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常见的池塘工程化养鱼模式及其技术要点

2021-07-21唐忠林李爱顺周国勤茆健强彭广霞

科学养鱼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程化罗非鱼鳜鱼

唐忠林,李爱顺,周国勤,茆健强,彭广霞

(1.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6;2.南京市溧水区渔业技术推广站,江苏 南京 211200)

池塘工程化养殖又称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是近年创新应用的新型池塘养殖模式。相比于传统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在工艺理念、技术装备及养殖方式等方面具有重大革新,通过利用气提式推水设施创造流水环境,配置吸污装置及水质净化生物区,种养结合,实现水体的原位修复,达到高效、生态、低碳、循环的效果。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不同品种的池塘工程化养鱼模式探索,现将几种常见池塘工程化养鱼模式及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7种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

1.草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

草鱼是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最早试验的品种,养殖技术相对成熟,产量较高,该模式最早在江苏苏州推广应用。草鱼种一般在3月初放养到池塘工程化养殖水槽,养殖周期在130~180天。草鱼种放养规格1~1.5千克/尾,放养密度30~100尾/米2,具体根据鱼种规格及产量设计进行调整。水槽外净化区可以栽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藕、茭白和慈姑等,适量套养鲢鳙鱼、青鱼、白鱼及鳜鱼等品种,既增加经济效益,又改善净化区水质。当规格达到3千克/尾时就可根据市场需求捕大留小,陆续上市销售。水槽草鱼产量可达200千克/米2,单槽产值达10万~20万元。草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因操作简单、病害少、产量效益高,受到养殖户的喜爱,在江苏常州、南京等地养殖区域得到推广应用。

2.黄颡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具有集群习性,比较适合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经生产试验发现,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由于生长速度快、病害少及雌鱼规格较大等优势,相对普通黄颡鱼更适宜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一般在4月中下旬之后水温达到15℃,将黄颡鱼1龄鱼种放养到池塘工程化水槽。黄颡鱼放养规格12.5~20克/尾,放养密度450~700尾/米2。黄颡鱼属集群摄食,入槽第2天即可投喂颗粒大小适宜的膨化饲料,每天投喂2~4次,粗蛋白质水平要求达到38%,养成饲料系数1.4~1.8。水槽黄颡鱼养殖周期一般在5~7个月,年底或次年初集中捕捞上市。正常养殖情况下,水槽黄颡鱼产量达50千克/米2,单槽产值达12万元。黄颡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在江苏南京、常州及浙江湖州等地应用较多。

3.斑点叉尾鮰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

斑点叉尾鮰肉质鲜美,无肌间刺,可加工成鱼片或做烧烤鱼材料,全年各季节市场需求稳定,是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的优选品种之一。一般4月初开始放养鱼种,规格100~300克/尾,放养密度180~350尾/米2。养殖周期一般6个月。全程投喂粗蛋白质水平32%的浮性颗粒饲料,日投饲2~3次,饲料系数1.2~1.5。养殖后期斑点叉尾鮰达1.2~3千克/尾,即可根据市场情况捕捞上市。在无重大病害发生的情况下,水槽养殖斑点叉尾鮰产量达150千克/米2,单槽产值达18万元。斑点叉尾鮰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在江苏南京和苏州、山东聊城及河南漯河等地应用较多。

4.青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

水槽养殖青鱼的放养时间一般在3月初,可选择2龄鱼种,平均规格为2千克/尾,平均密度控制在10尾/米2以下。鱼种投喂粗蛋白质水平32%的膨化饲料,每天早、中、晚投喂3次。青鱼喜安静,具有顶水习性,一定要适当减小推水速率及底增氧气量,防止青鱼体能消耗过大,增加饲料成本。年底收获成鱼规格达6千克/尾,成活率在90%以上。水槽养殖青鱼产量达60千克/米2,单槽产值可达12万元。目前青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在江苏常州、南京等地得到推广应用。

5.鳜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

鳜鱼属名贵鱼类,耐低氧能力较差,对水体溶氧要求高,池塘工程化养殖的不间断推水增氧环境比较适合鳜鱼养殖。但因鳜鱼以活鱼为食,所以要保证有充足适口的低值饵料鱼来源,同时要做好鳜鱼的驯食,一般可在其相邻水槽同时养殖饵料鱼。净化区种植莲藕和菱角、放养花白鲢等。池塘工程化养殖鳜鱼,正常投放体长达6厘米以上的苗种,放养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之后,放养密度200尾/米2左右。放养初期,每天凌晨将相邻水槽的适口饵料鱼投至鳜鱼水槽内,保证鳜鱼有充足的适口饵料鱼,使鳜鱼能随意捕食,快速生长,然后根据摄食情况减少投喂饵料鱼。半个月后,每3天投喂1次,随着鳜鱼生长,逐步调整为每周投喂1次。根据鳜鱼生长、天气等情况适时调整饵料鱼的投喂规格、投喂量及投喂次数。10月初就可开始起捕鳜鱼上市销售,规格达500克/尾,饵料系数在4.2左右。槽内鳜鱼产量达50千克/米2,单槽产值可达30万元,经济效益较高。鳜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在江苏苏州、宝应及安徽滁州等地推广应用较多。

6.罗非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

罗非鱼属中下层杂食性鱼类,病害少,消化能力强,是适宜池塘工程化养殖的品种之一。一般在5月初开始投放规格25~35克/尾的鱼苗,放养密度180~250尾/米2,根据设计产量选择适宜的密度。投喂粗蛋白质水平28%的膨化饲料,前期每天投喂2~3次,为避免相互残杀,可在不浪费饲料的原则下以鱼群摄食完饲料为止。罗非鱼养殖周期一般3~5个月,8月后,罗非鱼体重达500克/尾时即可逐步捕捞上市。根据试验,罗非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下,水槽内罗非鱼产量达150千克/米2,单槽产值可达10万元。池塘工程化养殖的罗非鱼生长速度快、规格大、产量高,但由于罗非鱼不耐低温,养殖季节仅为每年5-10月,可在其他季节进行别的品种养殖,增加收益。当前罗非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在江苏无锡、南通等地推广应用。

7.大口黑鲈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

大口黑鲈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害能力强、养殖周期短、易于捕捞及适温范围广等特点,近年解决了全程颗粒饲料投喂的问题,属于适宜池塘工程化养殖的品种之一。5月初开始放养大口黑鲈鱼种,规格8~20克/尾,养殖密度150~200尾/米2,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密度。养殖全程投喂粗蛋白质水平达44%的浮性颗粒饲料,每日定时投饲2~3次。当年10月后即可上市销售,规格在500~600克/尾,成活率在80%以上,饲料系数1.21左右。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下,槽内大口黑鲈产量达100千克/米2,单槽产值可达20万元。目前大口黑鲈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在安徽铜陵及江苏南京等地应用较多。

二、池塘工程化养殖技术要点

1.苗种选择

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池塘工程化养殖成功的关键。对于养殖户来说,首先需要考虑苗种来源渠道、养殖技术掌握程度、市场前景及投入情况等因素,再经仔细分析比较,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池塘工程化养殖品种。

2.苗种放养

要在水槽前端安装防撞纱网,用浓度3%~5%的盐水给放养鱼种消毒。苗种在进入水槽后,可泼洒药物以减少应激反应,并仔细观察推水设备的运行情况,根据品种与规格适当控制气量,防止苗种应激撞击拦网而造成损伤。

3.饲料投喂

尽量选择粒径及蛋白质水平适宜的膨化颗粒饲料,并进行投喂驯化。平时要根据苗种规格大小、水温、摄食及天气变化等灵活调整投喂次数与投喂量。适量拌喂复合生长素及中草药,增强鱼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水质调控

定期检查水槽内外水质情况,检测分析亚硝酸盐、氨氮及pH等指标,如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换水及泼洒微生物制剂等措施进行调控。高温季节除观察水质指标外,也要重点关注水体水温,发现超过33℃时,要及时采取遮阳及增高水位等措施,并适当减少投喂量。

5.定时排污

要根据养殖品种、投喂量及水质情况合理调整集排污时间和次数,一般是喂食后1~2小时开启,每次排污不低于10分钟。

6.日常管理

水槽养殖实行专人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质、鱼活动与摄食情况等,并及时打捞死鱼、病鱼。配备发电设备,并定期运行与维护,保障24小时用电安全。经常检查防逃和防鸟设施,做好日常管理记录。

猜你喜欢

工程化罗非鱼鳜鱼
茂名罗非鱼产业链上新举措
罗非鱼生态健康养殖研究进展
美国消费鳕鱼超过罗非鱼
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时速620千米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鳜鱼之『贵』
春令时鲜说鳜鱼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
PLC软件工程化在高端工艺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