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观疗法你听说过吗?

2022-12-21顾钰敏

青春期健康 2022年23期
关键词:小周观者麻烦

文/顾钰敏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很多烦恼和纠结,内心容易浮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如果有一个通过练习就能让你重新变得幸福的方法,你想知道吗?

内观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吉本伊信(1916~1988年)于1953年在日本创立,1988年由上海的王祖承教授引入中国,由于契合东方文化,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内观指的是“觉察”,通过专心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来达到对真实的体验。内观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加入“内观三主题”,让内观者围绕着“我为对方做了什么,对方为我做了什么,我给对方添了什么麻烦”来觉察自己过往的生活、和别人的关系,转变内观者固有的思维方式,重新体悟生活中的美好,是一种很好的心理保健方法。

刚开始实践内观疗法的时候,最好是在有经验的内观指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在逐渐掌握了内观的正确方式后,就可以自行练习,将内观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内观带来的改变。

内观是在相对严格的设置下,在内观指导师的指导下,有主题地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与重要他人之间发生的事件。内观的环境、时间及流程如下:

1.内观的环境设置。

内观需要在一个相对安静、不被打扰的空间内进行,最好是在专门的内观室进行。内观者会进入一个被屏风隔开的私密空间,坐在布垫上,静静地面对自己的过去。

2.内观的时间设置。

刚开始的时候,内观者可以进行每周1~2次的内观,时间大约为1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内观者逐渐适应了内观,可以保持每天1次的频率进行。

3.内观的具体操作。

内观需要选定内观对象,一般从亲近者开始,如母亲、父亲、其他家族成员、朋友等。从出生开始到现在分阶段回顾自己和内观对象的关系,内容围绕“内观三主题”(自己为对方做的事情,对方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为对方添的麻烦)进行。例如:内观第一天回顾从出生到小学的阶段妈妈为我做了什么、我为妈妈做了什么、我给妈妈添了什么麻烦;内观第二天开始回顾初中阶段……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直观感受内观给人带来的变化。

小周是一名中专男生,今年22岁。初中时小周就经常逃学,还辍学过一段时间,现在在技术学院读书,仍然是经常喝酒、打架。学校老师希望小周可以通过内观有所改变。

治疗刚开始,由于小周不是自愿来内观的,对于内观是否可以帮助自己存在强烈的怀疑。在内观的开始阶段,小周几乎每天都在强烈表达自己的不满,治疗师以接纳的态度耐心倾听,并教授小周内观的理念。随着内观的进行,小周抒发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可以渐渐回想起一些小时候的事情,如两三岁的时候奶奶追在自己屁股后面喂饭的场景鲜活了起来。还有小时候自己想养麻雀,奶奶就托村里人抓了一只,还给编了一个笼子,和他一起养起了麻雀。和奶奶相处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一般浮现出来,小周的内心酸酸的也暖暖的,原来奶奶这么爱他,他全都给忘了。再转念一想,小周觉得自己总是和同学打架,同学家长找上门来,奶奶还得给人家赔礼道歉。奶奶一辈子要强,年过半百却因为自己的孙子要看别人的脸色,想想觉得对不起奶奶。初中的时候,小周辍学在家,常常出去和朋友喝酒,奶奶无论多晚都会等着他,第二天早上还准备好可口的饭菜。奶奶付出了那么多,他不但没有什么回报,还给奶奶添了这么多麻烦,小周感到深深的愧疚,也更加确认了奶奶对自己深深的爱。接着,小周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内观了妈妈、爸爸。

小周通过内观意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爱,家人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总是认为,那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几乎没有为家人做过什么,还总是给他们添麻烦,让家人操心、失望。对此,小周感到后悔、内疚,也感恩家人对自己深深的爱。由此,小周下决心要好好珍惜时间,回报亲人,其行为也就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内观后,小周决定改变自己,不再喝酒闹事,坚持考完了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并在后来的司法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了一名国家公职人员。随访10年期间,小周也没有再喝酒闹事,如今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一家人过得非常幸福。

由此,你对内观疗法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了吗?内观疗法是一种来自东方的思维训练方法,坚持训练,你可以将内观的态度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将自然发生。

猜你喜欢

小周观者麻烦
捡贝壳
端午节观龙舟赛
麻烦的钢笔
“能麻烦你一下吗”“不能”
报账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扔垃圾
彼此麻烦,才有感情
制胜“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