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统编版教材“最后三排”的语言生长点
2021-07-25陈睿
陈睿
【摘要】 “最后三排”远离C位,容易被人忽视,而课后习题也处在“最后三排”的位置,在有些教师眼里,它们与课文本身相比,价值很小。但在统编版教材中,课后习题是由编者所编,紧扣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能串联学生已有基础和未来学习发展趋势,以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为旨归的题目。因此,教师应关注课后习题,揣摩并洞悉编者选文与出题的意图,即“与编者对话”。与编者对话,是寻绎课后习题的语言密码,解码通向语言生长的实践路径,能完善语言发展的课堂机制,让课后习题中的语言生长点真正萌发。
【关键词】课后习题;语言实践;教学策略
語言生长点,隐藏在教材中,是教材与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最佳交互点,是学生提升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的最重要契机[1]。教师在“生长点”上发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其感受到表达的愉悦,积累表达经验,有利于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首先,笔者尝试与编者对话,寻绎课后习题的语言密码,精准定位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生长点,理性分析编者意图;然后探寻通向语言生长的实践路径,合理设计课堂板块,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并强调个性化输出性表达;最后,完善言语实践的机制,动态平衡预设与生成,丰盈语言实践评价形式,以此,让课后习题中的语言生长点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一、寻绎:发现课后习题的语言密码
(一)揭示语言实践的方法
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便捷、高效。各种图表、索引越来越多地取代成篇的文字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统编版教材也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很多图表类课后练习,同时编者也在题目中提示了相关的学习方法。
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在连续的、复杂的文本中,提取关键的、能涵盖部分文字的有效信息,并遴选对应文字中有统领性的词句,重新组合、前后衔接,使其成为整句,这是概括的一种方法,是学生在升入中年级后亟须发展的语言能力。统编版教材在重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体系方面是“隐在”的,但很有抓手。在此处,教师应敏感地发现,并进行到位又不过度的训练。
(二)暗示语言思维的方向
语言与思维共生,语言的生长离不开思维的跃进,而思维的有声呈现更离不开语言的发展。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后练习,编者意在培养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呈现对比思维。通过阅读,学生吸纳了很多信息,但这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通过各种维度上的比对,求同存异,学生的阅读思维才能向高阶迈进。而怎样把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和比对结果用语言输出,也是一个语言生长点。
课后练习中“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这个问题,首先它的形式是“说说”,直指语言实践;其次,“改进”只作为一个核心词给学生一种思维运转的暗示,即之前的方式有哪些不足,而这些不足又得到了哪些修正。为了“说”好这个问题,学生必定要以此为一个维度,梳理文本,让思维在前后文之间穿梭,对比各种记录文字载体间的优劣,并建构语言体系。
(三)亮出语言实践的方面
《纸的发明》一课中最后一道习题,粗看它与纸的发明关系甚微,而实际上应是编者有意安排,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就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12课以后还有专门的综合性学习,此时出现,为的是实现综合性学习的一以贯之。三个泡泡直观、形象,这就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真实的、符合要求的语言再现。“爷爷给我讲了乞巧节的传说”就是对应题目要求中的“了解了哪些传统节日”,据此,学生可以建构几个维度的语言框架:具体叙述乞巧节的传说,补充其他了解的节日传说,听过了传说后的感想……“我收集了元宵节的灯谜”对应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学生可以既说说具体的灯谜是什么,又可以说说收集的过程。最后一个泡泡对应“打算怎样展示活动成果”。可以说,此时的语言生成已经由教材生发,拓展到更为个性化、过程化的综合领域,三个泡泡犹如“脚手架”,内容不同,重心亦不同。
二、解码:通向语言生长的实践路径
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指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是一种对话实践,而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对话能力。”通向语言实践的路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有效信息和思维活动的分享,还是一种知识的内化重构、学习能力的迁移、视野的开阔。
(一)变“习题”为“话题”,盘活语言生命
笔者执教《纸的发明》时,将课后的两道习题转化为课堂话题。第一个习题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低,只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个时间段造纸术发展的状况就可以了,不需要说得很具体,是概括地说;而后一个则要求学生能联系前后文,逐条厘清,用口头语言表达。教师心里应有明确的语言训练目标,遇到学生“不达标”时,朝着目标搭建高度适中的台阶,循循善诱,扶放有度,让学生体会“说话”与“说清楚”之间的差异,以及“说清楚”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学的。
(二)变“习题”为“剧本”,演绎言说个性
语言实践是通过阅读,大量吸纳后将知识内化、重构、输出表达的过程,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学生在运用时难免会产生无从下手的困难感。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学情出发,依托文本、教学内容,将该课学习中的独特的、有价值的表达形式、方法与学生已经具备的学情基础联系起来,预设合适的引导语,给学生搭建合适的梯度,让语言实践的训练目的清楚明了、训练过程有章可依,让学生在独属于自己的“剧本”里,演一演、说一说,诠释言说个性。
课堂上,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内容,体验了由思维、情感到语言行为表达的过程后,如果不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运用,内化为自己积极的、个性化的语言行为,那学习效果就只能停留在一种短时记忆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会逐渐变成一种模糊的印象,最终无法生长出丰厚的语言素养。而学生在一次次练习中,凝神投入,把自己当作“讲解员”,身体力行,能够显著提升语言能力。
(三)变“习题”为“习作”, 构建“语”“文”桥梁
有的“习题”暗含写作素材,教师挖掘这样的习题价值,将其融入单纯的文本内容教学中,就可以构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之间的桥梁,这一来可以将个性体验和语言实践以文字的形式有效凝固起来,记录学生语言进步的点滴;二来通过说写结合,能再次厘清学生语言表达的思路,深化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改善其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将习得的文本精髓(可以是写作方法等)放置在更大的空间中运用,将已经内化的自身的某种能力与新鲜的事物相结合,能够形成更为个性化的语言形式。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思维空间,建构多元对话平台,搭建适合的梯度,引导学生逐渐从感知、理解等被动式倾听转向积极建构语言、与文本对话、展示自己独特思想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编程:完善语言发展的课堂机制
(一)多一点“空子”
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较之苏教版数量上多了,但教师还是需要提供丰富的表达契机,打造多重的对话空间。以本单元为例,传统节日的话题贯穿始终,那么,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就这个话题进行语言实践,诵读、质疑、讨论、汇报皆可。在课堂上,形式也可以多样,从小组汇报、讨论、交流,到全班性发言。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以综合学习项目人的身份向更多的师生展示关于“传统节日”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让学生回归家庭,以“小讲解”的身份介绍《清明上河图》,把學生置身于多重的对话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磨炼语言表达能力的积极性。
(二)多一架“梯子”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生成,有的合乎预设,有的超出预设,教师的指导——架一架“梯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指导、点拨应贯穿于整个课堂知识生成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表达状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教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思维顺着梯子不断向上,自由畅快地呼吸,让语言更出彩。
(三)多一把“尺子”
尺子,即评价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评价的建议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
合适的评价,能不断激励学生,促进学生持之以恒地展开语言实践,培养学生健康、理性的表达习惯,促使学生逐渐走向语言生命的卓越之境。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语言实践的目的、要求,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学生以评价为内驱,自觉地建构语言能力。
语言生长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师关注的内容,我们不能否认,对于个体语言能力的终身发展来说,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体现一个现代人培养语言能力的全过程,它体现的只是语言能力培养的开端”。但是,在统编版教材中,我们可以与编者积极对话,潜心寻找课后习题中的语言生长点,巧妙地呵护、滋润它,希望它在语文课堂内外、在语文学习的路上、在学生生命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李娟.读写一体,“点”亮语言实践课[J].读与写杂志,2019(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