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之探究

2021-07-22魏海燕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商务日语民办高校实践教学

魏海燕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日语从业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既懂日语又能够从事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各大高校先后开设了商务日语相关课程。作为国内知名民办高校之一的西安翻译学院(以下简称本校)亦不例外。本文以日语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课堂教学实践资料整理,归纳总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企业文化导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旨在为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的同时,提升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践教学;商务日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02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民办高校商务日语课程的具体开设情况

为了满足社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各大民办高校先后开设了商务日语专业或商务日语方向课程[1]。但对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民办高校商务日语教学内容与公办高校并无太大区别,均是在基础日语知识传授基础上,开设与商务、国际贸易等商务领域相关课程,未能突出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其次,在课程安排上欠缺合理关联性。虽然多数开设商务日语专业的民办高校能够有的放矢地针对商务贸易方向开设相关课程,但仍有一些学校将商务和日语分为两个独立的模块,在完成日语基础语法知识学习后,再加入商务贸易相关知识。两个层面关联度较低,针对日本国际贸易特征开设的课程并不多。此外,教材只是简单罗列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函电及合同文本书写等内容,对企业文化、经营模式、企业内涵等内容的涉及少之又少。以上现状致使现阶段商务日语教学出现教学阶段化进展不畅,产生通用日语、专门用途日语、实践日语等专业分工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

(二)教学效果调研

商务日语教学并非简单地传授如何谈判、如何书写商务合同等专业基础知识,而是应在相关日语语法知识传授基础上,注重商务活动中各个具体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中日双方在从事商务活动时存在的各类差异,将日语教学与实际商务活动挂钩。本研究对本校51名日语专业毕业生做出问卷调查统计,无论是日语知识传授还是商务合同、函电等专业知识,单方面的讲授已经无法满足商务日语活动的实际需求。学生毕业后要进入日本企业工作,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能力及基础的商务技巧,还需要有能力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到实践中去[2]。因此,教学内容除侧重培养学生在日企工作必备的职业技能,让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日本企业运行模式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加以变革成为当务之急。

(三)教学改革措施

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主要采取将日语专业知识、企业文化与商务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式[3]。一是引进并使用日文原版商务贸易类课程教材,如《新编国际贸易日语实务教程》《国际贸易日语》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对应的商贸日语表达。二是结合日本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教学内容,在商务日语相关课程中导入日本企业文化相关知识。三是开设与日本企业文化相关的专门课程,如日本商务礼仪等。以上三种方法涉及的教材、课程均已在本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实践中应用,受到师生好评。

二、教学方式改革

(一)教学方式改革

目前商务日语课堂教学多数是以教师主讲、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一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商务日语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参与度评分较低。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日语语言知识后,更愿意了解日本企业文化等相关知识。学生反馈自己是商务活动的实际操作者,但由于不了解日本的企业文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影响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讓学生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商务日语教学改革的重点。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上如果能够讲解日本企业相关的文化知识、日本人在从事商务活动时的思维特点等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务日语活动的真实内容。

(二)体验式情境教学

要想培养出日语基础扎实、能够熟练掌握商务日语听说读等多个方面综合技能,熟悉国际商务环境,了解中日两国不同的饮食、居住及跨文化沟通等人文知识,熟练运用日语进行商务谈判,开展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在外语教学中语境的导入非常重要。帮助学生成为熟悉日本企业特色的综合性商务日语人才,在其课堂教学中引入商务日语的真实情境也是教学方式改革中的重要一步。针对课堂教学改革,本校采取了以下措施:将课堂设定成商务谈判的现场,让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商务活动中的买卖双方,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使用日语完成整个商务活动。结合BOPPS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在设定学习目标后,将学生分组,按照分组不同,分别安排商务日语活动中的不同环节作为任务。在完成这一体验式学习之后,通过测试的方式再次考查学生多方位参与教学的达标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商务日语知识进行延展。这样既为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商务环节,又锻炼学生在遇到实际操作问题时的处理能力。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在教学中实践过以下情境:设定西安一家企业要迎接从日本来的客户。从客户到达咸阳机场开始A组同学负责接送机;B组同学负责在公司的接待以及对公司情况的简单介绍;C组同学负责对公司主要特色及与日企相关贸易活动进行阐述;D组同学负责用餐及陕西风俗的介绍。通过一系列的情境体验,学生对基本接洽有了直观地认识。课后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超传统的填鸭式授课,甚至有的学生直接要求以后此类课程教学都采用这样的方式。无论在实际参与过程还是课后的记录中,都能够明显感受到学生参与的热情及对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

三、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

随着中日两国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市场对日语专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民办高校外语教学,尤其是商务日语类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将专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社会实际现状等相结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商务日语教学改革不能只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教学,还需要面向社会、市场以及用人单位,真正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紧密化,密切学生与岗位之间的联系。要做到以上这些就必须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商务日语的就业方向与前景存在一定特殊性。对此,本校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将“日语+专业+技能”这一教学理念具体化。这一教学改革理念既符合民办高校办学宗旨,又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通过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教师传授知识,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用。对于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来说,最好的体验莫过于在日资企业的实践研修。高校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实践学习,将在校习得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认识商务日语的本质。自2016年起,西安翻译学院日语专业先后与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近四年当中先后组织300多名师生分别以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形式赴企业实践,其中有近20位学生赴日就业,有9名学生在日企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通过以上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日常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高校既要重视与商务日语相关的基础知识传授,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建立与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学生在企业实践中进一步强化所学的行业术语、专业知识,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4]。这成为影响商务日语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结语

商务日语专业是一个办学特色鲜明的专业,对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主要目标。能够以日语为工具、了解企业文化、掌握商务知识是其主要教学工作的重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地不断发展,使中日贸易往来更加紧密。尤其是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今后对外经济将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社会对具有从事国际贸易、日语语言沟通能力等复合型商务活动人才的需求勢必会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商务日语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情景教学模式,在商务日语教学中引入企业文化等手段进行的商务日语教学改革,成为培养对外商务活动优秀人才的必然选择。高校要在导入企业文化的同时注重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可持续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奎玲.浅谈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1(24):316.

[2]曾令明.论将日本企业文化引入商务日语课堂的原因和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74-75.

[3]梁东确.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机械制图与Auto CAD课程一体式教学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20(11):178-179+201.

[4]朱自成.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优化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1(10):141-142.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商务日语民办高校实践教学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浅析商务日语教学中日本企业文化的导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