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大伟:成为教师幸福的桥梁

2021-07-25陈大庆高林福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伟老师课堂

陈大庆 高林福

教师教育的“桥梁”

浅近的语言,一线教师最为关切的话题,密切的留言互动。在“成都陈大伟”的微信公众号上,是陈大伟讲学、思考、写作的近况。

五月,离家近十天,陈大伟先后在安徽、浙江、广东、重庆等地讲学,上示范课,会见多年的老友。在重庆的讲座现场,他自如地在观众席中走动,微眯着眼,脸带笑意,和座位上认真听课记笔记的老师互动。

“没有一个名师是通过培训出来的,我们今天和各位老师关于课堂的探讨,其实都需要大家回到自己的课堂去实践。”陈大伟笑着对老师们强调实践的重要性。1982年,他中师毕业分到四川省中江龙台中学从事一线教学。1994年,他担任四川省绵阳市实验中学教科室主任,开始组织教师培训、管理教育科研,后来再到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校专职做教师教育工作。关于教师的成长和选择,他有着最为深切的体会。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对于很多人来讲,选择老师这个职业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理由,甚至就只是为了解决生计。陈大伟坦诚,自己当年选择成为老师也并没有多大的抱负,但这并不影响今天自己对教育的追求。

“我们做教师培训,首先便是培养大家对自身的认同,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然后安身立命,在教育上安身立命。”陈大伟从事教师教育二十余年,著书立论,培训讲学,他始终坚持着对教师教育的探索、实践,也成了教育部师范司领导口中教师教育的“桥梁专家”。这座“桥梁”是指两方面的连接,一是理论和实践,二是现实与理想。

在陈大伟的理解中,教师教育首先就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服务,服务行业的核心要求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落实在眼前具体的教师身上,人的“本”就是人的幸福。幸福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他在2004年开始关注教师幸福,先后两次修订出版《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并在所有讲座中渗透对教师幸福生活的关怀。

其次,要把握人性、理解人性。人是复杂的,人是自为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历史的,理解意味着接纳和尊重,这不仅意味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意味着“己所欲亦勿强加于人”,要让教师成为他自己,让他自己改变自己。

最后,采取人文的方法。人文方法尊重人的主体性,并采用以“文”“化”之的方法。他认为,人因思而变,教师教育工作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教师思想,使教师都能自觉而主动地关注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主动寻找更加幸福快乐的自我人生道路,更加积极地为光明而美好的学生前途承担责任。

如果说,多年来不断出版的文章、专著和职级晋升体现了陈大伟作为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面,那辞去行政职务、回归课堂便诠释了他搭建现实和理想的“桥梁”一面。

2006年,陈大伟辞去成都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一职,为专科学生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很多朋友佩服他“为了追寻学问可以舍弃权力”。他说,自己缺乏学问的根底,是做不了学问的。辞职也不是为了做学问,只是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到中小学去,到课堂中去。他曾在文章中回忆,知己周雪峰老师的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陈大伟的武功在课堂上,离开课堂等于废去他的武功。”对于一个真正热爱课堂、热爱教育的人来说,课堂才是他最踏实和自在的乐土。

享受课堂

2021年5月,陈大伟在浙江省嘉兴市平湖教育学会的邀请下,临时上了一堂《杨氏之子》的公开课。虽然这堂课准备时间非常仓促,但仍然是一节相当成功的示范课。平湖教育学会的胡丽平老师评价这堂课时说:“陈大伟教授的课堂和报告,紧贴学生,循序渐进,聚焦人物形象,深入课堂思维过程,潇潇洒洒而又扎扎实实。”

“一堂课既有老师智慧的创造,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反馈再增加老师的自我认同感,这便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陈大伟说。课堂是教师幸福的阵地,很多老师认为公开课并不是,因为一堂完美的公开课需要太多的准备和打磨,极其耗费心力。在陈大伟看来,永远没有完美的课堂,老师不要怕犯错;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和人格的地方;老师要从提供思想到促进思想,和学生一起探究才是一堂课最大的魅力,同学们甜美的笑容、思索的表情是课堂最好的礼物。

课堂上的陈大伟,十八般功夫。早在教授1986级学生的地理课时,他便将关联性思维运用于教学,用数学证明的方式教过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用漏斗、橡胶管等化学实验器具演示过地下水的隔水层、透水层和澳大利亚的自流井成因,运用分步信息输入的方式教锋面雨的概念和日本的工业特点,后来也用诸葛亮借东风交流过气旋过境的天气……他的设计图“地球运动演示仪”,还于1992年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现在,陈大伟在成都大學教授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于2020年10月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他也两次被学生推选为成都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从教四十余年,从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师到大学教授,陈大伟现在的学生既有即将走向讲台的师范生,也有全国各地的教师骨干,还有中小学的孩子。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陈大伟对于课堂的向往始终是没变的。无论出差或者工作再忙,他都经常在微信公众号记录着关于教育的思索,也分享着自己的课堂案例,每次总能吸引很多教师展开“理想课堂”的讨论。

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子呢?他认为,理想课堂能够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状态,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改善教师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对教学的内容做有价值的选择和改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方式,实施有效教学。

观课议课

理想的课堂愿景,是一个不断靠近的过程。这需要老师在自己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思考、调整和优化,听课评课正是教师获得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1999年,在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的陈大伟接到一通电话,正是一名公开课的执教老师打来的。那位老师在电话中透露着不满:“我们几学期才会给外面的老师上一堂课,你们来的是所谓的专家。听说你们要来听课,我们格外重视。可是你们听课以后全是下结论,提的意见我们又根本做不到,对我没有什么帮助。校长听了你们的意见以后,却认为我素质不高,上课上得差,对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这通电话让陈大伟开始思考和解决如何在听课评课中既能够帮助教师,又能够保护中小学教师的面子和积极性,从而解决好教研员到中小学听课不受欢迎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如何引导中小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认识到课堂和自身不足的问题。2004年,《人民教育》杂志发起了一场“评课谁说了算”的讨论,关于如何在评课中追求和实现参与者的平等主体地位,避免专家的话语霸权成为一线老师关注的焦点。

陈大伟认为,要讨论“谁说了算”,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算?”“怎样才‘算?”这取决于三个要素:首先是“说”的要素,也就是说了什么——说的东西有没有用,怎么说——是否采用了别人愿意听的方式。其次是取决于“听”,参与者爱不爱听、想不想听、如何听必然影响“听”的效果。第三是“用”的问题,这要看评课时大家所表达的意见是否有用、是否能用,参与者是否准备用。

在这三个要素中,“说”是前提,“听”是中介,“用”是目标、是核心。立足于“用”就再不能空口白说,所以,如何在听课中为“说”奠定基础,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这些便是“观课议课”早期的思考,同时,陈大伟将这些思考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寻找其中的答案。

2005年5月,陈大伟前往山东淄博做一个校本培训的讲座。他在淄博市淄川区黑旺小学观察一位老师的课,课后交流便尝试采用了思考很久的“议课”而非“评课”。同行的老师对这种方式很赞赏,并邀请他三个月之后,在培训班上做观课议课的相关培训。自此,观课议课的思想和方法基本确立。

基于这次山东之行的实践,陈大伟写了一篇题为《探寻一个敞亮的教学视界——记一次现场观课议课活动》的论文,并和《人民教育》编辑余慧娟对话完成《为了教师的批判精神——关于“观课议课文化”的对话》,两篇文章刊登于2006年7期《人民教育》。这也标志着“观课议课”的正式亮相。

一石激起千层浪。观课议课的出现,为一线老师突然打开了新视野和新思路,短短几年内迅速在全国走红,并被学校广泛采纳。陈大伟解读,观课议课有这样的三个核心观念:“一是相信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需要承担专业思考的责任;二是教育具有境脉特征、延展性,不同的情境下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衡量标准;三是教研活动最终要走向教师研究自己,用一种好的生活方式不断进步。”观课议课还包含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教育哲学,很多推行观课议课的学校反馈,老师的心态变得从容自在了许多,逐渐寻得了教研的幸福。

从2006年4月开始,陈大伟连续出版了《怎样观课议课》《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有效观课议课》《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为了大多数教师的课程实践:陈大伟观课议课对话录》等多本观课议课的专著,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南。来自河南项城教研室的胡新颖老师感叹,通过逐字逐句朗读《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终于在观课议课的教研方面开了窍。

2021年,在《中国教师报》刊发的《课改20年特刊| 20年,那些影响教学改进的概念》一文中,“观课议课”的主张位列其中。文章评价,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并不只是词的变化,而是教研文化的变革。“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特别是用心灵感悟课堂;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它强调平等、开放,是对单向的、权威的听课评课文化的反叛,适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潮流的需要。

曾经,有一位教研员问陈大伟:“我们做教研的,观察研究课几十年了,为什么是你提出观课议课?”疑惑中似乎夹杂着些许不服气。

他回答说:“你们关注的重心是课,是课堂上的问题,你们在想自己如何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我关注的是教师,是如何借助课堂观察和研究来发展教师。”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多年的陈大伟最常提及到的,“人因思而变”,教育不能停留于解决表面问题,要通过提供思想,促进思想,人最终需要的是自己发展自己。

人物专访

本刊记者:从一线教师成长为师范学院的教授,如今您在全国各地为各级各类教师做研修培训,您觉得今天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陈大伟:首先是认同,老师要认同这个职业的意义;认同自己的选择,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去热爱它,努力把它干好;还要认同这个行业的规范。我们讲教师职业道德,老师要接受这个行业的规范,理解规范,自觉地遵守规范。其次,老师要有信念感。你要相信教育是有作用的,你要相信学生是可以改变的,你也要相信教育的问题,总是可以找到某些方法有所解决,或者至少可以让它变得更好一点。再者,要有目標。老师要有一定的理想,有目标。这个目标有大有小,但是不能没有,这是你努力的方向。最后,要终身学习,不断反思。时代发展越来越快,对教师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家长对教育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我们自身在变,学生也在变。没有谁能告诉你成为“好老师”一劳永逸的方法,也没有谁能够把你直接培养成好老师,只有老师自己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不断地靠近“好老师”这个目标。

本刊记者:您觉得当下教师不幸福的原因有哪些?作为教师,您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陈大伟:现在的教育环境比以前要紧张多了。家长对教育有了更高期待,整个社会过分焦虑,内卷化严重,大部分老师缺乏心理抵抗能力。所以我也在写一本书,大概讲的是老师要做到我心有主,面对变化的环境,教师必须要自身强大才行。各方面的压力就好像把你的一个固定空间不断压缩,如果你自己没有一定的定力,就很可能被“压扁”,动弹不得。如果你自己有能力,反而还可以从中挣脱出一个空间,给自己争取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可以在里面进行自由创造。如何在外界的压力面前为自己挣脱空间、创造空间,这正是我们教师教育要去做的,也正是我们讲的教师要不断反思,专业成长,重视学习。

幸福有两种幸福,内化的幸福和外化的幸福。内化的幸福是每天有成长、有进步。外化的幸福,就是你做的事情获得了认可,证明了自己。我的幸福来自于把自己多年来想到的东西和一线老师分享和交流,这些分享如果还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帮助到他们进行改变和提升,从而影响到更多的学生,那就是幸福的放大和延伸了。

GOOD TEACHER

陈大伟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幸福生活、校本研修、观课议课等有比较独到的研究,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主持建设的“教师职业道德”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首倡并致力推进观课议课和理想课堂建设,在《人民教育》刊发的“观课议课”系列文章被列为“《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共33件);出版《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影像中的教育学:从电影中体悟教育与人生》等24部著作;多篇论文在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全文复印;多次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和成都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猜你喜欢

大伟老师课堂
张大伟作品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第三十一个蛋
写字大课堂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