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屏箫笛的发展与传承探析

2021-07-21姚雪

收藏与投资 2021年6期
关键词:传承

姚雪

摘要:长期以来,玉屏人民致力于推动玉屏箫笛文化的发展,旨在再现玉屏箫笛的辉煌。现阶段,我国制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为玉屏箫笛的发展创造了契机,因此,我们需要把握机遇,促进玉屏箫笛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玉屏箫笛;传统乐器;传承

玉屏箫笛在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中独树一帜,是“贵州三宝”之一,也是玉屏最亮丽的一张文化名片。玉屏箫是我国的一种著名乐器,其出现于明代末期,在制作过程中运用贵州玉屏出产的竹子,所以被称为玉屏箫。明玉屏名“平溪”,故也称“平箫”。平箫因制作工艺精湛、音韵清越,在明清两朝被列为“贡品”。

一、玉屏箫笛的发展历史

(一)道翁授艺—玉屏箫笛的起源

关于玉屏箫笛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代万历年间,由山东省迁来平溪(今玉屏)安家的郑维藩到远镇走亲访友,偶遇一鹤发童颜的老道(鹿皮道人),与之交谈,甚为投机。郑氏遂邀请老道到玉屏做客,孰料老道大病一场,得到郑氏一家数月的精心照料才痊愈。

一日,老道和郑氏在玉屏城北看见八仙在石莲峰演奏音乐并翩翩起舞,两人立马朝前奔去。赶到的时候,只看见八仙已腾云返回,郑氏非常幸运,捡到了韩湘子遗漏的一支神箫。第二天,两人来到城西飞凤山,一片葱郁的翠竹映入眼帘,老道用水竹仿照着神箫的样子制作了一支箫,其声调清幽婉转。老道为了感谢郑家,便传授了制作箫的技艺,郑氏十分珍惜,一代一代传承了下去。后人为了记录历史,还在箫笛上刻诗:“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

(二)宫廷贡品—平箫音起紫禁城

相传,老道辞别郑家后四处云游,后来到了京城。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老道坐到紫禁城楼上吹奏起在平溪制作的箫。箫声随风送入皇宫,正在御花园赏月的万历皇帝陶醉于若隐若现、如丝如缕的箫声,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忙唤侍卫寻找吹箫之人,老道却早已渺无踪迹。后经各地官员多方打听,得知此箫是湖广平溪卫郑家所制,皇帝派人到平溪,令郑家年年进贡平箫。从此,平箫成了贡箫。

(三)国际金奖—平箫扬名旧金山

1915年,盛况空前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旧金山如期召开。其间,中国展厅观众络绎不绝。一天,一外国友人被“平箫”雅致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所吸引,忍不住拿起缓缓吹奏,只听箫声悠悠,缓缓律動萦绕展厅。在机缘巧合之下,另一外国观众正拿着一瓶贵州茅台酒细细端详,被箫声陶醉,不觉手上一滑,酒瓶掉在地上。一时间,酒香四溢,沁人心脾。最后,平箫与茅台酒双双荣获金奖,成为一段佳话。

(四)群山竞秀—玉屏箫笛兴盛期

1945年12月,著名作家张恨水写道“玉屏箫笛素驰名国内,吾车中除贵阳新来之五客外,余皆略带风雅趣,相率下车购箫”,反映了当时玉屏箫笛的繁荣景象。

1958年,玉屏县箫笛厂成立,其属于地方性国营企业。县委派了专职党支部书记,并有职工75人。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厂里选送了技术人员到国内著名的美术单位和民乐团学习,不断改进制作技术,研究箫笛新产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玉屏箫笛艺人设计出了适合竹雕的篆、隶、行、草雕刻字体及一整套形象完美的龙凤、山水、花鸟图案和涂金盘龙浮雕。龙凤箫笛成了最受欢迎的出口名牌产品。1977年,玉屏箫笛的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年产量达13.5万支,其中出口4.3万支。

二、玉屏箫笛的制作技艺

在传统手工箫笛中,玉屏箫笛的制作极具代表性。其制作原料为玉屏县境内的一种特有水竹,需要四个工艺流程,即取材、制胚、雕刻、成品,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同时全部由手工制作。从砍竹到最后完成制作,其工序共有二十四道,调音笛的工序有三十八道。最后将诗画刻于箫笛表面,带给人一种典雅古朴之感。

(一)取材

箫笛的制作对材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需要使用一种在阴山溪旁背阳处生长的水竹。此竹肉厚、竹节长,通根粗细大同小异。同时对砍竹的时间也有所要求,最好在立冬后两月内砍竹。此时的竹子水分不多,制作的箫笛不容易发霉和开裂。应选择大小均匀、竹节长、杆直,同时生长超过三年的水竹。玉屏箫笛的制作,多采用本县太阳山和飞凤山上的竹子,这两座山上生长的黑紫竹质地极好,但产量较少,是制作高档产品的最佳材料。在取材的时候,需要经历选材、下料、烘烤校直、检验入库四道工序。

(二)制胚

制胚就是制作箫笛的胚形,包括刨外节、刮竹、通内节、打头子、精校、精刨、弹中线、滚墨线、打音孔、水磨、修眼等。在制作箫时,需要多经历两道工序,即“开叫口”“开花窗”。传统扁箫制作过程中的开叫口和夹扁竹是制胚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现阶段,在国内箫笛制作中,夹扁竹是唯一的绝艺。新中国成立前,只有郑氏会此项绝艺,只传授给自己的后代,到二十世纪中期才开始外传。夹扁竹是对生竹进行处理的一道工序。借助柴火烘烤竹料,用铁钳从头向尾轻轻地夹竹管,让其慢慢变成一个椭圆形扁竹,同时用木夹将其弄直。“叫口”也就是箫的吹孔,若是其开得不合适,便会影响音准、音色和音量,玉屏箫笛的手工打音孔如图一所示。

(三)雕刻

雕刻是玉屏箫笛独有的技艺。分刻字、刻图两种类型,如图二所示。传统产品最开始只会将日期和店铺字号刻在上面。二十世纪初期,开始雕刻山水、花卉和龙凤,后来变得越来越丰富。刻字用单刀,行、草、篆为阴雕,隶为阳刻。传统雕刻,按“永字八法”归纳为搠、戮、划、剔、凿、挑、剜、拓8种刀法。在运刃方面,根据竹质纤维划分,主要有横刀、竖刀两种类型;根据肢体笔画划分,主要有逆刀和顺刀两种;根据肢体和材料结合划分,主要有斜顺斜逆、横顺横道、竖顺竖道等几种。刻画,最开始使用的是单刀,刃须滑回,速度不快。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在刻图的时候开始使用双刀。各种刀法都是一挥而成,不用滑回,横竖顺逆,可以灵活运用。构图运用阴雕,条幅式。二十世纪末期开始出现盘龙浮雕。

(四)成品

成品需要经过烘烤上镪水、水磨洗涤、填色拭色、上漆四道工序。其中,打磨是最为主要的一道工序。传统打磨使用的是骨节草,将箫笛表面尘垢擦干净,再使用玉钏子打磨光亮。二十世纪中期后,开始使用水砂擦笛,打磨材料也变成了寿珠子。这种工艺现在也在运用。

三、发展繁荣玉屏箫笛文化的几点思考

(一)组织开展宣传推介活动

进入二十一世纪,玉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致力于玉屏箫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相继开展了“中日韩箫笛艺术研讨会”“首届中国玉屏箫笛之友节”“玉屏箫笛走进杭州”“玉屏箫笛走进香港”“首届西南地区箫笛演奏邀请赛”“纪念玉屏箫笛金奖百年”等文化宣传推介活动,组织参加省市“两赛一会”等各级赛事,以提振玉屏箫笛品牌,壮大箫笛产业。

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玉屏箫笛引起贵州省委原书记石宗源的高度重视,亲自批示要加大玉屏箫笛文化传承发展的力度,相关领导指导并实施了玉屏箫笛人才基地、生产基地、竹林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多年来,全县中小学引进多批竹笛专业人才到各中小学任教,开设竹笛课和兴趣班,印山民族小学的千人笛子合奏气势恢宏,成为一个品牌节目。此外,玉屏还实施了一万亩竹林基地建设,并鼓励箫笛艺人开办微小企业扩大生产,吸引部分外地人在此创办箫笛企业。

(二)积极与高校合作

玉屏箫笛不断发展壮大,引起了相关高校的关注。近年来,玉屏与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达成高端合作,由著名竹笛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张维良、唐俊乔指导玉屏箫笛制作技艺及箫笛产业发展。2017年,玉屏还吸引到著名竹笛制作师王健宏到此创办了璞韵箫笛文化有限公司。

(三)拓宽玉屏箫笛深度开发的空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玉屏箫笛要想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需要积极进行创新。立足玉屏箫笛发展历史进程分析,这是在改革过程中发展,在创新中变化的一个过程,当前要想形成创新意识,需要做好以下方面。

首先,需要在玉屏箫笛产品的开发中融入现代科技手段。玉屏箫笛产品主要为手工制作,程序繁杂,并且最终呈现出来的产品质色不一。基于此,要想在继承与发展方面做文章,除了需要对传统手工制作方式进行保留,还需优化部分制作程序。例如,音准和开音孔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音孔没开好,就会导致音准问题。对此,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分析箫笛音孔的开口位置、大小等,进而让箫笛音准更好,提高玉屏箫笛的产品质量。

其次,推动箫笛制作技艺的多元化发展。现阶段,玉屏箫笛在制作方式上存在着千篇一律的情况。以雕刻为例,市面上生产与销售的箫笛,大多为与龙凤、诗词相关的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屏箫笛的销量。所以,只有促进箫笛制作技艺的多元化发展,诸如雕刻多元化、包装多元化、制作手段多元化等,才能让玉屏箫笛在发展与传承方面实现新突破。

四、结语

综上所述,长时间以来,玉屏人都在致力于构建良好的玉屏箫笛文化氛围,以及打造文化品牌,提高玉屏簫笛文化效益。要想实现以上目标,需不断促进对玉屏箫笛的发展与传承,采取积极宣传、与高校合作以及拓宽玉屏箫笛深度开发空间的方式,将其推向繁荣并走出国门,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展才,石晶.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途径研究—以铜仁幼专玉屏箫笛文化传承为例[J].作家天地,2020(2):164-165.

[2]余浩然,廖婧,范洪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研究—玉屏箫笛产业的调研与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1):95-100.

[3]王展才.关于玉屏箫笛的生产现状的调查报告[J].北方文学,2017(33):155-156.

[4]汪龙凤.玉屏箫笛文献研究资料综述[J].黄河之声,2016(15):125.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