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的研究

2021-07-16吴昌纭

锦绣·上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职能定位信息化建设

吴昌纭

摘要:国民经济体系建设迈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市场竞争环境更复杂,经济产业也呈现一体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单位在开展内部审核、监察工作时,应注重对高风险项目的审计管理,完善审计追踪机制,按照人、财、物等审计目标监督与服务要求的不同,合理配置审计资源,确保各项审计环节有效衔接,同时,借助审计信息化系统,强化内部审计全过程管控,协调审计工作监督与服务职能的发挥,为整改方案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全面增强企业风险防范与控制水平。

关键词:协同监管;职能定位;信息化建设

在审计管理体系中,监督职能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也是服务职能发挥的重要前提;而服务职能能够促进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帮助企业更全面的落实风险防控与管理整改规划,二者相辅相成。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更复杂,为有效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优化建设资源利用形式,应合理、高效的利用审计成果,建立预防为主、强化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与审计部门相会配合、协同发展,从企业、行业、国家三个层面,对内部审计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合理发挥审计内部监督与管理服务的职能。

1.内部审计工作中准确定位监督与服务职能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把握审计工作要点,提高审计工作质效

在开展审计实践工作时,全面、深入剖析监督与服务管理间的关系,正确对二者的职能进行定位,可以帮助审计部门在优化业务流程的同时,对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反馈,提升查错防弊的效率,针对性的进行查责问效,实现跟踪管理的目标。审计工作的监督、服务职能是相辅相成的。根据相关的审计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资产、运维、管理等环节进行项目审计,使企业深度对内部管理风险进行梳理、落实整改规划的重要路径。基于审计调查的结果,对内部管理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可以帮助企业更快的找到经营与管理环节的工作难点,有利于提升改革成效。内部审计监督是内部审计服务的基础,离开内部审计监督的内部审计服务,就会缺乏感染力、号召力、权威性,不仅会影响审计服务的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审计内部监督、风险评估等职能的发挥。

与此同时,在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前提下,需要审计部门关注服务管理工作,全面、系统分析企业效益创造能力与发展薄弱环节,寻找发展转型问题的优化整改方式,确立跟踪监督与服务审计机制,为企业提升内控水平、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保值增效能力方面提供可靠的服务。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是制约与支持、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关系,只有做到了两者统一,才能确保内部审计个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提升整体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为有效贯彻监督到位、服务高效、管理规范的原则,审计部门应在正确认识审计工作新时期管理目标的基础上,理清监督与服务职能作用的关系,做好二者的职能定位。基于现代审计管理思维,确立起全过程、动态化的审计模式,加快审计信息化、数字化系统的建设进程,对于企业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提升效益创造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1.2有助于深化内部监督与管理服务目标

1.2.1监督职能定位

审计部门在开展实际监察审核工作时,首先应明确监察对象,即被审计单位的人、財与物,包括审计调查其内的所有经济、管理活动。其中,财物的监督管理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对人的监察是审计活动开展的基础,尤其是对领导决策阶层履职相关状况的调查、监督,是内部审计的要点。在开展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遵循审计署出台的相关工作规定,结合被审计单位的要求,积极履行12项基本职责。受现代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在内部审计实践工作中,工作内容、形式与技术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在审计时间维度设置方面,以全过程、动态化审计管理模式为主,转变了原有事后监督的职能执行形式,将监督关口前移;在空间维度设置方面,基于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对审计流程、结果的高效共享,同时,还可以通过高速、可靠的信息交互系统,实现审计部门、纪检监察、人事部门与巡察单位的有效沟通、协作配合,为整改方案的全面落实奠定了基础。

1.2.2服务职能定位

审计部门应紧跟时代发展浪潮,找准新时期自身的服务职能定位,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出发,明确审计服务的对象、目标、形式。从国家层面来讲,内部审计是全面落实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从行业层面来讲,审计部门在强化沟通联系的基础上,统一行业规范,积极分享先进经验,促进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从企业层面来讲,审计部门应合理优化调整审计形式,服务于企业党委、董事、管理等阶层,有计划地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出价值引领、管理服务的职能,贯彻保值增值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企业风险识别、预警、控制与配套整改工作提供支持。

2.新时期全面发挥审计工作“监督+服务”职能的有效对策

2.1创新工作思维,注重审计项目的规范性管理

新时期,企业面临的发展与竞争形势不断变化,国家经济建设战略逐步调整,使得审计模式也需要进行对应的转变,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强化项目审计的质量管控。为此,首先,审计单位应采用多层次、针对性的审计方式,按照监察项目中计划、实行、总结报告、处理等环节工作重点的不同,制定灵活性、专业性的质量管理规范,设置全过程审计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审计质效;其次,在审计工作准备阶段,应按照长效发展、统筹全局的原则,确立具体的审计规划,注重高风险项目的审计监督,优化审计资源整体配置形式;第三,在理清项目审计重点后,全面、深入的分析审计流程,确保各环节工作的有效衔接,严格把控不同审计关口的监督与服务质量,进行动态督导、及时纠偏,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应深入进行调查,对问题根源进行探析;第四,合理利用审计结果推动整改方案的落实。在准确把握审计问题主要责任主体的基础上,应及时向股东、党委与相关决策层通报结果,对监察问题进行跟踪审计,对于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调查,提高审计流程的规范性与透明性,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

2.2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合理利用审计成果

在落实审计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审计部门应注重协同性监管机制的建立,合理运用审计成果,对内部管理、运维等方面的风险进行全方位、动态化把控。在改革工作中,首先,应明确协同机制的建设目标,站在长效发展、优化管理的层面上,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有效联系,充分发挥审计工作专业审查、监督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加强对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通过信息平台将审计相关流程与结果公布出来,结合审计问题的性质、项目单位历史审计问题与对应整改形式等数据,系统整合监察结果反馈的信息,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分析和反映问题的本质,提出有效的建设性意见,促进审计增值服务;第三,在对审计结果进行披露时,应注意规划披露的范围、形式、时间等,采用报告、专报、建议书等多样性的形式,加强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的剖析与监察,提升审计警示作用,找准问题原因、症结,以预防为主,及时、全面的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结果对接,以便企业合理安排规避、控制风险的对策。

2.3全面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构建动态监督与服务平台

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领域的深入、多维应用,转变了原有审计数据收集与整合的模式,为提升现代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对企业经营项目的风险进行合理评估,需要审计部门在明确项目审计目标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平台对企业内控情况进行深入检查、科学考核、合理评价、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从源头把控内部管理风险。一方面,审计单位应从业务一体化、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层面出发,积极引进物聯网、远程通讯、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相关部门的高效沟通与协作目标;另一方面,按照被审计单位的不同,设置包括审计周期、问题、责任划分、整改意见、成效等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对审计成果进行追踪性调查,总结与归纳审计重点,全面提升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结语:

企业发展受复杂的环境影响,需要对内控管理机制进行对应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内部审计流程,合理运用审计结果,才能更好的落实长效经营发展战略,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保持发展优势。为合理发挥审计监管、服务职能,审计管理部门应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整体目标,通过加快审计信息化体系建设、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注重审计项目的规范性管理等方式,为企业良性、长效管理制度的建设与优化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才.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发挥监督与服务职能[J].信息周刊,2019(18):1-2;

[2]储成兵,于玥.企业内部审计在会计监督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7);

[3]代小石.新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优化设计[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04):128-129.

(云南熙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猜你喜欢

职能定位信息化建设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时期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新模式
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的构建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职能定位的思考
最高法巡回法庭制度探讨