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研平台为依托提升医学生科研能力

2021-12-02张书捷张春雷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实验室实验

张书捷,张春雷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技体制改革呼声的日益高涨,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相结合,已成为当前教育科技界普遍认同的发展趋势。科研平台是科学研究的设备、设施及科技创新的综合环境,主要功能在于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1]。随着生命科学学科的快速发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对先进实验技术和测试手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特别是伴随新兴技术衍生的科学仪器对科研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公共研究平台已经成为提高科学研究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学科发展速度的必要支撑。提高科研平台的建设,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2]。

1 科研平台的基本概况

牡丹江医学院科研共享平台成立于2017年9月,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共享平台由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整体动物实验四个模块及分析测试中心组成。配备日本电子JEM-2100PLUS透射电镜、奥林帕斯FV1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奥林帕斯IX70荧光倒置生物显微镜、ABI实时荧光定量PCR、BD流式细胞仪、AKTA蛋白质分析纯化系统、安捷伦1200半制备液相色谱仪、膜片钳等主要大型仪器设备,以及常用仪器设备,可开展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细胞学、免疫学等科学实验。抗纤维化生物治疗、肿瘤疾病防治、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医药研究中心均依托本平台开展科学研究。

2 科研平台的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平台建设和运作的核心。首先,我校科研平台建立了系统完整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仪器的使用、维护和报修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比如平台安全、环保管理、平台开放管理、平台学术规范管理、平台收费管理、平台技术资料保管以及平台人员准入制度、平台仪器预约制度、平台卫生管理制度、平台研究生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动物使用安全防控措施并建立了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处理办法,废气、废液、废渣处理办法以及易燃、剧毒物品领用和保管办法等。另外,科研平台还进行了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2018年平台引进国内先进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平台管理信息化,系统投入运行3年多来累计注册用户400余人。通过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实验室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效率;只有完整的科技平台,完善的科研机制体系,才能使平台更好的发展,管理模式更加规范化,管理制度更加有序的进行。同时,充分利用了实验平台的资源,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为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促进学校整体科研工作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 科研平台提高医学生科研能力的举措

随着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和大学生创新项目数量的增加,科研平台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目前已经成了培养创新体系,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平台。

3.1 建立了使用及相关的培训规章制度首先,对首次进入实验室的师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及科研素养的教育。这样既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也能为即将走入科研道路的学子们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端正正确的科研态度,规范良好的科研习惯。其次,对首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技术操作及要领的培训,达到要求方可获得平台使用权。第三,科研平台技术人员定期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实验基础培训,如技术讲座,专题研讨等。通过学术交流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了解当前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另外,建立优秀研究生助管制度,他们和平台老师共同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以此提高学生科研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人翁精神。

3.2 通过开放实验室,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们的科研创新热情科研平台以高新设备使用技术为基础,全方位向全校师生开放。首先,以科技活动为契机,科研平台定期为全校本科提供实验室开放,辅助技术指导。第二,进行系统性实验的全程开放。例如进行基因工程方面的实验。让本科生了解科学研究是什么,科学研究做什么,为什么要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科研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科研的热情。对应用型、复合型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科研平台现已面向社会开放,基本能够满足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科研单位及个人开展科学研究,实现资源共享,充分释放服务潜能,为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服务,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3.3 不断提升科研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技术人员是科研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负责科研设备的使用、报修、维护等工作,还要培训学生的仪器操作,安全教育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科研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以及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只有及时跟踪新理论,学习新技术,融入新方法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因此,科研平台采用校内组织定期学习、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专项技术培训和外派年青技术人才赴双一流大学实验平台学习等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科研技术力量。

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因为医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3]。这关系到他们将来是否能适应与国际接轨的先进医学技术,也关系到是否具备参与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并不在于得到多么显著成绩,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发现临床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以后的从医工作中能够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做出贡献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

现在,各高校的科学研究平台和实验中心在高校的发展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的科研平台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我校科研平台在灵活性、多样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还要大力拓展校企合作,争取充裕科研项目和课题。提高医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实验室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