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观认知疗法联合复合维生素B、氯硝西泮对酒精依赖患者PSSS评分及复饮率的影响

2021-07-24裴晓媛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认知疗法研究组评分

裴晓媛

(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临床研究表明,酒精依赖可增加机体酒精耐受性,进而引发酒精性肝硬化、心血管疾病等,积极予以科学有效戒酒干预是保证患者机体健康的关键[1]。酒精依赖患者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发病率较高,以往临床治疗多侧重于药物结合干预,但复饮率较高[2]。酒精依赖患者由于长期嗜酒,多存在一系列适应、情感等问题,与家属间缺乏有效的情感支持,因此,除常规药物干预外,还需围绕患者认知及精神因素实施干预,以减少引起复饮的不良因素[3-4]。内观认知疗法可通过将内观法与认知疗法相结合的干预方式,对个体身心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等发挥积极调节作用[5]。本研究将其与复合维生素B、氯硝西泮常规药物干预联合应用于酒精依赖患者的治疗,分别从酒精依赖症状、社会支持、心理状态、复饮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接收的124例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干预方案不同分组,将其中以维持药物(复合维生素B、氯硝西泮)替代干预的59例列为对照组,在维持药物替代的同时配合实施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的65例列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为男性,两组患者的年龄、初次饮酒年龄、饮酒时间、日平均饮酒量、文化程度等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有相关精神、躯体依赖症状,经饮酒行为、模式、体格、精神检查等确诊为酒精依赖;均为首次入院接受干预患者;入院前无精神类疾病药物使用史;认知功能正常;急性戒酒后未出现明显戒断症状;均配合完成相应干预方案及检查,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精神障碍性疾病;合并其他药物依赖;脑、心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严重躯体性疾病;缺乏自主生活能力。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3 方法

1.3.1 急性戒酒 将1 mg氯硝西泮注射液(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03)均匀混合至100 mL注射用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3~5 d后,改为口服氯硝西泮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079)2~4 mg,每晚睡前用药1次,连续用药1周。

1.3.2 对照组 维持药物替代干预:口服复合维生素B(山西天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1599),3片/次,3次/d;继续口服氯硝西泮片,2 mg/d,连续用药1个月。

1.3.3 研究组 在维持药物替代的同时配合实施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维持药物替代同对照组,同时实施为期1个月内观认知疗法干预。(1)准备工作: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内观认知疗法概念、相关知识、规定、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嘱其做好必要准备,完成相关量表评估。(2)住院集中内观认知:在独立安静,并配备相应内观设施的修研室内进行,持续时间为1周。①第1~4天:将“家人对我的付出、恩惠”“我给家人添的麻烦与回报”设定为干预主题,由治疗师与患者进行沟通,围绕干预主题详细了解患者内观情况,所遇阻抗等,针对患者错误认知予以必要指导,并嘱其在每晚睡前记录当日内观感悟。②第5天:将“嗜酒给家人带来的伤害、麻烦”“嗜酒对自身精神、身体带来的伤害”“自我嗜酒、难以戒断的原因”“戒酒后的打算”设定为干预主题,治疗师引导患者围绕干预主题进行反复思考及体验反思。③第6天:组织患者总结自我内观感想,鼓励其分享自我内观感悟,治疗师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予以相应认知矫正,对其正性认知加以肯定,同时纠正其不良认知,鼓励并指导其以家人的角度对自己与家人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鼓励其改变以往不良认知及情绪行为,正确应对生活应激。④第7天:组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内观感悟分享,鼓励患者与家属间相互表达情感,针对其家庭存在的问题予以对应认知治疗。(3)日常分散式内观:持续时间为3周,鼓励患者用心感悟生活中的事件,并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每晚自行进行内观、反思,并记录内观感想,治疗师定时根据患者内观情况予以认知矫正治疗。

1.4 观察指标(1)采用PACS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酒精依赖症状,包括饮酒频率、强度、想饮酒持续时间、停酒渴求度、抗饮酒能力5个方面,各0~6分,评分越高酒精依赖症状越严重。(2)两组干预前后脑电生理活动:采用诱发电位仪(丹麦,KEYPOINT型)实施事件相关电位测定,使患者对靶刺激作出按键反应,仪器自行记录P3潜伏期、P3波幅,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3)采用PSSS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即个体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共12个项目,总分12~84分,评分越高领悟社会支持程度越高。(4)采用SCL-90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包括10个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5)复饮率:干预后患者再次饮酒即为复饮,统计比较两组干预后6个月内复饮率。

1.5 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酒精依赖症状干预前两组PACS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ACS量表各项评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酒精依赖症状比较

2.2 脑电生理活动干预前两组P3潜伏期、P3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升高,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电生理活动比较

2.3 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及心理状态干预前两组PSSS评分、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PSSS评分升高,SCL-90评分降低,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4。

表4 两组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及心理状态比较

2.4 复饮率干预后6个月内,研究组复饮12例,对照组复饮33例,研究组复饮率为18.46%(12/65),低于对照组55.93%(33/59)(χ2=18.782,P<0.001)。

3 讨论

长期饮酒可使神经、循环、消化等多器官系统受损,同时影响B族维生素摄入、吸收,引起机体代谢异常[6]。因此临床多在氯硝西泮等镇定治疗基础上对酒精依赖患者予以口服维生素B治疗,以提高肝脏代谢能力,发挥一定解酒作用,但难以对患者心理依赖症状发挥有效缓解作用,停止干预后,患者复饮率较高,整体干预效果不理想[7-8]。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除产生躯体损害外,酒精依赖还可对患者心理健康、社会能力等方面造成极大影响[9]。内观认知疗法是临床用于治疗身心、精神疾病的心理干预方式,可通过引导患者观察自我内心发现不良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对人生的再体验产生正面情感,矫正不良认知,改善失调情绪与行为[1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复合维生素B、氯硝西泮药物干预基础上予以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可进一步缓解患者酒精依赖症状,同时可对P3潜伏期、P3波幅等脑电生理活动发挥良好调节作用。酒精依赖还可损伤患者丘脑皮层投射系统,造成神经电位异常变化,其中P3是中枢神经感知信息刺激时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其波形、潜伏期可客观反映患者信息处理、反应能力及认知功能[11]。由此分析,联合实施内观认知疗法可通过内观促使患者回想起家属对自己的关爱,产生被依靠、被爱感,同时明白嗜酒带给家庭的伤害,进而激发其愧疚感,纠正其不良认知,消除其心理依赖,产生戒断酒瘾的内心想法,同时提升其神经信息处理、反应能力,使酒精依赖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及心理状态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PSSS评分升高,SCL-90评分降低,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由此可见,联合予以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可提升酒精依赖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此外,在药物干预基础上联合实施内观认知疗法还可有效降低患者复饮率。单纯药物干预虽可一定程度减轻患者饮酒渴求度,缓解其酒精依赖症状,但患者领悟支持程度及心理健康程度仍较低,联合实施内观认知干预可使患者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理解与反省唤醒内心愧疚感,重温被爱体验,打破以往错误认知框架,同时使患者家属通过了解患者内心感受对其予以更多理解与支持,进而坚定患者戒酒信念,形成良好家庭环境,使患者短期复饮率明显降低[12]。但联合实施内观认知干预对戒酒的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数据分析,可作为后期研究的重点方向。

综上可知,在复合维生素B、氯硝西泮药物干预基础上予以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可进一步缓解患者酒精依赖症状,同时可对其脑电生理活动发挥良好调节作用,且可从提升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等方面减少复饮的发生,整体干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认知疗法研究组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积极认知疗法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分析
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症状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我给爸爸评分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