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联合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2021-07-21刘琦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视网膜视力血管

何 萍,刘琦薇,吕 德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四川 成都 61003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与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增加无功能新生血管数量有关,病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野模糊、飞蚊症、视野中有空白区域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式多样,其中药物治疗较为多见,康柏西普是治疗该病的常见药物之一,其为一种抗新生血管药物,在减少患者无功能视网膜新生血管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在恢复视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常需联合其他针对性药物以促进患者视力恢复[2]。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药,对改善糖尿病并发的末梢神经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将其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常规治疗之中,旨在分析依帕司他联合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55~73 岁,平均(64.13±2.36)岁;糖尿病病程 8~15 年,平均(10.84±2.42)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57~72岁,平均(64.57±2.12)岁;糖尿病病程7~15年,平均(11.06±2.4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可行对比。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眼病诊断与防治》[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存在糖尿病史,且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者;未进行相关手术治疗者等。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药物具有过敏史者;合并有严重感染者;其他原因引起的眼底病变者等。本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0012,规格:10 mg/mL,0.2 mL/支)治疗,经玻璃体腔内注射给药,0.5 mg/眼,每月用药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12,规格:50 mg/片)饭前口服治疗,5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根据《糖尿病眼病诊断与防治》[3]中相关标准评定,显效:患者治疗后相关检查结果显示视网膜血肿、出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管直径扩增> 10%;有效:患者治疗后相关检查结果显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血管直径扩增5%~10%;无效:各项症状均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BCVA、CMT水平,分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量BCVA,并将其检查结果转化为LogMAR视力分析,并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CMT。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穿刺部位疼痛、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BCVA、CMT水平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BCVA、CMT水平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CVA、CMT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BCVA、CMT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与治疗后1个月比,#P < 0.05。BCVA:最佳矫正视力;CMT: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组别 例数BCVA(LogMAR) CMT(μm)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 41 0.51±0.21 0.41±0.07* 0.36±0.08*# 355.63±33.17 287.96±21.35* 263.35±23.56*#观察组 42 0.49±0.17 0.30±0.07* 0.25±0.06*# 356.34±33.38 266.39±20.48* 242.16±19.58*#t值 0.477 7.158 7.098 0.097 4.698 4.461 P值 > 0.05 < 0.05 < 0.05 >0.05 < 0.05 < 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糖尿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点,而机体长期处于高水平血糖状态可严重损伤患者血管功能,从而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随糖尿病患者病程延长而不断发展,其可导致患者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破坏视网膜屏障,增加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以致视网膜出血,严重损伤患者视功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引发失明,增加患者病痛[4]。

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式有控制原发病、眼内药物注射、手术治疗等,康柏西普是眼内常见注射药物之一,其属于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可直接于视网膜局部注射给药,通过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来阻止血管新生并减少血管渗漏,从而有效缓解视网膜出血等症状,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可造成患者视神经受损,致使视神经功能与视力下降,故单用该药治疗,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5]。因此,为提高临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依帕司他片是一种可逆性的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目前,临床普遍认为糖尿病造成周围神经病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之一,而多元醇代谢旁路的过度激活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依帕司他片可通过抑制醛糖合成,来减少多元醇的产生,从而改善因多元醇过度激活所造成的内皮细胞渗透性水肿等微血管病变,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依帕司他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可增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黄斑区发生损害,从而促进黄斑中心视网膜增厚,降低视力[7]。依帕司他片可通过调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体内山梨醇代谢紊乱,改善视网膜微血管,从而减轻视网膜损害,抑制视网膜组织蛋白渗出,恢复视神经[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BCVA、CM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依帕司他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降低患者CMT,促进视力恢复。

综上,采用依帕司他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有效降低CMT,促进视力恢复,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视网膜视力血管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眼前有闪光、黑点、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脱落
保护视力等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视力测试
血管里的河流
少糖多酸护血管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