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清代道释画

2021-07-21秦欣欣郑媛媛

收藏与投资 2021年6期
关键词:达摩渡江画家

秦欣欣 郑媛媛

道释画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的重要一类,主要表现道教与佛教的内容,有人物有故事,题材丰富。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官方编撰的《宣和画谱》著录了魏晋以来历代的绘画作品,将绘画题材分为十大类: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道释画乃首位,可见其在中国宋代绘画史上的突出地位。道释画的兴盛源于宗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与佛教的兴盛,推动了道释画的流行,道释画名家辈出,这一时期主要以壁画形式为主。三国时期东吴的曹不兴是目前文献记载中最早的佛像画家,有“佛像之祖”之称;东晋时期的顾恺之也是道释画著名画家,其所画的《画云台山记》是现存最早探讨神仙人物画像的理论画作。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道释画不断发展成熟,题材丰富,绘画风格多变,唐代吴道子是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道释画家,其所画的钟馗像影响深远。宋元时,道释画的发展虽不如隋唐时期繁荣,但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善画道释画的画家有来自宫廷的、有来自民间的,自成一系,代代相传。明清时期,道释画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涌现出张路、金农、罗聘等一批擅长道释人物的画家,他们或远追唐宋写意传统又融自家笔意,或注重个性另辟蹊径,在绘画中注入真情实感,对近现代人物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乡市博物馆书画藏品丰富,尤以明清时期为最,本文精选清代时期画家所画的几幅道释画与大家赏介。

一、顾见龙《罗汉童子图轴》

顾见龙,生于1606年,卒年不详(大致在1687年),字云臣,自号金门画史,别号抱岩老人,江苏太仓人,清朝初年人物画家。顾见龙乃明代著名画家曾鲸之弟子,善画人物,宗仇英,工写照,丰神态度无不毕肖,清朝康熙时期祗候内廷,为皇帝、后妃等绘画肖像。顾见龙尤善描绘佛像,其所画佛像庄严华美,画作之精美可与明代绘画大师仇英相媲美。

顾见龙的道释画以《十八罗汉图》最为经典,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描绘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十八罗汉,人物或二或三,坐卧下棋,悠闲自在。新乡市博物馆所藏为顾见龙所画《罗汉童子图轴》(图一),云气飘渺,身着红色僧袍的长眉罗汉坐于狮背上,身后有一童子身背长条,上系葫芦瓶、草帽、佛经等,下有一小狮子与之对望,所绘人物坐骑细致传神,画面明快简洁,色彩清新雅致,仙气飘飘之感扑面而来。

二、李成勲《设色达摩渡江图轴》

李成勲,清代晚期人,生卒年不详,擅长诗文与绘画,绘画中尤以佛道人物为最。新乡市博物馆所藏《设色达摩渡江图轴》(图二)描绘了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身材魁梧的达摩高僧回首顾盼,两目突出,神采毕现,其身披袈裟,后背蓑帽,赤足站立在一根芦苇上,不畏万里天堑艰险,奋勇乘风破浪。

达摩是中国禅宗的祖师,达摩意译为道法,是达摩已通达到法的意思。达摩渡江的故事来源于南北朝时期。南梁梁武帝听闻达摩之名声,将其迎入金陵,但是两者观念不合,达摩悄然渡江北上,途经北江时,在没有渡江工具的情况下将一根芦苇置于江面,踏蹑而渡,后所到之处,皆传禅法,教导世人。达摩渡江的事迹随着禅宗的发展逐渐神化,成了中国古代画家所钟爱的绘画题材。

三、余文植《丁云鹏应真图》

余文植,生卒年不详,字树人,号侣梅,清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善鉴藏,嗜好金石,善诗画,有奇气,乃“吴门弟子”。余文植书画学于金农,曾经游历桂林时,居住在李秉绶家,李秉绶亦善绘画,精于鉴赏,储藏诸多宋元名迹,两人共相探究,这对其绘画意境颇有影响。余文植所画山水、人物、花卉等,皆有古意,能以拙取胜。

此幅《丁云鹏应真图》(图三)是余文植仿明代著名画家丁云鹏之画而作,丁云鹏是明代末年著名画家,尤以人物、佛道最负盛名,其笔下的佛祖、菩萨、罗汉等皆栩栩如生又庄严肃穆。此幅画中所画罗汉形貌各异,或身骑大象,或讲经说法,或制服猛虎,造型生动,神态毕肖。

四、周逢吉《铁拐李人物图》

周逢吉(1644—1733年),字罄宜,号澹轩,又号祥亭,清代浙江海宁人,曾任遂昌县(属浙江省)地方学校之学官,善诗画,著有《平昌集》。

此幅《铁拐李人物图》(图四)描绘的是八仙之一铁拐李。在粗壮大树下,铁拐李身倚大葫芦而坐,衣衫不整,胁夹铁拐,面部表情夸张。画上题有铁拐仙传:铁拐先生姓李,质本魁梧。早年闻道,修真岩穴时,李老君与宛丘先生尝降山斋诲以道教。一日,先生将赴老君之约于华山,嘱其徒曰:“吾魄在此,倘游魂七日而不返,若甫可化吾魄也。”徒以母疾迅归,六日化之。先生至七日果归,失魄无依,乃附一饿殍尸而起。故形质跛恶也。铁拐仙是道教八仙之一,民间传说颇多,其绘画题材颇受画家喜爱。

作者簡介

秦欣欣,1988年生,女,汉族,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博。

猜你喜欢

达摩渡江画家
《一叶渡江》作品赏析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吕蒙白衣渡江
酷炫小画家
达摩克利斯之剑
革命文物诠释下的“渡江”精神
百牛渡江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