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线性引导法在蛇咬伤诊疗中的护理应用

2021-07-21徐旭远周海芳何建群朱小可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蛇毒线性入院

徐旭远 周海芳 何建群 朱小可

我国每年被毒蛇咬伤人数约30万,发生率非常高,具有季节性的流行病学特点,集中发生在夏秋季,5~10月份为高峰期[1],轻者仅表现为局部组织损伤,重者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侵犯神经肌肉系统,出现危及生命的全身反应症状[2]。本院是杭州市蛇咬伤救治中心之一,为杭州市蛇毒血清储备较为完善的医疗单位,每年收治蛇咬伤患者八百余人。因其治疗环节众多且过程繁杂,故设计优质高效的护理模式,全面及时的评估、缩短入院至用药的时间差,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线性引导法被护理模式引用,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3]。精细化线性引导法是将众多繁杂的护理程序进行归纳整理,以线性引导的方式呈现,方便护士记忆及分工协作,护理思路更清晰明确,可提高治疗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蛇咬伤患者184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2例。(1)纳入标准:确有蛇咬伤病史;入院前未接受过蛇咬伤治疗;年龄18~78岁;咬伤部位在四肢;被蛇咬伤至入院时间<12 h。(2)排除标准:蛇咬伤后饮酒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既往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不全及其他重大基础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蛇咬伤常规护理,患者至相应的区域接受诊治,根据医嘱予化验及药物治疗,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及病情用药观察。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线性引导法,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组员经统一学习培训。患者入急诊,测量生命体征,由责任组长根据患者的咬伤时间、部位、肿胀程度、出血情况、毒蛇种类、症状及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观察室后,根据护理人员数量对线性进行分配,护理人员领取相应的线性后,以精细化线性引导模式开展蛇咬伤急诊护理活动。(1)标本线:迅速采集血常规、生化、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等血标本并及时送检;(2)用药线:开通大静脉通路,予抗蛇毒血清、抗感染、破伤风抗毒素、脱水、糖皮质激素等治疗;(3)消肿线:蛇咬伤部位予及时清创,如有大水泡则应用注射器无菌操作下抽干净,再予碘伏反复消毒,其余肿胀部位避开伤口3 cm予蛇伤散均匀涂抹超过肿胀部位,每班涂1次;(4)观察线:观察患者体温、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瞳孔、意识、吞咽功能、尿量、尿色的变化,口腔黏膜、牙龈有无出血,皮肤有无瘀点、瘀斑,伤口的渗血情况及大便的颜色,患肢末梢皮温、血运、感觉、活动度、皮肤张力、动脉搏动等情况,上肢咬伤每班测量双侧臂围,下肢咬伤每班测量双侧腿围;(5)疼痛线:给予分散注意力,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耳穴埋豆等治疗;(6)心理线:疏导患者紧张情绪,向患者展示本院蛇咬伤治疗的专科特色、痊愈的案例,充分解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7)教育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病程、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8)预见线:预防骨筋膜式综合症的发生,从护理角度评估围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紧急情况并设计应对方案,预防伤口组织感染坏死、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做好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做好血液净化治疗、气管插管及抢救准备;(9)转运线:联系好病房或手术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提供相关检查及转运护理,做好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情况:伤口感染或坏死范围扩大、肢体功能障碍、骨筋膜式综合征、肾衰竭、呼吸衰竭。②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SA),0分表示无痛感,10分表示严重疼痛[4]。③住院时间:接诊至患者出院时间。④满意度: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较为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以M(I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年龄(岁)组别 n 性别(男)[n(%)]体重(kg)疼痛评分(分)蛇咬伤至入院时间(h)蛇咬伤部位[n(%)]上肢 下肢观察组 92 54(58.7) 43.6±10.2 64.6±11.4 4.63±0.82 5.57±5.26 57(62.0)35(38.0)对照组 92 57(62.0) 42.5±11.6 63.2±10.3 4.61±0.74 5.99±4.29 53(57.6)39(42.4)P值 0.651 0.375 0.320 0.574 0.557 0.548 χ2/t值 0.204 0.645 0.998 0.744 0.343 0.362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n 疼痛评分(分) 住院时间(d)观察组 92 1.46±0.09 5.90±0.17对照组 92 2.60±0.12 11.53±0.96 P值 <0.001 <0.001 t值 12.14 35.46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蛇毒主要分为神经毒、血循毒及混合毒[5]。神经毒可引起呼吸肌麻痹、肌无力等症状,甚至死亡。血循毒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多脏器出血及功能障碍[6]。于蛇咬伤早期静脉滴注抗蛇毒血清,抗蛇毒血清与无发挥作用前的蛇毒结合,可减轻蛇毒对机体的损伤[7]。毒蛇咬伤后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与能否早期正确处理、及时治疗用药密切相关[8]。高效、规范、优质的护理干预亦对蛇咬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传统的护理模式没有有效的护理行为引导,护理人员面对繁重的护理工作容易出现护理重复、护理遗漏、思维欠清、顾此失彼、协作低效等缺陷,可能导致耽误治疗时间、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治等情况。

精细化线性引导法将繁杂的护理工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成9条引导线。护理人员在接到蛇咬伤患者后,立即领取标本线、消肿线、心理线及教育线进行分工协作,可同时对患者进行多方位的治疗及护理。在医生诊疗开具医嘱后,用药线、疼痛线、观察线紧跟其上,可大大提高护理效率,填补时间缝隙。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入院至清创消肿时间平均为90 min,入院至使用抗蛇毒血清时间平均为80 min,而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清创消肿时间平均缩短至20 min,入院至用抗蛇毒血清时间平均为45 min,尽快地进行伤口清创处理,缩短患者入院至用药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毒素吸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观察线和预见线贯穿护理全过程,时刻提醒护理人员关注患者的病情以及凝血功能、血常规等化验结果的变化,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并为及时处置并发症进行超前的人员、用物及方案准备,为并发症的早期发现与及时介入奠定了坚实的护理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理线与教育线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通过增强医患沟通,患者更能体会护理的专业性及自身被重视的感觉,对蛇咬伤的治愈更有信心,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倍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以精细化线性引导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人员的工作条理更清晰,分工更明确,交流更便捷,反应更迅速,使蛇咬伤患者的救治更迅速畅通,做到早清创、早用药以及全面及时的评估,尤其是在多名蛇咬伤患者同时入急诊治疗时,精细化线性引导法的优势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蛇毒线性入院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注射蛇毒却不死的人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线性回归方程知识点剖析
线性耳饰
身家50亿的精神坚守
常数变易法的理论依据
蛇毒治病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