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茶饼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1-07-19姚玉仙王淑一李永波
刘 荣,姚玉仙,王淑一,李永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都匀毛尖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也是贵州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获优奖。该茶产于贵州省南部的黔南州境内,该州气候湿润,经常云雾缭绕,阴雨绵绵,对茶树的种植十分有利,不过同时也有利茶树病害的发生,其中以茶饼病为例。茶饼病又称叶肿病,茶叶的背面隆起似肿块,主要为害茶树嫩梢芽叶,叶柄,花蕾及幼果也有该病的发生,给茶树种植带来严重的威胁。用感染该病新梢制出的都匀毛尖,不但味苦、汤混、碎片多,各种营养指标如茶多酚、氨基酸总量等指标均下降。这种病害,已经发展成为都匀毛尖最主要的病害之一。
1 茶饼病
1.1 茶饼病的症状
茶饼病主要为害茶幼嫩组织,发病初期,叶片上有淡黄色或半透明红棕色小点,后渐扩大并下陷慢慢形成直径为2—10mm淡黄褐色或紫红色病斑,病斑一般为圆形,叶片背面病斑会像圆饼一样突起,颜色是灰白色,上面有粉状物,后期粉状物消失或不明显,病斑逐渐干缩,变为暗褐色溃疡斑,发病严重时期,会蔓延到叶柄或嫩梢,致使这些部位逐渐肿胀扭曲,最后导致茶树受害部位容易折断或病部以上芽梢全部枯死。
1.2 茶饼病的病原
茶饼病病原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按最新的分类系统,它属于担子菌门、黑粉菌亚门、外担菌目、外担菌科、外担菌属真菌。病原菌菌丝在叶片叶肉间生长,有性繁殖产生担子,丛集形成子实层。即表现为叶片背面隆起病斑部分上的白色粉状物。担子圆筒形或棍棒形、无色、单胞,大小30-50um×3-5um,顶端宽,基部细,顶端生有小梗,小梗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肾形或长椭圆形,大小9-16um×3-6um,无色透明,单胞,萌发时产生一个隔膜,变成双胞,双胞担孢子容易飞散到其它组织,待到合适的时机萌发侵入。
1.3 茶饼病的为害情况
据调查,都匀毛尖种植区域茶饼病发生始于4月初,发病高峰在多雨的5-6月及9-10月。在平均气温达15-20 ℃、相对湿度达85% 以上时,茶饼病为害较重,雾大露重的高海拔茶园茶饼病的为害重于中低海拔茶园,偏施氮肥、管理粗放的茶园,发病重。过度荫蔽或处于谷地的茶园,发病重。
1.4 茶饼病的发生规律
都匀毛尖茶饼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呈“重—较轻—较重”状态。该病主要菌丝体潜伏在病叶组织中越冬或越夏,越夏病菌选择太阳不能直射或荫蔽度较大的叶片存活。外部平均气温条件达15-20℃阴雨天气较多情况下会爆发。一般在3-5月份和9-10月份采摘春茶和秋茶的时期最严重,此时雨量充沛,温度合适。尤其是种植在山地或丘陵地的都匀毛尖。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达到85% 以上条件,茶饼病即开始产生担孢子,一般情况下,一个后期病斑在一天内可以产生百万左右的担孢子,担孢子在通过风雨传播,分散传染给附近的茶树。由此可见,一旦茶园有一颗茶树患上茶饼病,很容易大量发生,产生规模效应,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茶饼病的防治
2.1 农业防治
2.1.1 选育引进抗病品种。调查发现,不同茶树品种茶饼病的危害程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茶树小叶种比大叶种抗病性更强。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可以增强茶树对茶饼病的抵抗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在实际种植栽培或老茶园改造过程中,根据茶园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我们因地制宜的选择选育或引进抗病的优良茶树品种,可以从源头上降低茶饼病发生。
2.1.2 加强茶园各项管理。一、加强检疫管理,防止带有茶饼病病菌的茶苗引进茶园。二、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首先,要除杂草,砍除过度遮荫树,增强茶园的通风透光性,降低茶园的湿度,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其次,要合理施肥,以有机肥、生物肥为主,不偏施氮肥,适当配施磷、钾肥,可以增强树势,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三、加强采茶工具管理。在茶饼病病田采茶后的农机工具禁止直接将带到无该病害茶园作业;应该先将采茶工具其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浸泡消毒1 h,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才能再次使用。四、合理修剪管理。轻修剪和深修剪相结合,病枝、枯枝、弱枝均需修剪。
2.2 药剂防治
在预测茶饼病大爆发的年份或历年发病比较严重的茶园,农业防治效果不显著时,则需要配合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在非采摘季的冬天或早春,可以喷施0.2%~0.5%硫酸铜、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0.6~0.7%石灰拌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在茶的生产季,可以喷施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防治;石声俊试验研究发现 4%的嘧啶核苷酸喷施2次后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可达 82.42% ;梁碧元等试验研究发现53.8%氢氧化铜(可杀得)1 100 倍液2次后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可达 88.14%。罗全丽等试验研究发现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6.61%。此外,药剂防治应注意不能长期使用单一农药以及它的安全间隔期,做到轮换或混合施药,以提高药剂防治效果,降低茶饼病的发生。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无污染、无公害的特点,在茶树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越来强,越来越受重视。王蓉试验研究发现生物药剂 10%多抗霉素防治效果可达 76.42;李向阳等试验研究发现10%多抗霉素搭配5%氨基寡糖素混合使用防治茶饼病比单一使用10%多抗霉素效果要好;魏朝霞等试验研究发现99%绿颖 100 倍液对茶饼病防效比使用10%多抗霉素效果要好;韦思梅等从茶园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的生防菌(酸疮痂链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茶饼病有一定的生防效果;陈德西等人使生物农药防治茶饼病,发现除了10%多抗霉素外,1%蛇床子素水乳剂防治效果也不错。
3 小结与展望
茶饼病在我国发现的较晚,因其影响茶产量及品质,尤其影响茶幼嫩芽叶的产量及成茶品质,该病对以嫩芽为主要加工对象的“都匀毛尖”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茶饼病的防治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在食品安全日益重视的当代,茶作为一种饮品,必须要考虑其健康安全性,无公害茶、有机茶是未来茶叶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农药残留较高的药剂不可取,而其田间防治经验尚存在不足之处。为满足人们对安全茶叶的生活需求,对茶饼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策略,即我们一方面要选育引进抗病品种,也要尽可能的找到适合当地茶园的茶园农业管理措施,还要按照科学合理方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或生物药剂,保证茶产品的健康,在都匀毛尖采摘期间,要杜绝用药,以保证茶叶食品健康安全,从而取得最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