朗读,注意节奏,能正确背诵与默写,积累诗歌。其次,欣赏语言与写法,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理解诗歌内容,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重点在于积累,把对情感与写法的理解放在其次。但是,在培育文化基因这个主目标下,积累固然重要,而基于诗歌的文化基因培育更为重要。本诗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典型诗篇,因此,我们重新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首先,反复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做到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其次,理解词意,领略岳飞在词中所表达出来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最后,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诗歌的内容与写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专业高境界追求意识和积淀深厚的爱国情怀。这样的设计,对接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今后的职业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

二、内容拓展:“选编”与“精读”

在培育文化基因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将所学的古诗文重新解读与定义,精选其中的隐含文化基因的典型篇章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结合目标,优选含有文化基因的经典课外古诗文,重新组合,形成校本教材,供教师选篇精读精讲,也可以供学生课外自读自学。

《满江红》一词,就是在内容拓展的基础上选取的一篇。我们以培育文化基因要素之一的“家国情怀”为目标,选取了多个朝代的诗文,选编成古诗文拓展校本教材,并把《满江红》作为与学生共读精读的文本,采取学法与“导引”的双向拓展,在拓展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

在选篇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适合性原则。依据学生的学情,紧扣学生的学习能力,选取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篇章,难度不能太高。二是兴趣性原则。选用的篇章要易学易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中培育自我的文化基因。三是经典性原则。选取的古诗文要代表着中国古诗文的精华,是历朝历代的文化基因的代表与延续,这些经典有着永恒与传承的色彩。在精讲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文中,精耕细作,反复揣摩,既对接作者与朝代,又能串联当下的生活,引导学生走进培育自我文化基因的深度学习。

三、时空拓展:“课内”与“课外”

所谓时空拓展,是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拓展。传统的语文教学仅限于课堂,虽有拓展,也只能在课堂进行。但是,随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能力的提升以及目标的转向,我们可以适度拓展到课外。立足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古诗文的学习,任务驱动是一个有效手段。可以对接课内学习,一是要求学生课前先去寻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二是引导学生延伸阅读相关文化基因内涵的古诗文,在迁移学习中提升与积累;三是创设拓展学习的场景,利用校园开设古诗文欣赏长廊、开辟古诗文学习园地,利用广播在午间或一定的时间内播放古诗文欣赏的节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辟古诗文欣赏的学生公众信息平台等,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这样,既营造了一种浓郁的学习古诗文氛围,又熏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学法拓展:从“教授”走向“自学”

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尤其是对于古诗文的学习,难度更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渗透学法指导,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分析与解读文本。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同伴研讨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升。学生自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能自我分析与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

教学《满江红》一词,我们一改过去传统的老师讲授法,实施拓展式的自学研讨法,立足文化基因的培育设置了一些自学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与探究,在学习中形成问题意识与探究习惯。在此基础上,以学生问题为基點,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形成学生的理解与共识。然后,推荐学生自己上台讲解,以小老师的形式进行课堂学习成果的展示。最后,老师做一些指点与引导。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拓展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讲解能力。

五、活动拓展:从“单一”走向“多样”

学习活动设计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重头戏,是一种引领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方式。传统古诗文教学,往往只是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式。拓展教学不仅限于内容,学习活动形式的拓展也很重要。我们在诵读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活动形式,活动的创设与参与,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中文化基因的内涵。

在《满江红》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课堂活动设计:基于自身探究问题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基于问题思考与解答的学生小专题讲解、诗朗诵表演、《满江红》读后启发交流、一起学唱《满江红》等。多样的学习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热情在活动中得到了提升。基于文化基因培育目标的活动拓展在潜移默化中一定有更大的收获,学生在今后理解性的诵读与吟唱中一定能激发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

六、评价拓展:从“诊断”走向“发展”

指向文化基因培育的高职古诗文拓展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导向,是引导学生真正走向古诗文学习,真正在学习中培育文化基因的有效举措。我们原先的评价是基于学业水平测试,目的是通过考试,合格就行。而现在教学目标更重视学生文化基因的培育、核心素养的养成,指向学生的发展。拓展教学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

传统的《满江红》教学,往往只看学生是不是会背,会默写,会不会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一些手法。在拓展学习中,由于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活动多样,学生的能力素养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基于此,我们把评价标准及时调整为学生的参与率、学习率,把学生对文本中文化基因的理解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延伸到课后,注重观察学生文化基因的外在表现力。

立足古诗文教学,注重培育文化基因的育人目标,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些基本策略,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当然,也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去探索与实践的方面。

责任编辑:章跃一

猜你喜欢

拓展教学
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基于功能语言学的大学英语拓展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吮吸“本土美术”的清香
分析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探索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应用浅谈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应用浅谈
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拓展的思考
高考化学试题中的中和滴定分析及其教学
拓展教学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