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骨折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与护理

2021-07-22江晓林奉梅郭大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肺栓塞患肢肢体

江晓林,奉梅,郭大芬

(遵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0 引言

下肢骨折患者因卧床时间长,肢体活动受限等因素,常常会合并其他并发症,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最为常见,也较为危急。现今行介入下腔静脉造影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有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发生肺栓塞的手段之一[1]。此次就下肢骨折并发DVT行介入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实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行介入滤器置入术后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其中年龄28~80岁,平均(42±5.2)岁,包括右下肢骨折22例,左下肢骨折18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另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下肢骨折并DVT行介入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年龄28~80岁,平均(42±5.2)岁,包括右下肢骨折21例,左下肢骨折19例,实施常规护理。所有入组的患者除下肢骨折外未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均可正常语言交流,排除智力障碍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DVT常见并发症予以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一般护理:抬高患肢20°~30°,以高于心脏水平为宜,这种体位有利于患肢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嘱患者及其家属勿按摩、热敷患肢,避免剧烈活动,禁止深呼吸及用力咳嗽,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栓子脱落,预防肺栓塞。每日行双下肢周径对照(小腿周径测量距膝关节下缘10 cm,大腿周径测量距膝关节上缘10 cm)、观察患肢肿胀程度、动脉搏动情况及皮温。

1.2.2 心理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告知其手术方式、步骤、原理、术前注意事项、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以最佳的心态面对手术,降低手术应激对患者心理、血压及凝血功能的影响[2]。

1.2.3 术后护理:介入下腔静脉造影及滤器植入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24 h,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8 h,防止穿刺点出血增加穿刺点血肿发生机率。每两小时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术后观察穿刺点皮肤情况,局部有无渗血,避免腹内压骤然增高的动作,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观察术区加压绷带松紧度是否适宜,避免压力过大造成局部皮肤缺血、坏死;观察包扎处以下皮肤颜色,倾听患者主诉肢体有无麻木感及疼痛感[3]。

1.2.4 饮食指导:患者因患肢活动受限,为预防下肢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需卧床静养,造成患者肠蠕动减慢,极易发生便秘,因此要调整患者饮食结构。①低脂饮食:可避免因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瘀滞而加重血栓形成;②食多纤维、易消化食物:预防便秘,因便秘增加腹压会增大下肢回流阻力,影响静脉回流而加重血栓形成;其次为避免术后便秘导致腹内压增高,引起穿刺点出血出现血肿或假性动脉瘤。③禁止吸烟,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④多饮水,每日摄入水量2000 mL左右,加速造影剂排泄、降低血液粘稠度[4]。

1.2.5 功能锻炼:血栓急性期制动。行介入术后第2日行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行足趾关节活动、足背伸,股四头肌、腓肠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分组练习,每天10组,每组50次小范围、小强度进行活动。在无绝对医疗禁忌症情况下术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在床上行踝关节屈伸、旋转、内外翻转功能训练,膝关节屈伸,由小关节过渡至大关节,通过各肌群收缩,改善血流瘀滞状态,增加腓肠肌泵的功能,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增加股静脉血流。鼓励患者抬高患肢、逐渐扩大活动量[5-6]。同时指导健侧肢体的活动预防DVT的发生。

1.2.6 用药护理:使用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定时监测凝血功能、D2聚体、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牙龈是否有出血、有无黑便、血尿及时调整药物。

1.2.7 肺栓塞:术前评估患者是否有肺动脉栓塞,全面评估患者心肺功能,避免床上过度运动、严禁按摩肿胀肢体[7],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同时给予高浓度氧,告知医生,配合抢救。

1.2.8 出院指导:出院后需口服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的患者,告知患者不能漏服、停服,不随意增减量,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医生根据查血结果调整药物剂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适当运动、避免再次患病。

1.2.9 穿刺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腿部穿刺护理引起重视,观察患者之前的骨折区域,穿刺过程中需避免该部分,导致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差,影响患者康复速度。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分静脉穿刺措施,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疾病治愈效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控制好穿刺的力度及角度,保持角度恰当、力度稳定,降低患者疼痛感。

1.2.10 温度控制: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防止大幅度波动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室内最佳温度需控制在23摄氏度左右。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家属使用热毛巾热敷患者腿部,最佳温度在35摄氏度左右的,进而促进患者腿部中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穿刺处血肿、肺栓塞等。

1.4 统计学分析。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0.05,则提示最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提示最后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DVT是下肢骨折患者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下肢骨折后因肢体活动受限及制动等因素导致血流减慢、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易使血栓形成,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较好[8]。否则血栓脱落逆行到心、肺、脑易出现这些器官的栓塞,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使用介入手术方式治疗DVT,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相关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存率[5]。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细致的病情观察、有效的心理护理、健全的健康指导对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均有显著成绩。在患者进行抗凝溶栓治疗的同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新血栓的形成。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的整体配合,因此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缜密细致的病情观察、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早期的功能锻炼均对下肢骨折并DVT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积极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5.00%)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数据差异明显,表示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由此可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疾病康复速度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其临床价值较高,各院可将其作为首选措施并加以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肺栓塞患肢肢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肺栓塞及预防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